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 芳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此話在魏宗萬身上得到應驗。他六歲開始喜歡看京戲,九歲就能給長輩唱戲。1955年,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學初中畢業(yè)后,進上海汽輪機廠當工人,眼看與戲無緣了,廠里卻偏偏成立了話劇隊。雖然開始飾演男女主角的都是俊男美女,他只是跑跑龍?zhí)祝克谋硌莨Φ?,且在北方念過書,比起上海人,普通話夠標準,所以很快演上了主角。
四年后,魏宗萬偶然間看到了上海戲劇學院招生的海報,這觸動了他的藝術神經(jīng),就想去試試。哎,別看在工廠當工人,他對語文、歷史,自小就有興趣,四年里已自學完高中的課程,加上他的表演天賦,1959年,順順利利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不過魏宗萬告訴我,“當時招考,已考慮到以后的實際演出,所以要培養(yǎng)各模各樣的演員。憑我的‘臉蛋’,我知道,我是屬于‘類型’而被錄取的。如在現(xiàn)在,恐怕早就被拒于門外了?!?/p>
魏宗萬說,他是幸運的,畢業(yè)后如愿以償,來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當演員。然而直到1989年才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這其中不知經(jīng)歷過多少磨難和奮斗。他同大多數(shù)演員一樣,同樣經(jīng)歷了從龍?zhí)椎叫⊙輪T,從配角到主角的歷程。但在他的話劇藝術生涯中,有兩個亮點至今為大家津津樂道。因為他曾創(chuàng)下全國話劇界的兩個第一:一是1987年飾演澳大利亞經(jīng)典話劇《想入非非》,他演劇中老人蒙克·奧尼爾,演繹其彌留之際的情景,全劇一人表演長達兩個小時,大獲成功。二是1990年,上海《解放日報》和《文匯報》聯(lián)合主辦魏宗萬喜劇小品專場晚會,那天沒有伴舞、伴奏、伴唱,全場由他一人表演,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演藝界為之震動。同年,第一屆全國話劇優(yōu)秀表演獎和第一屆上海戲劇小品大賽大獎被魏宗萬雙雙奪得。
魏宗萬的觸電處女作是根據(jù)郭小川同名詩歌改編的電影《一個與八個》,他在劇中飾演老萬頭。在這部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中,作為一名話劇界的老演員,他已深深感受到當時的導演張軍釗,擔任攝像的張藝謀,著名演員陶澤如、陳道明等一批新銳正在崛起,他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與時俱進”的藝術觀和藝術表演。
《三毛從軍記》劇照
魏宗萬向張建亞鞠躬
其后,魏宗萬的銀幕制作一發(fā)不可收?!断嫖鹘朔擞洝贰都倥媲椤贰段液艹?,可是我很溫柔》《三毛從軍記》《絕境逢生》《緊急迫降》《多一點天真》《人見人愛》《投名狀》《玩家》《老五的奧斯卡》,真是越老越紅,去年還在《尋找劉三姐》中飾老莫。
魏宗萬沒想到,1993年,他還因飾演《三毛從軍記》,為上海男演員奪了個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他笑著說,這個最佳男配角獎是“導演送上門的”。原來,電影《三毛從軍記》開拍前,導演張建亞改編《三毛從軍記》的劇本,添加了一個原作中沒有的老兵油子角色,并將這個角色鎖定在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實力派演員魏宗萬身上。但是,當年已經(jīng)54歲的魏宗萬自覺年齡已大,而且要與孩子(小三毛)演對手戲,沒有接受。沒想到張建亞求賢心切,上門來請老將出山。張建亞說,這個角色就是為你設計的,你不答應我就跪下。不曾想他真的就地一跪,嚇得魏宗萬也急忙跪下。確實張建亞從魏宗萬身上看到他特有的喜劇氣質(zhì),他是典型的多面演員,既可扮演邪惡反派,也能演活或刁鉆古怪或憨厚沉穩(wěn)的喜劇人物,《三毛從軍記》中的老兵非他莫屬。果然,這個角色讓觀眾看到了魏宗萬身上超強的喜劇細胞,也讓他征服了專家。當年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授予了魏宗萬。在廣州授獎大會后回到賓館,張建亞笑著對魏宗萬說,這下你該下跪了吧?魏宗萬毫不猶豫,就地一跪。張建亞急忙將他拉起說,開個玩笑你當真?魏宗萬答道,我心悅誠服。
魏宗萬告訴我,他不會沖著得獎而去演戲。他坦言,有的導演或制片常以“此片能獲獎”來吆喝演員。他自然不信這個邪。一部戲要獲獎,有諸多因素,怎么能事先定論呢!說到這里,他笑了:“講透點,就是上海人講的‘花花儂’?!?/p>
