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鋒
(江蘇省阜寧縣人民醫(yī)院,江蘇阜寧,2244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過多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并可導致食管炎和咽、喉、氣道等食道以外的組織損壞。C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內(nèi)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此病在西方國家十分常見,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發(fā)病率較低,國內(nèi)李定國[1]報道患病率在5.1%左右,但近些年發(fā)病率明顯上升,故對GERD治療方法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本院應用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聯(lián)合用藥治療經(jīng)內(nèi)鏡證實的GERD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2002年6月~2009年12月,本院經(jīng)臨床癥狀及胃鏡確診的GERD患者80例,年齡38~70歲,平均67.4歲;其中男性51歲,女性29例;病程2周~4年;所有患者均有燒心、反酸、胸骨后痛、反食等癥狀;所有病例均除外消化性潰瘍,全身性疾病,嚴重心、肝、肺功能不全致胃腸道癥狀,惡性病變,食管、胃十二指腸手術史,4周內(nèi)服用過抗酸藥及其他影響胃腸道功能的藥物,患者接受治療前3 d內(nèi)進行胃鏡檢查。將入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2組臨床資料在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及內(nèi)鏡下改變相似,具有可比性。
內(nèi)鏡診斷標準按第十屆洛杉磯國際消化會議提出的食管炎的內(nèi)鏡分類[2],A級:食管黏膜有1個或幾個<5 mm的黏膜損傷(mucous break);B級:同A級外,連續(xù)病變黏膜損傷>5mm;C級:非環(huán)形的超過兩個皺襞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損傷;D級:黏膜有環(huán)狀融合性損傷病灶。
所有患者均給予一般治療,包括抬高床頭,戒煙酒,低脂飲食,避免生冷、辣椒等刺激食物,改善情緒等。
治療組: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早餐前30 min服用:莫沙必利片,1次5 mg,3次/d,飯前服用。
對照組: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早餐前30 min服用。
臨床癥狀改善判斷,燒心、反酸、胸骨后痛、反食、噯氣等癥狀嚴重程度及頻率,按4級(無、輕、中、重)評定 :無 ,無癥狀;輕 ,有感覺但不明顯;中度,稍重但不影響工作;重,難以堅持工作,發(fā)作頻率:輕度,每周發(fā)作次數(shù)≤3次;中度,每周發(fā)作次數(shù)4~6次;重度,每周發(fā)作次數(shù)≥7次。治療6周后降低1級屬有效,降低2級或2級以上屬顯效,癥狀無變化或加重為無效,有效+顯效為總有效。
治療6周后復查內(nèi)鏡,食管炎消失者為治愈,治療后較治療前內(nèi)鏡下改善1個級別為有效,改善2個或2個以上級別為顯效,改善不明顯者為無效。
2組治療6周癥狀改善情況,治療組顯效24例,有效1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 19例,有效 13例,無效 8例,總有效率80%。治療組顯著好于對照組(P<0.01)。
2組不同級別食管炎治療效果,治療組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2組治療后內(nèi)鏡檢查結果比例(例)
不良反應:治療組一次性腹痛1例,口干1例,對照組頭痛1例,便秘2例,口干1例,上述癥狀在繼續(xù)服藥后自行消失。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 胃十二腸內(nèi)容物反流人食管,對食管黏膜刺激或造成損傷,從而引起臨床癥狀,如燒心、反酸、胸痛、反食、惡心或食管炎癥,老年人是該病的高危高發(fā)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GERD的發(fā)病率也逐漸增加[3]。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病機制很多,主要有:下食管括約肌壓力低下,不適當?shù)囊贿^性下食管括約肌松馳,胃排空延緩,腹內(nèi)壓增高,食管體部蠕動缺乏或低下,酸堿清除時間延長,胃酸過多等[4]。后者主要為胃酸對食管黏膜的損傷所致。因此,抑制胃酸治療可減少反流物中酸對食管黏膜的刺激而起到治療食管的作用[5]。PPI是目前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最有效的藥物[6],埃索美拉唑(s-奧美拉唑)是最新一代PPI[7],是奧美拉唑的左旋光學異構體,在代謝上表現(xiàn)為立體選擇性,主要通過細胞色素P450中的多態(tài)性表達酶CYP3A4,不同于奧美拉唑,主要通過CYP2C19代謝,因此在藥物代謝動力學上表現(xiàn)為代謝率低、血漿濃度高、抑制胃酸分泌的時間更長的特點;莫沙必利為選擇性5-羥色胺4(5-HT 4)受體激動劑。通過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jīng)元及肌間神經(jīng)叢的5-HT4受體,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增強胃腸道運動。不但加強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張力。而且能進一步刺激胃竇和十二指腸的蠕動,加速胃的排空,達到防止胃反流對食管黏膜的損害。同時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腸道癥狀,不影響胃酸的分泌。本品與大腦突觸膜上的多巴胺D2、5-HT1、5-HT2受體無親和力,因而沒有這些受體阻滯所引起的錐體外系的副作用。
本組資料顯示,埃索美拉唑與莫沙必利聯(lián)用治療6周后胃食管反流癥狀改善總有效率為95%,A、B、C、D級食管炎內(nèi)鏡下總有效率90%,對照組治療6周后胃食管反流癥狀改善總有效率為80%,A、B、C、D級食管炎內(nèi)鏡下總有效率75%,雖然2組均有療效,但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PPI與促動藥聯(lián)用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優(yōu)于單用PPI,與文獻報道相同[8],因此,埃索美拉唑與莫沙必利聯(lián)用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且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定國.關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診治管見[J].新醫(yī)學,1996,27(9):453.
[2]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4,8:221.
[3] 母澤貴.四逆越左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121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0):86.
[4] 趙殿和,尋 碧.雷貝拉唑莫沙必利聯(lián)合治療難治性反流性食管炎50例療產(chǎn)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26):71.
[5] 榮家慧.雷貝拉唑莫沙必利聯(lián)合治療難治性反流性食管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7,45(10):60.
[6] Huber R,Hartmann M,Bliesath R,et al.Pharmacokinetic of pantoprazole in man[J].Int Clin Pharmacol,1996,34(Sup):7.
[7] Johnsson F,Hatle bakk J G,Klintenberg A C,et al.Symptom-relieving effect of esomeprazole 40 mg dail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burn[J].Scand Gasetroneterol,2003,38(4):347.
[8] 王任云,鄧興臣,陳村龍,等.倍劑泮托拉唑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6,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