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基本外科 張臻穎 鄧小華 陳 瑾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是近年歐美國家特別歐洲一些國家極力推廣的一種理念,它是指在術前、術中和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以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fā)癥,加速病人術后康復。內容包括術前病人教育和強化術后康復。術后康復包括早期下床活動[1]及早期腸內營養(yǎng)。通過快速康復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使病人很快康復出院。
本組病人121例,其中男113例,女8例,年齡14~84歲,平均年齡(42.7±16.9)。其中14~60歲91例(79.3%);60歲以上25例(20.7%),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前列腺增生。術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全部康復出院。
2.1 心理護理
通過心理護理,責任護士對病人心理狀況和需求做好評估,采取因人而異的方法施行有針對性的疾病知識講解,耐心解答疑問,以消除心理恐懼;對于擔心手術和預后的病人,給予講解目前腹外疝手術的新進展,既往手術后順利出院的病例,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
2.2 健康宣教及術前指導
向病人及家屬解釋說明術后感染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以取得配合;向其說明吸煙的危害勸其戒煙,必要時遵矚給予霧化吸入,指導翻身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做好呼吸道準備。
3.1 密切觀察生命征,給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保證靜脈路通暢。于全麻術后護理常規(guī)。6小時后給予半臥位;前列腺增生病人指導其排尿;對于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常規(guī)給予霧化吸入,預防因咳嗽導致傷口疼痛,影響愈合。
3.2 鼓勵早期進食,促進腸功能恢復早期進食。禁食狀態(tài)下胃和小腸的蠕動明顯下降,肌收縮波紊亂,而在進食狀態(tài)下,該波明顯有力和頻繁,節(jié)律規(guī)則[2],因此早期恢復飲食可促進腸麻痹的恢復。腹外疝手術后病人一般于術后6小時即可恢復半流質飲食。
3.3 指導病人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功能的恢復。術后6小時可下床活動,但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
腹外疝手術采取的是微創(chuàng)開放式腹膜前疝修補術(Kugel補片)[3],有別于傳統(tǒng)的手術,手術切口小,一般于術后4~24小時下床活動,6小時可進食。在出院指導方面,應矚病人術后第一周,活動應循序漸進、適當運動,避免長時間站立走動,提重物。飲食以半流質為主,多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食物,如蛋、魚、肉、水果、蔬菜等。注意保暖,適時添衣,保持大便通暢。告知病人及家屬,腹外疝手術后傷口常有異物感是正常的,需要一個過程,一般3個月后會慢慢消失。
快速康復外科的目的是加速病人術后的康復[4],護理理念的更新是快速康復外科應用與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和良好的組織實施是保證快速康復外科成功的主要前提。通過對腹外疝病人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使其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疼痛,促進病人早期康復。病人住院時間從傳統(tǒng)的7~10天縮短到3~4天。
[1] 汪志偉,李寧,黎介壽. 快速康復外科的概念和臨床意義[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7,27(2):131
[2] Luckey A,Livingstone E, Tache Y.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ileus[J]. Arch Surg, 2003, 138(2):206.
[3] 楊云波. 新法(Kugel法)治療疝氣(腹股溝疝,小腸氣)效果好[EB/OL].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yangyunbo_96076.htm.
[4] 姜玉. 外科康復理念在胃癌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 中外健康文摘, 2010,(1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