不過,魏宗萬對張建亞導演確實從心底里佩服,張導是真正以戲選演員,且他是個不肯吃人嚼過的饃,而求真求新的人。1994年,張建亞拍攝《絕境逢生》,魏宗萬再度與其合作,在影片中飾演“老萬”。這個為其度身定制的角色,讓“老萬”過足了癮。魏宗萬以自己的創(chuàng)新理念和實力,幫助導演開創(chuàng)了將殘酷戰(zhàn)爭拍成喜劇的先河。《絕境逢生》由此榮獲當年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1995年又喜獲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
一個大演員的成功在于即使觀眾說不上他的名字,但他的形象卻永不磨滅。魏宗萬可說是其中一位。電影《投名狀》選角時,場記張海榮小姐向?qū)а蓐惪尚镣扑]魏宗萬。陳可辛當時還不認識他,便問魏宗萬是誰?當張小姐送上魏宗萬的影像資料:陳可辛一看,大大的鼻子倔強地停留在滄桑的臉上,喔,他就是魏宗萬——“一個熟悉的陌生人”,陳可辛當下就選定了他。
“我很喜歡歷史地理,我還保存著清朝的地圖。從最強盛的努爾哈赤時代開始,對清朝的歷史,我還是有點研究的。而且我拍了大概有十幾部有關清朝的戲了,所以對這一段歷史我還是蠻熟悉的。”對于自己塑造的角色,魏宗萬顯然成竹在胸。正因為這樣,陳可辛原來安排魏宗萬飾演武將,后來改成了“姜公”,接著試了一場戲后,又讓他改演“程公”了。魏宗萬笑著說,“原來一頁半的戲增加到了好幾頁。這是導演對我表演的認可吧?!?/p>
“恰到好處,留有余地,寧可不夠,切勿過頭。”1990年,相聲大師侯寶林曾為魏宗萬題下這十六字的“箴言”,這對他日后表演藝術的不斷提高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魏宗萬說,我是以此為座右銘來勉勵自己的。
魏宗萬的“三棲”之譽可謂名副其實。特別在電視劇中,他駕輕就熟地游刃于各類人物創(chuàng)造中。他已在40多部電視劇中飾演角色,其中不乏在觀眾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不論從《三國演義》里的司馬懿、《水滸傳》里的高俅,還是《一腳定江山》里的范老兒等,單就演員表演藝術和綜合實力來看,他無疑是一流的。
“演高俅的時候,我沒有把重點放在壓迫林沖上面,抹淡了其迫害的成分。我加了很多細節(jié)和動作,最后反而打了高衙內(nèi)一個耳光,‘你把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弄沒了’。使高俅這個人物更具立體感,而不是簡單的類型化?!蔽鹤谌f很有體會地說。
而對廣大觀眾來說,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老版《三國演義》中魏宗萬飾演的司馬懿。他把司馬懿的形、意、智、謀詮釋得相當清楚,使原本豐富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尤其是與諸葛亮幾場對戰(zhàn)的戲更是精彩,我們可以感覺到冥冥中我們敬愛的諸葛亮是輸定了,何來這種感覺?是魏宗萬生動演繹司馬懿起的作用。諸葛亮北伐,總共六出祁山,都未能成功破魏,看似造化弄人,實質(zhì)上有其深刻的內(nèi)在因素。盡管諸葛亮的智謀深不可測,令人嘆服,而且諸葛亮六出祁山也不全是與司馬懿交手,甚至并沒有每次失敗,但結果都是一樣,沒有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愿。魏宗萬認為,對司馬懿我們不能說他是壞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當時就是褒劉貶曹的。因此作為歷史人物,我們不能局限于《三國演義》書中的描述。確實,魏宗萬為了演司馬懿,他上圖書館查資料,認真研究歷史,對司馬懿這個人物有了充分認識后才上馬。于是,他能在形、意、智、謀四方面對司馬懿進行全面演繹,所以專家稱他演活了“司馬懿”,由他飾演的“司馬懿”更真實,更具歷史感。
魏宗萬今年已73歲,但一年中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奔波拍戲。談到健康的秘訣,他說:“我養(yǎng)生有八個字:動則不衰,樂則長壽。所謂動,經(jīng)常運動和熱愛勞動,為我身體健康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至于樂,那是我最喜幽默,這是我養(yǎng)生的又一法寶。”
魏宗萬透露,今年下半年他將參與拍攝的電視劇定下的就有三部:一是《王陽明》。王陽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恰是浙江余姚人,與他是老同鄉(xiāng),所以他沒理由拒絕。二是《媽祖》,將由福建電視臺拍攝。三是現(xiàn)代題材的《土樓里的女兒》。
魏宗萬最后說,誰讓他是個人民的演員,人民演員就要為人民服務。只要觀眾要看,只要自己能動,他會一直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