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超 李道帆 吳文軍
廣東中山市人民醫(yī)院 1)綜合科 2)神經(jīng)內(nèi)科 中山 528403
代謝綜合征(MS)是由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決定的臨床癥候群,是高血壓、脂代謝異常、肥胖等一組癥狀的組合,發(fā)病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胰島素抵抗。MS的多種代謝紊亂可導致廣泛的血管損害,是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本文通過對130例代謝綜合征患者的TCD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探討經(jīng)顱多普勒在代謝綜合征患者腦血管病變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07-09~2009-09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和住院MS患者130例,MS的診斷采用2005-04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發(fā)布的新定義[1]:必須具備中心性肥胖,即中國人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0 cm;另外下列4個因素中任意2項:(1)高甘油三酯血癥:TG≥1.7 mmol/L或已接受針對這種脂質異常的特殊治療;(2)高密度脂蛋白-C(HDL-C)水 平 降 低:男 性 <1.03 mmol/L,女 性 <1.29 mmol/L,或已接受針對此脂質異常的特殊治療;(3)血壓升高:收縮壓(SBP)≥130 mm Hg,舒張壓(DBP)≥85 mm Hg,或已被診斷為高血壓而接受治療;(4)空腹血糖≥5.6 mmol/L,或已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而接受治療。男62例,女68例,年齡42~78歲,平均58.6歲;病程1~20 a,平均3.5 a。
對照組:正常健康者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齡45~63歲,平均58.3歲。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史,并排除心、腦、腎、血管等重大疾病。2組一般情況均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檢測方法 采用 Multi-Dop X4型TCD儀,探頭頻率2 MHz,檢查前3 d禁用一切影響腦血管舒縮的藥物。經(jīng)顳窗探測雙側大腦前、中、后及頸內(nèi)動脈末段(ACA、MCA、PCA、ICA),經(jīng)枕窗探測雙側椎動脈 (VA)及基底動脈(BA),觀察收縮期流速(Vs)、舒張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頻譜形態(tài)、血管搏動指數(shù)(PI)、血流方向和聲頻信號等信息并進行分析,打印彩色頻譜記錄。
1.3 診斷標準 依據(jù)實用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學中所提出的診斷標準[2],將檢測結果分為正常組、單純腦動脈硬化組、動脈硬化并腦血管節(jié)段性血流增快狹窄組。每位患者以各條檢測動脈中病變最嚴重的病理改變?nèi)脒x計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
代謝綜合征患者組中,腦動脈硬化69例(53.1%),對照組25例(31.2%),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代謝綜合征組各項腦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代謝綜合征組與對照組腦血管病變分布比較見表1。
表1 代謝綜合征組與對照組腦血管病變分布比較
本組130例代謝綜合征患者組成中,依據(jù)患病率的高低,依次為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中心性肥胖。其中腦動脈硬化患者112例,在包含高血壓組合中,腦血管節(jié)段性血流增快狹窄型改變者明顯增多。有無高血壓組合患者腦血管病變比較,見表2。
表2 代謝綜合征患者腦血管病變比較
代謝綜合征的核心是胰島素抵抗(IR),是糖尿病、血脂紊亂、高血壓、肥胖等一組代謝異常癥狀的組合。這些成分作為單一因素時,均為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當它們處于聯(lián)合作用機制時,更易導致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國內(nèi)外有關MS和腦血管病相關性的研究表明[3],MS患者發(fā)生腦卒中的風險及病死率明顯增高。但MS患者在卒中之前的腦血管病理狀態(tài)卻少見報道。我們通過對代謝綜合征患者卒中前TCD的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動脈硬化是大多數(shù)MS患者早期腦血管病的基本病變特征。代謝綜合征作為一組癥狀的組合,雖然各組分及其內(nèi)在的作用機制不同,但最終導致顱內(nèi)外各級血管的動脈硬化,從而導致腦血管病的發(fā)生。
研究表明,在MS的各組分中,高血壓與腦血管病的相關性最強,高血壓與腦血管病之間關系密切[4-5]。對 MS各組分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依據(jù)患病率的高低,高血壓仍居首位。在包含高血壓組合中,腦血管節(jié)段性血流增快狹窄明顯增多,其原因可能為高血壓存在機械應力的影響,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產(chǎn)生。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小動脈瘤或微夾層動脈瘤形成,還可引起遠端血管痙攣,TCD檢查表現(xiàn)為腦血管節(jié)段性血流增快狹窄明顯增多,提示參與代謝綜合征各項組合因素,雖然病變作用的最終結果是動脈硬化,但其內(nèi)在作用機制仍不同。高血壓在代謝綜合征患者腦管病變中起主要作用,表明在代謝綜合征患者腦血管病的防治中,控制高血壓尤為重要。
TCD技術主要是根據(jù)超聲多普勒效應來檢測顱內(nèi)血管的血流動力學狀況,直接反映顱內(nèi)血管的功能狀態(tài)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能早期、準確地檢測出動脈硬化的組織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變化,確定病變的部位,還具有簡便、經(jīng)濟、可重復、快速安全的特點,對預防和減少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組130例代謝綜合征患者中腦動脈硬化112例,與對照組31例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表明TCD對MS引起的腦部損害有較高的敏感性,在MS患者大腦未出現(xiàn)腦功能損害前就可表現(xiàn)異常。隨年齡增長MS患者腦動脈硬化更顯著,出現(xiàn)更早。因此,對MS患者應盡早常規(guī)做TCD檢查,積極控制高血壓等相關危險因素,對減少MS患者腦血管病的發(fā)生有重要臨床價值。
[1]Kle RH,Gr undy SM,Zi mmet PZ.The metabolis m syndr o me[J].Lancet,2005,365:1 415-1 428.
[2]焦明德 .實用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5:101-158.
[3]Najarian RM,Sullivan L M,Kannel w B,et al.Metabolic syndro me co mpar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 oke:the Framinghar n offspring st udy[J].Arch Inter Med,2006,166:106-111.
[4]翟鳳英,胡以松,姚崇華,等 .中國居民代謝綜合征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J].衛(wèi)生研究,2006,35:756-758.
[5]Fr ohlich ED.Recent advances in hypertension,str oke,and car diorenal disease[J].Curr Opin Car diol,2005,20:25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