趙海燕
(遵義師范學院初教系,貴州遵義563002)
追求完滿與幸福
——讀《斯賓塞的快樂教育》
趙海燕
(遵義師范學院初教系,貴州遵義563002)
赫伯特·斯賓塞是英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會學家和實證主義哲學家。在實證論、進化論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快樂教育,對各國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引起廣泛而深刻的教育變革;他倡導科學教育,從而奠定了他在近代科學教育中的杰出地位;他提倡尊重孩子的權力、遵循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教育方法等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依然有著極大的啟迪與借鑒作用。
進化論;快樂教育;科學教育;自然教育;實物教育
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spencer)是英國著名的教育家、社會學家和實證主義哲學家,他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國德比(Derby)郡的教師家庭,幼年時因為體弱輟學,由父親施教,幾乎未受學校教育,但養(yǎng)成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他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發(fā)表著作有《社會靜力學》,《教育論》,《心理學原理》,《綜合哲學》等多部著作。特別是他的教育理念,沖擊著各國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采納斯賓塞的教育思想,美國對各級課程和教育進行改革,從而奠定了近百年來的人才優(yōu)勢。[1]英國教育家奎克說:“新近出版的最重要的著作,便是《斯賓塞的教育》。這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有權力要求人們恭敬地傾聽他的意見。同時在本書中,他有力地提出的觀點,也是許多著名教育學家的共同主張,這些觀點預示著教育的未來。”艾利奧特稱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鋒。杜威說他是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一座紀念碑。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理念始于對遠房兄弟和好友丹尼·斯賓塞的兒子小斯賓塞的教育。丹尼·斯賓塞在小斯賓塞2歲時不幸去世,于是小斯賓塞從此與斯賓塞一起生活,開始了快樂教育的實踐。
斯賓塞生活在社會發(fā)生急劇變化的年代,社會動蕩,社會改革思潮蓬勃發(fā)展,科技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導致人類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他目睹了社會階層的分化過程,認為富人本來就是生活的強者,能夠適應社會,越富有就越能適應社會;而窮人則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越窮。斯賓塞1852年發(fā)表論文《進化的假說》,比達爾文的《進化論》早了7年,因此,人們稱他為“達爾文主義之父”,“他將進化論的原理一般化,并把它作為一切事物的普遍規(guī)律,運用于有機界、無機界以及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提出‘適者生存’的假說,認為一切事物進化、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是:集中—分化—確定,把一切進化、發(fā)展概括為進步現(xiàn)象,其中也包括人類社會的進化、發(fā)展”。[2]
斯賓塞把“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普遍用于教育界。他認為英國古典教育不能適應經濟高速發(fā)展的要求,應該被淘汰,教育必須改革。喬治·考姆首先發(fā)表“國民教育的講演”,要求建立以科學為主的國民教育體系。約翰·S·穆勒緊隨其后要求改革古典教育,增設與生活實踐有聯(lián)系的課程。因此,英國教育界展開了古典主義教育和科學教育的激烈爭論。許多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參與其中,要求教育改革。斯賓塞和托馬斯·赫胥黎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學者。對古典教育中知識與社會生活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斯賓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弊端:“它為了花而忽略了植物,為了美麗就忘了實質?!盵3]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基于對小斯賓塞的愛而展開的?!拔沂悄菢訍鬯灾挛铱梢杂米约旱纳ジ冻觥绻堑萌绱说脑挕盵1]。對小斯賓塞的愛促使斯賓塞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尋求快樂教育的方法,為小斯賓塞的完滿人生作準備。斯賓塞為謀求最合適的教育展開了努力,對各種教育、教育制度、教育心理學知識等的關注、思考和研究,形成了斯賓塞快樂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你從這一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
