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英
自強樂觀的翻譯家草嬰
趙蘭英
上世紀80年代草嬰夫婦于寓所書房
華東醫(yī)院南樓底層,寬敞的休息室,柔和的燈光,從四壁折射過來,溫溫的。著名翻譯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草嬰穿一身藍條病人服,安靜地坐在輪椅上。一年多了,他沒有離開過這家醫(yī)院。1923年出生的他,在今天“80不稀奇,90多來西”的“長壽”社會,也許在“健康又長壽”這一列,還排不上前號。但是,父母沒有給他強盛的身子,他自幼體弱多病,數次遭遇“鬼門關”??涩F在,要不是這次不慎從沙發(fā)上摔下,老傷復發(fā),他還每天散步到東安公園,打一套太極拳,或在書房里工作著哩。一次次讓他闖過難關的是什么?究其一生,是品格造就的執(zhí)著和堅韌,是內心充溢的從容和淡定。
草嬰本姓盛,名峻峰。草嬰是他1942年發(fā)表第一部文學譯作《老人》時的筆名?!半x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嬰喜歡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這個筆名伴隨了他一生。
草嬰不幸染上肺結核是1943年,他剛20歲。這個病,在那個年代是“要命”的,生命隨時受到死亡威脅。草嬰出生在浙江鎮(zhèn)海,祖上研制的“盛滋記”醬油,曾參加過1915年的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并與貴州茅臺酒、杭州張小泉剪刀一起,獲得金獎。祖父沒有繼承祖業(yè),懸壺濟世,并在上海坐堂行醫(yī)。父親則畢業(yè)于上海同濟醫(yī)學院,曾任寧波鐵路醫(yī)院院長。但是,年輕時便受肺結核病的侵擾。草嬰的一個哥哥,在四五歲時因腦膜炎去世,一個姐姐在風華正茂的年齡,被肺結核奪去了生命。高中畢業(yè)后,草嬰受“農業(yè)救國”思想的影響,報考南通農學院。然而開學沒幾天,他就患上肺結核病。這對盛家是一個多么大的打擊。
休學后,草嬰一方面接受父親的治療,一方面以極高的興致自學俄文??梢哉f,俄文是他治病的又一張藥方。14歲那年,草嬰考上上海的雷士德工學院附中。這是英國人辦的一所學校,主修自然是英語??墒遣輯氩粷M足,還想再學一門外語。那個年代的中國,蘇聯是進步、光明的象征。草嬰看到一些關于蘇聯的通訊報道和文學作品,非常興奮,由此產生強烈愿望:學好俄語,把它們翻譯過來,讓更多的人對這個新興的國家有更多的了解,讓我們的人民也不再受苦、受欺壓,過上好日子。2003年,80歲的草嬰在他的《我與俄羅斯文學》一文中回憶道:“我學習俄語并從事翻譯,主要是出于對祖國、對人民、對正義事業(yè)的一股熱情。我的青少年時期正逢日本軍國主義蹂躪我們的國土,接著希特勒入侵蘇聯,我國人民在戰(zhàn)爭中生靈涂炭,蘇聯人民也遭到類似的浩劫。這兩種侵略本質上是一樣的,那就是法西斯主義對人類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我從事翻譯主要是參加反法西斯戰(zhàn)爭。其次,是通過學俄語培養(yǎng)對俄羅斯文學的愛好,想為中國讀者介紹些優(yōu)秀的俄蘇文學作品?!?/p>
在一次社會活動中,草嬰認識了姜椿芳。中共地下黨員姜椿芳是一個俄文通,知道草嬰在學俄文,便熱情地給予輔導。1941年8月,上海地下黨和蘇聯塔斯社主辦的《時代》周刊出版。這份周刊,主要登載有關蘇德戰(zhàn)爭的電訊、特寫、通訊、述評及戰(zhàn)爭題材的文藝作品。姜椿芳是這份刊物的實際負責人。那時,上海沒有幾個人懂俄文,姜椿芳就讓草嬰為《時代》翻譯一些稿子。草嬰顯得不自信,姜椿芳鼓勵他:“翻翻就會翻了,你翻好后,我來校閱?!庇纱耍诮环歼@位大翻譯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的指引下,草嬰走上翻譯之路。1942年,時代社又出版了《蘇聯文藝》月刊。草嬰閱讀到大量的蘇俄文學作品,并開始文學作品的翻譯。1945年,草嬰正式成為蘇聯塔斯社譯員和時代出版社編譯。
