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伊雪繪
我國古代,人們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而齊家則是家庭教育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官員的一言一行,對國家、對社會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正因為如此,官員們的教子之道便會成為人們教育子女的重要參考模式。
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官至給事黃門侍郎,他對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著“讀書為上”的原則。北齊滅亡后,顏之推被迫舉家遷徙到長安,朝無祿位,家無積財。面對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魯問道:“現(xiàn)在我們既沒有朝廷的俸祿,也沒有積蓄的財產(chǎn),我們就應當盡全力勞作,來養(yǎng)家糊口,但您卻經(jīng)常督促我們學習,讓我們勤習經(jīng)史,可是您知道嗎,我們做兒子的,不能供養(yǎng)雙親,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鳖佒坡犃T,語重心長地說道:“做兒子的把供養(yǎng)雙親的責任放在心上是對的,但做父親的更應該用學到的知識來教育子女。如果我的豐衣足食是用你們放棄學業(yè)換來的,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覺暖。只要你們能夠努力讀書,繼承祖上的基業(yè),即使是粗茶淡飯、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唐代柳公綽一門顯貴,柳公綽與其弟柳公權(quán)、其子柳仲郢、其孫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柳家也以治家嚴謹聞名于世,柳氏家法成為時人教育子孫的榜樣。柳公綽對子女們要求十分嚴格,一到災荒的年月,家中雖然儲備甚足,但擺在子侄們面前的卻始終是一碟菜。他還經(jīng)常讓他們吃野菜,對他們說:“你們爺爺在世的時候,曾經(jīng)因為我們兄弟學習不好,就不給我們?nèi)獬?,我們終身沒有忘記他老人家的教誨??!”柳家子侄們聽后很受教育。柳公綽試圖通過這種方法,教育子孫一方面要勤儉持家,同時還要勤學苦讀。
柳公綽十分重視長幼之序。他在外任官時,一次其子柳仲郢前來看望。柳公綽要求他在距離衙門很遠的地方就要下馬,以示對長輩的尊敬。同時還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種職員,不要因為職位低而輕視他們,也要對他們行晚輩之禮。在嚴謹家法的影響下,柳玭寫下了《誡子弟書》和《柳氏序訓》,從做人到治家,集中體現(xiàn)了柳氏家法的精髓。
綜觀中國古代官員的教子之道,一方面與普通百姓之家的家庭教育內(nèi)容頗有重合之處,如關(guān)于尊敬長輩和立志勤學等,這反映出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普遍的社會性;另一方面,倡導為官儉樸、清正廉明則充分體現(xiàn)出官員的教子特色。
古往今來,很多名人政要都選擇以書信的形式教育子女。例如,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p>
曾國藩身居要職,公務繁忙,長年在外,無法經(jīng)常督促子女,于是寫信成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閱讀子女書信。以他的長子曾紀澤為代表的曾家后代,多為一時才俊。因此,在曾國藩的著作中,以教育子女為主要內(nèi)容的《家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的書信摘編。傅雷在表達父子親情之外,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樣討論藝術(shù)理論、音樂造詣,并借以訓練傅聰?shù)奈墓P和思想,使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shù)的尊嚴,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shù)家。
在現(xiàn)代,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寫給兒子的書信集《黑色,是美麗的》,收錄了他20多年前第一次作為外交官在非洲國家萊索托和肯尼亞常駐期間寫給兒子的部分書信。他思鄉(xiāng)念子,“心頭泛浪花”;非洲人民的真誠友好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深深感染了他,使他深感“天涯有故鄉(xiāng)”。于是,他將當?shù)氐木蕚髡f一一記下,捎給遠方的幼子和他的小伙伴們,字里行間涌動著對中非友誼的謳歌和對下一代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