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長青,高 棟,徐向華
(沂沭河水利工程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4)
護堤草皮主要應用在堤防的臨水坡及背水坡。草皮護坡與其他型式的護坡相比,造價低、取材方便、工期短、比較美觀,是一項事半功倍的工程措施,適于在堤防工程中推廣使用。管養(yǎng)分離以來,大量護堤草皮工程在沂、沭河堤防上推廣使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面就護堤草皮的種植及養(yǎng)護介紹一下經(jīng)驗與看法。
1)種植時間。應充分考慮草的種類,以早春和初秋為宜,一般在4月份和9月份,種植溫度約為22~27℃。9月份種植草皮時,土壤溫度較高,有利于種子發(fā)芽,且避開了夏季雜草的高發(fā)期,為最佳時機。
2)土層整理。沂沭河堤防土壤多為壤性土,少部分堤段為沙性土。種植前,可測試土壤酸堿值,對過酸或過堿的土壤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良。對于含沙量較大的土壤,可摻入黏土拌和,以提高土壤保水性。對于純黏土,可摻入沙性土進行處理,以增加透氣性。將土層深翻30 cm左右,將雜物清除干凈,疏松整平土壤,一般種植土層為10~20 cm。
3)選種。草皮種類繁多,選種時應考慮當?shù)貧夂驐l件、土壤種類、工程需要等,盡量選用適應性強、成坪后維護強度低的草種。提倡混播,混播草種互補性好、成坪快并能顯著提高草皮環(huán)境適應性和抗病性,延長草皮綠期。實踐中,多采用混播高羊茅、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麥草,不超過總量的10%~20%,效果較好。
4)草皮種植。草皮種植前,可將草種進行浸泡、催芽,可使種子提前1~2 d發(fā)芽。浸泡的草種,播種時不易散開,可摻入少量細沙或鋸末進行調劑,以防草種播撒不勻,出苗不均衡。
播種量隨品種、土質條件、用途不同而略有差異,一般每平米播植量為高羊茅25~35 g、黑麥草15~30 g、三葉草 15~25 g、狗牙根 15~2 5g。在播種時,種子中可適量添加一些長效有機肥或化肥,同時可添加防治害蟲的農(nóng)藥。
播種時,可先選擇小面積地塊進行試播,以便掌握種子分散密度。種植面積較大時,可劃分成若干區(qū)域,根據(jù)面積稱出所需種子,并分成兩份,第一份橫向撒(粗播),第二份縱向撒(精播找勻),以使種子分布均勻。播種后用摟耙摟平,橫樓、縱摟各一遍,使種子、化肥均勻滲入土中0.2~1 cm,后用磙子適度碾壓,以利于種子與土壤良好結合。
整平后,表面蓋草苫子,不宜過厚,當天澆水維護,不可漫灌,以防種子流失。在出苗前應保持土壤濕潤,出苗時間約在7~15 d左右,約長至2~4 cm時,可除去草苫子,根據(jù)天氣情況適時澆水維護,成坪期約為6~8周。
進入夏季,草皮生長旺盛,由于夏季雨水偏多,尤其是連陰雨,草皮易發(fā)生病害。常見為銹斑病,對銹病的草皮地塊,應在銹病孢子擴散前及時噴灑農(nóng)藥,以防病情擴大。
在夏季,由于天氣炎熱干燥,成坪草皮易發(fā)生病蟲害,一般為一種名為草地螟的害蟲。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應迅速打藥防治,不得遲于2 d,否則,草皮近期內難以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草皮中有過多的螞蟻、螻蛄、土蠶等害蟲拱掘土壤吃食草根,應及時尋其巢穴,倒入1~2湯匙的二硫化碳熏殺或敵百蟲、地蟲清500~1 000倍液毒死,或者在下雨時用較大濃度的地蟲清藥劑摻沙進行播灑。進入秋季,草皮害蟲增多,需及時觀察草皮生長狀況,遇有情況時,積極防治病蟲害。