肺結核病復發(fā)了!這是1952年,草嬰已隨姜椿芳到北京,參加馬恩列斯著作的翻譯工作??上В荒苡只氐缴虾?。草嬰沒有灰心、氣餒,他的治療方案仍是雙管齊下:服藥加工作。50年代,是草嬰翻譯的一個高峰時期。那時,“以俄為師”,人們迫切了解蘇聯的一切。草嬰翻譯了《蘇聯的戀愛與婚姻》、《競賽—社會主義社會的強大力量》、《企業(yè)中的黨工作》、《生產的三大特點》等一系列有關蘇聯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的書籍。為幫助人們學習俄語,他還編撰了《俄文文法手冊》,由中華書局1953年出版。
草嬰的大量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翻譯,此刻噴涌而出。他翻譯的長篇小說《幸?!罚绊懞透袆舆^許多人。作家王蒙在《王蒙自傳·半生多事》中寫道:“那時我最愛讀的蘇聯小說是《幸?!??!彼?954年翻譯的《諾言》,曾經作為我們的中學語文教材,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1955年8月至10月,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譯文》月刊,連續(xù)三期刊登草嬰的譯作《拖拉機站站長和總農藝師》。沒有想到,這部蘇聯文學作品,受到當時的團中央書記胡耀邦的關注。11月,共青團中央發(fā)出通知,號召全國青年團員向作品中的女主角娜斯嘉學習。發(fā)行數以百萬計的《中國青年》,分兩期刊完這部小說。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這部小說的單行本。一時,《拖拉機站站長和總農藝師》,走向全國,娜斯嘉成為青年人的偶像。
《一個人的遭遇》、《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糧食委員》、《復活》、《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群星璀璨的俄羅斯文學中,草嬰翻譯最多也是最喜歡的是托爾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他說:“我為什么特別看重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呢?因為我感到,從他們的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人道主義的思想、人性的光輝是最強烈的。我感受到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特別需要培養(yǎng)和喚醒人性的光輝?!?/p>
然而,“文革”一開始,對肖洛霍夫的批判,上至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下到各省市級報紙鋪天蓋地,說他是蘇修文藝的鼻祖,人民的死敵等等。被批判為吹鼓手的草嬰,卻絲毫不驚慌:你批你的,我信我的。再怎么說,肖洛霍夫的作品是美的,它喚起人們對愛的追求,為人類進步而斗爭。有朋友勸他,把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的原著和一些外文書籍統統銷毀,或者送到廢品回收站去,爭取主動。他卻這樣回答:“他們要來銷毀,我沒辦法。但是,我自己絕不會銷毀的?!泵獠涣怂慌贰⒈桓綦x。
草嬰內心非常堅韌,而且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什么事,到了他這里,誰是誰非,誰對誰錯,誰高誰低,誰輕誰重,誰先誰后,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1954年,他參與華東作家協會的籌備工作。和他一起成為華東作家協會專職翻譯的翻譯家滿濤,在反胡風運動中,被認為是“胡風分子”,組織上叫草嬰寫批判稿,他一個字沒有寫。在“反右”中,另一位翻譯家傅雷,被扣上“右派”帽子,有關部門又讓他寫材料揭發(fā),他仍是一個字沒有寫。草嬰后來說:“我當時就這樣想,他們怎么可能是壞人呢?他們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要有良心。我不能昧良心,人家是好人,一定硬說他們是壞人?!痹诓輯氲娜松艞l上,有這樣幾個字:心、腦、眼、骨。具體說,心,就是良心。沒有良心,什么卑鄙無恥的事都做得出。腦,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斷。眼,就是要觀察,明辨是非。骨,就是脊梁,任何時候要挺得直。
