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走近神華寧煤集團公司靈新煤礦綜采一隊時,一串串閃光的業(yè)績立刻映射在我們的眼前:建隊十年來,生產原煤1400萬噸,安全無事故;創(chuàng)辦了全區(qū)首個青年科技課堂;先后首創(chuàng)全區(qū)月產原煤15.2萬噸和10個月產煤100萬噸等多項驕人的業(yè)績;培育出了全國中華技能大獎等一大批崗位技術新秀。就連上級領導到綜采一隊調研時都發(fā)出這樣的感言:“綜采一隊是培養(yǎng)綜采技術工人的搖籃”。
集團公司職業(yè)技能大賽采煤機司機 “技能狀元”——馬保柱,就是這支光榮的隊伍中成長起來的佼佼者。他參加工作5年來,鉆技術、搞革新,先后攻克技術難題4項,提合理化建議20余項,小改小革3項,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20多萬元。
馬保柱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善于創(chuàng)新,從普通的工人成長為技術工人,在同行工友中脫穎而出,成為煤礦技術新秀,被礦授予“崗位技術能手”稱號;2007年10月,在神寧集團公司員工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得采煤機司機第一名,被授予“技能狀元”稱號,同時,被自治區(qū)授予“全區(qū)技術能手”稱號,采煤機技師。2008年8月,被礦授予“科技之星”稱號。
初到綜采,馬保柱被分配到維修采煤機組,面對龐大的采煤機,感到非常有趣。通過幾個月的鉆研學習,馬保柱迷上了這個復雜的“鐵家伙"。采煤機維修技術含量高,且需要具有很強的吃苦精神,腦力、體力同時付出,別人干一年,甚至兩年只能當個幫手。為了干好采煤機司機工作,他刻苦鉆研綜采設備機械原理,堅持不斷地學習《機械制圖》《機械原理》和《鉗工維修工藝學》等專業(yè)書籍,記錄了近10萬字的讀書筆記。實際工作中,他將更換下來的設備零配件一臺臺、一件件的拆開,并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摸索,再組裝,直到搞清性能、原理為止。
馬保柱很快掌握了采煤機的結構及液壓系統(tǒng)行走部機械傳動原理。工作中他肯吃苦,虛心好學,勤于思索,刻苦鉆研采煤機維修技術,多次參與采煤機的技術改進,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采煤機調高系統(tǒng)頻繁出現故障,經過實地摸索和研究,將調高系統(tǒng)壓系統(tǒng)管路改進為乳化液操作,減輕了液壓的沖擊。
馬保柱刻苦鉆研,對采煤機調高系統(tǒng)管路的改進,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開機率。2007年,馬保柱參與了MG300/700-AWD采煤機機頭箱潤滑油路改造,為綜采單機單面原煤生產突破百萬噸,奠定了基礎。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為礦節(jié)約資金約10萬元。針對MG300/700-AWD采煤機調高油缸銷軸經常注不進黃油,配件頻繁損壞影響生產的實際現狀。他反復探索研究,并進行多次試驗,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消除了設備的磨損故障,提高了開機率,節(jié)約了近5萬元的材料費用。
每個人在工作、生活、家庭、精神世界里、內心深處都有著一片個人的獨有天地,都有一個生命的閃光點,而馬保柱用滿腔熱情澆鑄工作的態(tài)度,就成為他人生價值具體的實踐。他以吃苦耐勞的精神,刻苦鉆研、渴求上進的個性,在工友們之中樹起了榜樣,在礦山深處無私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在幽黑的巷道中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