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亮
(重慶市萬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重慶 404000)
2006年1月~2008年10月,我科采用艾迪注射液聯(lián)合NP 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2例,并設對照組32例采用單純NP 方案化療,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0月于我科住院治療的64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男30例,女34例;平均年齡48歲。6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中,男14例,女18例;鱗癌18例,腺癌14例。 對照組中,男16例,女16例;鱗癌16例,腺癌16例。 所有患者卡氏評分>60 分,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用 NP 方案:諾維苯 30 mg/m2,d1~8,順鉑 20 mg,d1~5,28 d為一周期,化療聯(lián)合應用艾迪注射液100 ml 溶于500 ml 生理鹽水中靜滴,每天1 次,連用14 d。對照組單用NP 方案化療,28 d為一周期。
近期療效評定標準采用WHO 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1]。完全緩解(CR):所有可見病變完全消失并至少維持4 周以上;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的最大徑及其最大垂直徑的乘積減少50%以上,維持4 周以上;好轉(MR):腫瘤病灶的兩徑乘積縮小25%以上,但<50%無新病灶出現(xiàn);穩(wěn)定(SD):腫瘤病灶兩徑乘積縮?。?5%,或增大<25%,無新病灶出現(xiàn);病變進展(PD):腫瘤病灶兩徑乘積增大>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偩徑饴蕿镃R+PR 率(好轉及穩(wěn)定病例不得計入)。毒副作用按0~4 級分級。生活質量按卡氏評分評價,凡治療后計分在10 分以上者為提高,減少10 分者為減少,介于兩者之間為穩(wěn)定。
經SPSS 10.0 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4 周期化療,觀察組CR 2例,PR 16例,SD 10例,PD 4例,有效率為56.25%。對照組PR 17例,SD 10例,PD 5例,有效率為53.1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提高 20例(62.5%),穩(wěn)定 8例(25.0%),下降 4例(12.5%);對照組提高12例(37.4%),穩(wěn)定 10例(31.3%),下降 10例(3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白細胞下降為62.5%,對照組為81.3%;觀察組胃腸道反應為40.6%,對照組為6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30年來,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且80%為非小細胞肺癌。NP 方案是治療NSCLC較好的方案之一。NVB 是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DDP 影響RNA 轉錄與蛋白質的結合。兩者在臨床上廣泛運用,但化療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對機體正常細胞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尋找一種增強化療療效同時又能提高宿主免疫功能的藥物,是現(xiàn)階段腫瘤防治的研究方向。艾迪注射液主要由斑蝥、人參、黃芪、刺五加組成,研究證明,黃芪等有促免疫作用,并加速淋巴細胞轉化,增強細胞免疫功能[3]。人參皂苷對裸鼠腫瘤的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增加細胞凋亡[4]。刺五加提取物具有提高機體對缺氧、輻射、中毒等非特異性損害的適應能力。斑蝥素在保持其原有療效的同時,對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5]。艾迪注射液的抗瘤機制主要是:①干擾腫瘤細胞的DNA 和RNA 的合成;②誘導癌細胞凋亡;③影響癌基因的表達;④增強LAK 細胞、NK 細胞活性[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近期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卡氏評分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的藥物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艾迪注射液具有抗腫瘤作用,能提高化療療效,同時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艾迪注射液作為化療的輔助治療,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1]孫燕,周際昌.臨床腫瘤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06.
[2]李連弟,魯鳳珠,張思維,等.中國惡性腫瘤死亡率30年變化趨勢和近期預測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1997,19(1):3.
[3]秦旭華,金沈銳,瞿燕.黃芪甲苷、總多糖、注射液對3 種人惡性腫瘤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6,22(6):26-27.
[4]李佩文.中醫(yī)藥對維護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J].中華腫瘤雜志,2002,24(3):203-204.
[5]吳建梅,任天池.去甲斑蝥素脂質體的制備方法及理化性質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5,40(19):1485-1489.
[6]嚴英,鐘秀馳,周偉生,等.中藥制劑介入治療惡性腫瘤的藥理與臨床研究概述[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0,11(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