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淦
唐朝名將郭子儀(697—781)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他與皇帝之間的關(guān)系,有許多微妙之處。首先,由于他手握強兵,功勛蓋世,“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連皇帝對他也頗為畏懼。
唐代宗大歷年間,郭子儀大破吐蕃軍于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删驮诖藭r,他父親葬在長安的墳?zāi)箙s被盜賊挖掘了。封建社會極重孝道,祖墳被掘,對其人是極大的侮辱。盜賊未能捕獲,人們都認為是素來與郭子儀不和的宦官魚朝恩指使所為。郭子儀自己也懷疑此事必與魚朝恩有牽連。不久,郭子儀從前線入朝晉見時,代宗與滿朝文武大臣都憂懼異常,怕他因忿恨而發(fā)動兵變。金殿之上,代宗提及此事,并深表歉意。郭子儀卻流著眼淚,跪拜奏道:臣長年統(tǒng)兵在外,不能約束士兵,禁止暴行,軍士中必有不少挖掘別人祖墳的現(xiàn)象。因此上天才譴罰報應(yīng),并不是哪個私人與臣有仇隙啊!代宗一聽,這才安下心來。
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為妻,小兩口的關(guān)系并不融洽,經(jīng)常吵架。有一天,二人又為一件小事爭得不可開交。郭曖罵公主道:你敢倚仗著你父親是皇帝,就欺壓我么?我父親還嫌皇帝沒當頭,不愿做皇帝呢!升平公主又氣又怒,當即駕車還宮,于父親面前哭訴。代宗卻對她道:你原來不明底細,他父親確實是嫌皇帝沒當頭,才沒有當;如果不嫌的話,天下早已不是我們李家所有了。說完,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只是叫公主快快回郭府去。郭子儀知道后,立即將郭曖囚禁起來,又親自跪于朝堂,口稱“教子不嚴”,請求代宗降罪懲罰。代宗卻將郭子儀召入殿中,好言撫慰道:諺語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小兒女之間的閨帷之言,大臣怎么能去聽?又怎么能當真?說畢,還對郭子儀大加賞賜。郭子儀回去后,還是親手將郭曖狠狠責打了幾十棍子。
郭子儀本人從不居功自傲,對大唐帝國、對李氏皇室,可謂是始終如一地保持著絕對的忠誠。他常年帶兵在外,朝中宦官如程元振、魚朝恩輩,對他百般詆毀,不是說他怨恨朝廷,就是說他圖謀不軌。然而,只要皇帝的一紙征調(diào)詔書一到,他當天就遵旨上道,從來不討價還價,這才消除了皇帝的疑慮。有一年,魚朝恩邀他同游章敬寺。有一大臣派人密告郭子儀道:“魚朝恩圖謀暗害令公,望令公謹加戒備?!惫觾x卻毫不在意,坦然欲往。部下將士都要持械相隨保護,郭子儀不準,眾將苦苦哀求。郭子儀道:我是朝廷重臣,魚朝恩如果沒有皇上的詔命,怎敢擅自害我?如果他是奉了皇上的詔命,那么,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你們要待怎樣?難道敢反叛朝廷么?部下都無言對答。郭子儀于是只帶了幾個僮仆到了章敬寺。魚朝恩見他隨從甚少,頗為奇怪。郭子儀說明原委,并道:你若有意加害于我,我少帶幾個人,也可免你勞神費力。魚朝恩既驚駭又佩服,撫胸流淚道:若非令公是個忠厚長者,能不懷疑我么!
一次,郭子儀推薦一人作州縣長官,朝廷卻沒有批準。部下僚佐都憤憤不平,紛紛議論道:以令公的功勛德望,推薦一人作州縣官吏,竟然得不到批準,朝廷怎么如此不明事理?郭子儀連忙對大家說: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統(tǒng)軍武臣大多驕橫跋扈,他們凡有所請求,朝廷往往委曲聽從。這不是別的原因,而是對其心存疑忌啊。如今我所請求的事情,朝廷因為不合適而不予批準,這是因為朝廷不將我與那些跋扈的武臣同等看待,正是對我的親密優(yōu)厚之處啊。你們應(yīng)當祝賀我才對,怎能口出怨憤之言呢?大家一聽,這才無話可說。
盡管郭子儀忠心耿耿、威名赫赫,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宮廷中的爭斗、朝臣間的傾軋,往往會將人卷入其中而成為犧牲品,稍有疏失,大禍就會降臨到自己或子孫后代的身上。因此,他行事待人,處處小心謹慎。
郭子儀受封為汾陽郡王,晚年又被皇帝尊稱為“尚父”,榮寵已極。他家居時,總是傳令將王府四門大開,無論是朝廷公卿大臣,還是市民商販,凡欲求見者,均可自由出入,甚至夫人臥室之內(nèi)也是如此。夫人早晨對鏡梳妝,麾下將佐郎吏,就往往被召進去做些提水、送佩巾等雜事,與仆役無異。兒子們屢次勸諫,郭子儀就是不聽。兒子們不堪忍受,哭泣著勸道:父親身為國家重臣,怎么一點也不尊重自己?讓貴賤諸人自由出入于家眷臥室之內(nèi),成何體統(tǒng)?古代賢臣如伊尹、霍光等,想來也未曾如此吧?郭子儀笑著回答:這些你們就不知道了。我家有食官粟的良馬五百余匹,食官祿的仆役上千人。如果成日間高門深院,禁止閑人出入,使內(nèi)外之情不得溝通。萬一王府內(nèi)有人心懷怨恨,誣告我有謀逆等不軌之行,朝中一些妒賢害能之徒,再來乘機羅織虛構(gòu),制成冤獄。那么,我等很可能就會遭罹滅族之禍了。如今我四門洞開,坦蕩無間,即使有人進讒言,皇上也不會輕易相信的。諸子這才信服。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郭子儀病逝,享年八十五歲。當其病重時,朝中文武百官均來探視,郭府的姬妾子孫輩也都不予回避。一天,家人忽報:御史中丞盧杞前來探望。郭子儀立即命令家中親屬,全部退出,只獨自一人,于病榻前接待盧杞。盧杞走后,家人詢問原因,郭子儀答道:盧杞面呈藍色,相貌極其丑陋,心地又異常險惡,人們暗中都稱他為鬼魅。家人見了他這副尊容,必然有人忍不住失笑,那盧杞必然會記恨于心,以后他一旦得勢,我們家族就很難有幸存者了。
他的預見一點不錯,盧杞后來果然成了中唐時臭名昭著的大權(quán)奸。而郭子儀的“韜晦之術(shù)”終于使自己的一門老幼及兄弟子侄輩,都在他生前身后得以保全了身家性命。
江蘇省南通市作者 責任編輯:謝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