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相反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tài)下,他的信心會減弱,這時即使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面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辦法。惟一的方法是先把他們的情緒調節(jié)到快樂、自信、專注,然后再開始學習[1]。
孩子在快樂的時候是進行教育的最好時機,教育應該是快樂的。斯賓塞認為,快樂教育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在教育者對受教育者尊重、信任、理解的同時,通過快樂的方法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對受教育者進行的教育。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權力。一個權力受到尊重的人是沒有奴性的,一個權力沒有受到尊重的人就會有一點順從、一點奴性,而很少能具備自理的能力、獨立判斷的能力。社會生活的優(yōu)勝劣汰要求人們尊重孩子的權力,培養(yǎng)具有競爭能力的、自由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才能符合社會的需要,才不至于被生活所淘汰。
我認為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它在本質上除了知識傳遞、道德培養(yǎng)之外,就應該是對孩子權力的尊重。不明白這一點,任何苦心孤詣的教育都是會失敗的[1]。
教育要符合孩子心智成長的規(guī)律。在教育過程中,斯賓塞也注意到了兒童的個體需要,認為教育應該符合孩子心智成長的規(guī)律。
2.沒有工作經驗,缺乏求職技巧。在當前我國巨大的就業(yè)競爭壓力下,沒有工作經驗成為了許多大學畢業(yè)生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的原因。是否有工作經驗已經成為大學畢業(yè)生在求職擇業(yè)過程中的重要制約因素。
在教育的次序方面,我認為,教育必須適合心智演化的過程。孩子的心智和自然界一樣,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體,由具體到抽象的。能力的自然發(fā)展有一定順序,每個階段的能力則需要供給不同的知識[1]。
斯賓塞基于對小斯賓塞的培養(yǎng)教育,提出了對0—3歲、3—6歲、6—12歲的兒童教育計劃,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有不同的教育,因為每個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不一樣的。
斯賓塞認為“從本質上講,教育只是個人的事情,政府的任何插手控制教育的企圖只會有害無益”。斯賓塞崇尚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認為教育應該遵循人類的進化過程,反對任何形式的權威,即家庭的、學校的、政府的。
什么是人生幸福?我認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就是幸福。一個人的身體和心智都健全、健康,就應該感謝上帝了。二者有一方面不健全,也是枉然。
人生的痛苦或幸福,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找不到正確的途徑;身體衰弱的人即使找到正確的途徑也沒有能力去實現(xiàn)目標[1]。
斯賓塞認為,快樂教育應指向完滿、幸福的人生。幸福是身體的健康與心智的健全,這兩者是同等重要的。幸福的人生開始于健康的身體,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就要培養(yǎng)他首先是一個合格的動物,合格的動物首先應具備合格的身體。他認為在養(yǎng)育孩子時要注意食物、衣著、睡眠、排便等。斯賓塞本來有五個弟妹,但都夭折了,斯賓塞認為是缺乏育兒和基本的醫(yī)學知識所造成的,所以他在快樂教育中大力倡導父母應具備一定的生理學、醫(yī)學的知識,對孩子循序漸進地進行鍛煉。
他意識到必須注重健全心智的培養(yǎng),教育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要彌補孩子與生俱來的缺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首先要懂得這門藝術,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并通過自身良好的榜樣和示范來影響孩子,成人不能隨意懲罰或放大懲罰孩子,不能過高要求孩子。要讓孩子懂得生活是自己的事,學會樂觀面對生活,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等。
事實上,生活的經驗和心理學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許多過早被樹立為道德楷模的孩子,不但他們以后的生活會不幸,而且會漸漸喪失產生道德行為的沖動[1]。