2006年5月2日,草嬰獲得馬克西姆·高爾基獎
1969年夏天,草嬰又面臨一次“鬼門關”,在奉賢農村被強制勞動的他,胃、十二指腸大出血,五天五夜滴水不進。后來,他被急送至醫(yī)院,胃切去四分之三,才救了回來。1975年,又一場災難降臨。瘦得體重只有90來斤的草嬰,被叫去扛水泥包,一包水泥100來斤??噶艘话忠话?,這次,他人還沒站穩(wěn),車上的人就把水泥包壓在他的肩上。他只聽到腰背部“咯嚓”一聲,人就昏倒在地。第十二節(jié)胸椎壓縮性骨折!去醫(yī)院,他是“牛鬼蛇神”,沒有資格住院,只得回家。躺在木板床上,一動就痛入骨髓。結果,在木板床上吃喝拉撒一年之久,他的被折斷了的胸椎骨,才愈合起來。這種非人的生活,有幾人能挺過來的?
支撐草嬰的就是內心的那份堅韌、那份淡定。他認為,人這一生注定有許多磨難,重要的是要有韌性,挺過去。躺在木板床上,他每天給自己“打氣”:堅持、堅持,一定要度過難關!
人這一生,要有健康的體魄,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工作。爹媽的基因無法改變,但是可以通過鍛煉提高體質。從14歲起,他就騎自行車,直到70歲了,外出還是騎自行車。每天,他堅持打太極拳,為鍛煉心肺功能,每天堅持跑步,直到80歲,改為散步。人這一生,精神要健康,心情好,身體才會好。他看淡一切物質、名利,覺得一個人幸福不幸福,成就不成就,不是在于有多少錢,有多高地位,在于是否做成一件自己喜歡的對于社會有意義的事。
很多人知道,巴金是中國作家中唯一不拿工資的專職作家。其實,在翻譯界,還有草嬰、羅稷南、傅雷、滿濤、夢海,不拿工資,不定級別,不進國家編制,靠翻譯稿費生活。由此,在很長的時間,草嬰不享受任何醫(yī)療待遇,生病后只能在街道小醫(yī)院診治。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的吳邦國知道后,請有關同志解決此事。但是,有關部門的一位負責處理的處長,不知道一位大翻譯家屬于幾級干部,遲遲不予解決。市委書記芮杏文知道了,大為惱火:一個聞名國內外的著名翻譯家,看病在街道小醫(yī)院,簡直是一個笑話。寧可撤了這個處長的職,也要辦成此事。如此,他的看病問題才解決。直到今天,誰都享有離退休工資,只有他沒有。
其實,草嬰也有機會成為國家編制人員,并且當官。但是,他放棄了。那是1977年,文學春天來臨之際,上?;I辦上海譯文出版社。那天,市委宣傳部領導來到草嬰家里,請他出任總編輯。他也有機會,從事外交等方面的工作。原中國駐聯合國大使梁于藩、原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原中國駐紐約總領事湯興伯等都是他雷士德附中的同班同學。草嬰是班長,這個班后來出來了許多著名外交人士。
草嬰說:“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并不很長,所謂人生苦短,講的就是這個意思。能集中你所有精力,在你的一生中做好一件有意義的工作,那就算不錯了?!本褪沁@份淡定、從容,使他內心安靜,不目迷五色,心分四處,更不會懷疑和后悔自己的選擇。
放著總編輯的位子不坐,草嬰有自己的“私心”:集中時間和精力,系統翻譯托爾斯泰的作品。他說:“我認為是正確的,就把全部精力、時間都放到這上面去,其它事情一律都推掉。從18歲開始,我首先考慮的就是有限的精力、時間,怎么能夠用到對社會、對人民最有益的工作上面。這是我一貫的宗旨。因此,我最重視時間。我對時間的吝嗇,也可以說節(jié)約,像猶太人節(jié)約他的金錢一樣?!?/p>
整整20年,草嬰似乎沒有感覺到社會的突飛猛進,埋首于托爾斯泰所描繪的世界里。他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早飯后,就進入書房,開始工作。親朋好友來訪,他也是坐一會兒,就說:“對不起,我要上班了?!辈淮思曳磻?,就自顧自地走進書房。他的長女不幸患上癌癥。她生命的最后6個月,就住在家里,臥室與草嬰的書房僅一步之遙。一邊是女兒痛苦的呻吟聲,一邊是父親筆頭的沙沙聲。草嬰沒有停筆!老年喪女,人生最大的不幸!草嬰該忍受多大的煎熬?他挺住了。他想,他不能因為女兒,影響工作。否則,就是“雙重損失”!在他心里,正在進行中的《托爾斯泰小說全集》翻譯,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個孩子!