草皮成坪后,進入每年的4月份時,即清明節(jié)前后,由于氣候漸暖,草皮冬季休眠結束,開始進入復蘇生長階段,嫩芽長出。此時應防止人為踏踩,如果發(fā)現(xiàn)有生長欠佳的草皮,如色澤失常等,應及時施肥,以幫助綠葉返青,減少傷害,秋后還可延長綠期。肥料一般以氮肥為主,配以磷、鉀肥。為使養(yǎng)分不斷供給,應以長效氮肥為主。撒肥時應盡量均勻,不損傷葉片,施肥后應配合澆水。
進入6月份以后,草皮進入夏季管理階段,對經(jīng)常修剪的草皮如發(fā)現(xiàn)有失色的地段,可結合灌溉澆水施以速效性氮肥或硫氨肥等,每畝地施有效氮肥8~15 kg即可。草皮進入秋季時,是對草皮使用氮肥的最后季節(jié),應在草皮上施用完全肥料(土雜肥、復合肥)或磷質肥料,以促進草皮根系壯大,增加其抗病能力及越冬能力。
草皮補植一年后,土壤板結,根系呼吸不暢,可用草皮打孔機進行打孔透氣,條件不具備的可用農(nóng)家鐵叉等工具進行穿土透氣,深約7 cm,寬約2 cm。
修剪是草皮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通過修剪可以加快草皮分支增長,以增加密度,延長使用壽命,抑制雜草開花結籽,使雜草失去繁殖而逐漸去除。
天氣進入4月份后,下旬起對生長快的草皮如早熟禾、黑麥草、狗牙根等混播的草皮,均應進行第一次剪草。進入5月份,大部分草皮開始旺盛生長,也是草皮定期修剪時期的開始。由于各類草皮的品種不同,生長快慢差異較大,修剪天數(shù)間隔沒有硬性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莖葉向上的直立的(如黑麥草、高羊茅等)比匍匐性的草(如結縷草、狗牙根等)要時間短一些。進入夏季,天氣濕潤時,可對草皮10~15 d左右(根據(jù)具體情況)修剪一次,留茬高度為3~7 cm左右,一般修剪的高度不低于3 cm,每次修剪高度原則上不應超過總高度的1/3。
進入秋季后,剪草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10月中旬左右,最后一次剪草留草高度應適當提高,一般比平常修剪升高為3 cm左右,以利草皮正常越冬。
可在3月底時,對草皮進行一次灑水養(yǎng)護,以利草皮復蘇。灌水時,最好在早晨進行,以便在傍晚前葉片能夠完全干燥滲透,否則易引起病害的滋生。灌水時應一次灌透,不少于15 cm,并適當減少灌水次數(shù),當降雨量較多時可暫停澆灌,待根系干燥時再進行澆灌。春季輕度灌溉,尤其是在傍晚灌水時,會刺激雜草生長并導致病害發(fā)生。
4月中旬前后,可對草皮進行一次較深灌溉,以利草皮生長。進入夏季時,草皮進入養(yǎng)護管理階段,草皮生長迅速,應視草皮干旱情況適時澆水,澆水時可施以速效性氮肥,以利于提苗。澆水時間一般在早、晚,能有效地減少蒸發(fā)損失,避免中午暴曬澆水。
鑒于堤坡不易存水且土質不好,應多灑勤灑,每次水量不要太大,以防流失。7月至8月份,應做好草皮的抗旱澆水工作,天氣較干旱時,一般草皮均應每星期澆水兩至三次。秋季時,如遇天氣干旱,應進行澆水,使草皮生長旺盛,以利于增加草皮的越冬能力。進入冬季時應對草皮進行一次深灌(為封凍水),以增加土壤的水分,利于草皮越冬。
在日常管理中,發(fā)現(xiàn)雜草叢生,如車前草、蒲公英、野菠菜等存生,則應每隔10 d左右對草皮內的雜草集中地段,分2次噴灑專用除草劑清除雜草?;瘜W除草時,應遵循“除早、除小”的原則,噴灑時應注意了解配水濃度及用藥量,防止量過多將正常草皮殺死,或損傷草皮周圍的花木。
在草皮化學除草時,仍有部分雜草不能除凈,化學除草最多可達75%左右,仍需部分人工清除雜草。人工除草應按區(qū)、片、塊劃分,定人、定量、定時地完成除草工作。應采用蹲姿作業(yè),不允許坐地及彎腰尋雜草等。清除雜草時,人員應注意盡量減少對草皮的踐踏,一般人工除草時,應在草皮澆水后2~3 d左右。除雜草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剪草,以防雜草結種繁殖。
在我國冬季草皮除偶爾掃除落葉外,一般情況已沒有養(yǎng)護管理工作可做,但應注意在潮濕或雨雪時、土壤凍結時,禁止在草皮踐踏,否則將給草皮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