對于為完滿生活作準備的教育而言,要獲得完滿的生活即幸福的生活,首先自身要具備幸福的品質,幸福的品質就是在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愛和被愛;信任與被信任;懂得感激與回報;懂得肅穆和敬仰;千萬不要向孩子灌輸仇恨的情感。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科學。在敏銳洞察科學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巨大作用后,斯賓塞發(fā)出了時代最強音“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回答是“科學”??茖W是“使文明生活成為可能的一切進程能夠正確進行的基礎”。提出了人們要學習的五類科學知識:1.直接自我保全的知識,這是首要的,如:生理、衛(wèi)生、解剖、安全等方面的知識。2.間接自我保全的知識,如:閱讀、書寫、計算、物理、數(shù)學、化學等。3.做父母的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護理學、衛(wèi)生學等。4.維持正常社會關系的知識,如:經濟、政治、歷史、地理、天文等。5.滿足愛好和感情的知識,如:音樂、繪畫、詩歌等。
在所有這些知識中,要告訴孩子,有的只有永恒的內在價值,有的是半內在價值,有的則具有習俗的價值。科學的真理是具有內在價值,今天有,一千年以后也有[1]。
科學知識比其他一切知識都更為重要,斯賓塞認為,更好地訓練孩子記憶力的知識是科學;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判斷力的知識是科學;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道德和品質的知識是科學;更好地培養(yǎng)宗教修養(yǎng)的知識是科學;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識是科學;間接保全自己學會謀生的知識還是科學??傊?,最重要的知識、最有價值的知識是科學。
教育方法是引導、調節(jié)教育過程最重要的手段,它是教育中旨在實現(xiàn)教育目標,教授一定教育內容,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必須遵行的原則性步驟[4]。教育方法為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服務。斯賓塞堅信: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應該是快樂的,快樂的就是有益的。斯賓塞極力推崇自然教育和實物教育。他認為:
一個熱愛自然的孩子,是不可能變壞的。一個人的成就可能會因為職業(yè)的選擇或其他原因而有大有小,但一個人的品質、性格和智慧,一定與所接受的自然教育有關。一個人在以后生活中是否感到幸福、快樂,也必然與自然有關[1]。
大自然是最偉大的教師,孩子在大自然中可以無拘無束、自由成長,到大自然中去,到許多生命生長的地方去,孩子就會獲得力量和智慧,也能陶冶性格和品質,孩子們應該到大自然中去接受教育。自然教育思想正是斯賓塞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體現(xiàn)?,F(xiàn)在很多人提出孩子是否理解學習內容的問題,人們一致認為,孩子是通過參與真實的生活實踐,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學習的,而不是通過文本學習[5]。自然教育正是孩子在真實生活情景中進行的學習,是實物學習,是孩子可以理解的學習。
“興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這句古老的諺語今天和以后都不會過時。這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類知識獲取的一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法則。同樣,“誘導是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最好的方法”,這句話今天和以后也不會過時[1]。
興趣誘導是學習的好方法。孩子的學習源于生活,生活中各種各樣事物的刺激使孩子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恰恰是這種興趣預示著孩子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發(fā)展的可能性。斯賓塞認識到要珍視孩子的興趣,并通過積極的誘導可有效促進孩子的學習。鑒于孩子的興趣是廣泛的、表面的、不穩(wěn)定的,斯賓塞擬就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寫一份關于某事物的研究計劃,通過一個小目標引導孩子循序漸進地進行觀察和記錄。在這過程中,斯賓塞認為要考慮到孩子的自由意識,不能目的性太強,不能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一項任務,只能通過教育者的肯定和“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等方式來保持孩子的興趣。
通過榜樣示范學習。榜樣是人們借以模仿的形象[6]。榜樣因為活鮮生動,感染力強,而易于被孩子們模仿。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榜樣是一種表象。而表象是事物的形象在人腦中的反映;是直觀向抽象過渡的橋梁;是感性向理性發(fā)展的中介;是認識向實踐轉化的轉折點[6]。所以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是孩子模仿的第一選擇。因此,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在實物教育中提倡觀察發(fā)現(xiàn)和操作實驗。斯賓塞認識到“發(fā)現(xiàn)知識比灌輸知識更有效”,從而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是通過受教育者自身發(fā)現(xiàn)知識及其規(guī)律的學習。布魯納說,不論是兒童憑自己的力量所作的發(fā)觀,還是科學家努力于各領域所做的發(fā)現(xiàn),實質上說,都是把現(xiàn)象重新組織或轉換,使人能超越現(xiàn)象再進行組合,獲得新的領悟[7]。斯賓塞意識到,學習是孩子自己的學習,正如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一樣,只有引發(fā)孩子的動機,才能誘導孩子進行學習。不同年齡的孩子思維特點也是不一樣的,孩子直覺思維的特點正是進行發(fā)現(xiàn)學習的沃土,發(fā)現(xiàn)學習是建立在孩子觀察的基礎上的,“觀察是一切學習的開始”,“仔細觀察是一切偉大成就的必要條件,藝術家、科學家需要它,醫(yī)生診斷需要它,工程師需要它”。觀察應遵循簡單——復雜、具體——抽象、不準確——準確這樣的過程及提供支持性環(huán)境。