翻譯是一個極為寂寞和艱難的工作。著名理論家王元化先生曾經感慨地說:“我寧愿寫10本書,也不翻譯一本書。”翻譯,不僅要懂得那個國家的文字,對那個國家的政治、歷史、法律、習俗等等,都要了解。否則,就會牛頭不對馬嘴,出盡洋相。
草嬰嚴謹的翻譯態(tài)度在翻譯界有口皆碑。一般翻一本書,他先把原作看過幾遍甚至十幾遍,弄懂弄清所有人物關系,所有情節(jié)起源,甚至做卡片。比如,《戰(zhàn)爭與和平》,其中的人物就有559個。草嬰給每個人做一張卡片,姓名、身份、性格特點,與其他人的關系等等,一一寫在上面。同時,他還要熟讀有關俄羅斯歷史、哲學、宗教、政治、軍事、風俗等方面的書籍。直到,把整部原作理解透了,熟于心中了,他才動筆翻譯。即便如此,對一個詞、一句話的推敲,他還要反復多遍,直到滿意為止。在翻譯《一個人的遭遇》時,他還請電影藝術家孫道臨朗讀他的譯稿,聽到不順之處,記下來,爾后修改。常常,他將翻譯好的稿子放在一邊,一段時間后再去看,仔細琢磨,選用最貼切的文字。也許人們不相信,一年365天,草嬰沒有一天不翻譯;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和必要的吃飯、鍛煉以外,他都在工作著。可是12卷本的《托爾斯泰小說全集》,他花了20年的時間!真正動筆后,他每天的翻譯速度是:1000字!他的每個字,是用心血“嘔”出來的。
草嬰認為,一個文學翻譯家是原著作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橋梁,他必須時時刻刻想到他們,對他們負責。他說:“我做了一輩子的翻譯,并不覺得自己有什么成功的經驗。我平生只追求一點,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p>
一個淡泊自己的人,不僅無意中收獲了長壽,更受人們的尊重。他獲得過俄羅斯政府頒發(fā)的“中俄友誼獎”、“高爾基獎章”,中國作家協會頒發(fā)的“魯迅文學翻譯彩虹獎”等等。在中國文學翻譯史上,他是一面代表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永遠飄揚的旗幟。
輪椅上的草嬰,顯得有點疲軟,說話輕輕的,但一句是一句,不失幽默風趣。請看幾段記者與他的對話:
問:“您年輕時身體那么不好,又遭遇那么多的磨難,今年88歲了。您認為,您長壽又健康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一生只做了一件自己喜歡的工作?!薄澳J為,您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答:“我的性格是不太容易被人影響?!?/p>
問:“您這一生很不容易,成就也很大?!?/p>
答:“我稀里糊涂過了一生,傻里傻氣過了一生。”
問:“您最大幸福是什么?”指著身邊的妻子,
答:“最大幸福是有盛天民。”
“哈、哈、哈……”在場人的歡聲笑語響徹休息大廳。
(作者為新華社上海分社高級記者)
責任編輯 張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