斯賓塞發(fā)現(xiàn)孩子天生喜歡擺弄各種各樣的物品,提出在實物教育中通過對物品的操作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操作是任何年齡的孩子都喜歡的,實物操作是“不可替代的”?!昂⒆拥慕逃軕騽?,有道具和沒有道具效果完全不一樣”。斯賓塞創(chuàng)設了很多實物道具,如:斯賓塞紙牌,詞匯風鈴,小地圖,數(shù)字跳房等,甚至一把植物的種子都是極好的道具。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反映了他那個時代資產階級對教育和教育革命提出來的迫切要求,它像一陣颶風,掃向各國,引起了人們對受教育者的重新認識;在教育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對我們今天來說依然具有巨大的啟發(fā)和借鑒作用。斯賓塞反對古典教育,提倡快樂教育,從實證主義、進化論思想出發(fā),提倡應尊重孩子的天賦權力,尊重孩子身心特點,重視科學教育,提倡自然教育與實物教育等,具有很大的科學性和啟發(fā)性。但是,他認為教育是彌補孩子天生的缺陷,對孩子的認識存在片面性和形而上學性。他所提倡的觀察法、發(fā)現(xiàn)法、操作法、實驗法等,依然是我們今天在教育中所倡導的。但他過分強調興趣、快樂和經驗,沒有全面了解孩子學習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他片面理解了特殊和一般、具體和抽象的關系等,對古典教育有矯枉太過之偏。他對快樂的極端追求,在現(xiàn)實中卻是不可能的;斯賓塞運用“進化論”來解釋和處理一切的教育問題,把人類復雜的社會活動等同于生物簡單的競爭,使得他的快樂教育思想在人們復雜的心理、社會變化中不能適應現(xiàn)實的要求;他強烈地推崇科學,把知識學習凌駕于對孩子各種能力的啟蒙和初步培養(yǎng),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同時他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為放任自流、反對國家教育政策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jù)。
[1]赫伯特·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5.序,31,5,20-21,184,83,161-162,155,237,131,69.
[2]戴本博,張法琨.外國教育史(中)[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0.356.
[3]赫伯特·斯賓塞著.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2.
[4]佐藤正夫.教學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86.
[5]周欣,趙振國.陳淑華.對早期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的再認識[J].學前教育研究,2009.3-16.
[6]朱本.榜樣與榜樣教育[J].教育研究,1994.3-30.
[7]瞿葆奎.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85.
(責任編輯:徐國紅)
ZHAO Hai-yan
(Depart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Herbert.Spencer,a very renownedEnglisheducationist,sociologist,and positivistphilosophers,propoundsmirthfuleducation,which exerts an enormous impact upon the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leads to an insightful educational reform;and his advocacy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determines his outstanding status in the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education;and besides,his initiation of respecting children's right,followingchildren's growth rule and focusing upon approach toeducati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our education nowadays.
the theory of evolution;mirthful education;natural education;object education
G40
A
1009-3583(2011)-01-0069-04
2010-06-10
遵義師范學院科研課題(2010032)
趙海燕,女(侗族),貴州銅仁人,遵義師范學院初教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