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旗
(山東財經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人無信不立,業(yè)無信難興,國無信不強。誠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歷來是人格塑造的核心,是道德建設的基礎。大學生走向社會后將成為各行各業(yè)的骨干,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大學階段是個人智慧培養(yǎng)、人格形成的關鍵階段,是人才塑造的最佳時期,對大學生進行誠信與廉潔教育,是大學生思想塑造和道德養(yǎng)成的一個基點,是豐富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的需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是國家建立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的前瞻性和源頭性工作,是確保國家事業(yè)后繼有人的戰(zhàn)略舉措,事關國家的前途命運,意義深遠,刻不容緩。
高校只有充分認識到誠信與廉潔教育對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在下大氣力對大學生進行誠信和廉潔教育上形成共識,并通過構建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對大學生同時開展誠信和廉潔教育,兩者并重,相互促進,形成特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當代公民教育的基本內容。“誠”指人的內在德性,指的是真誠不偽、誠實不欺、真實不妄、精誠不懈,在日常生活中要求人們真誠、誠實、誠懇等;“信”指德行的外化,體現(xiàn)為社會化的道德實踐。西漢董仲舒將“信”與“仁、義、禮、智”并列為“五?!?,使之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二者的關系是守信必須先立誠,立誠必須達信。古人常常把“誠”與“信”連在一起使用,作為一種道德要求,誠信是指:首先,誠實信仰、忠誠信奉。誠實信仰是誠信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要求;其次,誠實信用、信守承諾。守信用、重承諾是誠信道德的基本要求;再次,忠誠信義、真誠負責。在遵守承諾的基礎上自覺取信于人,真誠負責,是誠信道德的最終歸宿。誠信也是當今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
廉潔就是公正不貪,清白無污。廉潔文化是關于廉潔的知識、理論、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與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主要有四個特征:第一,主體的大眾性,表現(xiàn)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大眾的精神世界;第二,指向的權力性,主要指掌握社會公權力者廉潔自守,恪盡職守,權為民所用;第三,實施的職業(yè)性,主要指各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愛崗敬業(yè),遵紀守法;第四,組織的公共性,主要指機關、公共團體處事公道,廉潔高效。
誠信和廉潔密切相連,誠信是廉潔的基礎與保障;廉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掌握公權力者的誠信,如果沒有誠信,廉潔便無從談起。如果說誠信側重于行為者與其他行為者私人之間的關系;廉潔則更側重于掌握公權力或公共資源者與受公權力管理者或享受公共資源者之間的關系,更側重于行為者之間關系的公共性,涉及的范圍更廣,影響更大。所以廉潔的價值觀得到普遍尊重,掌握公權力者的行為符合廉潔的標準,社會就會和諧有序;一旦腐敗盛行,必將極大浪費社會資源,激化社會矛盾,引起社會動蕩。
對大學生進行誠信和廉潔教育,一定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在規(guī)律,密切聯(lián)系大學生的思想特征,綜合應用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規(guī)范的制度、有效的載體、易于為學生所接受的方式,通過便于學生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誠信和廉潔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誠信和廉潔的基本內容,把握誠信做人、廉潔做事的基本準則,增強學生的誠信和廉潔意識,提高恪守職業(yè)道德的自覺性,牢固樹立“以誠信廉潔為榮;以失信貪腐為恥”的道德觀念,培養(yǎng)和造就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為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人才基礎。
1.以健全的制度和機構為保障,使大學生誠信和廉潔教育有規(guī)范、有抓手。校黨委的正確領導是高校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校黨委要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誠信和廉潔教育,通過制訂“關于加強大學生誠信與廉潔教育的實施意見”,成立由分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分管紀檢監(jiān)察和分管教學工作的校領導任副組長,學工、紀檢、組織、宣傳、教務等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大學生誠信與廉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fā)揮“兩課”教師和專職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兩支隊伍的作用,進一步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大學生誠信和廉潔教育能夠規(guī)范、有效。
2.以兩課教學為主渠道,以專業(yè)職業(yè)道德教育為輔助,保障對大學生誠信和廉潔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學校要注重充分發(fā)揮“兩課”的主渠道作用,并通過開設職業(yè)道德教育課,推動誠信和廉潔教育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的工作。通過制定誠信和廉潔教育的教學計劃,保證一定課時,落實具體教學任務:系統(tǒng)開展誠信教育,講授黨的反腐倡廉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分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失信行為和腐敗現(xiàn)象存在的根源、表現(xiàn)形式及其嚴重危害,深刻分析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反腐倡廉之間的辯證關系,剖析反腐工作中查處的典型案例,保障誠信與廉潔教育的規(guī)范性、長期性和有效性。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誠信與廉潔教育的施教能力。教師在誠信教育過程中的施教能力是影響誠信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保障誠信教育的效果,必須加強教師特別是“兩課”教師和學生專職管理崗位教師兩支隊伍建設,不斷提升他們誠信教育的施教能力。這個過程主要是對教師進行長期、系統(tǒng)的誠信素質培養(yǎng),適時調節(jié)教師的態(tài)度、情緒、心境等心理因素,持續(xù)提高教師的誠信理論素養(yǎng)、水平和能力,使教師能自覺保持積極的職業(yè)精神,維持自身誠信意識、知識總量和知識結構優(yōu)于誠信教育現(xiàn)實需求的水平,使教師能夠依托強烈的誠信意識,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已有知識,自覺地實施誠信教育。比如,加強科學研究,保障誠信和廉潔教育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就是一個很有效的做法。學校通過組織思想政治教育一線工作人員形成研究小組,撥付專門的課題研究經費,積極開展大學生誠信與廉潔教育的理論研究。通過學習與專項研究,能夠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進一步深化對誠信內涵的理解,分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找到一條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增強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4.建立大學生誠信評價與獎懲體系。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必須結合大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具體內容與特點,構建包括學習、工作、經濟、生活、就業(yè)等方面內容的誠信量化評價指標,把學生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與允許做什么、不允許做什么有機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誠信教育管理的強制性、評價的準確性和輿論的導向性。與學生簽訂誠信協(xié)議書并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實現(xiàn)對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否誠信的全程監(jiān)管,就是一種很有效的做法。由校學生處代表學校(甲方)與學生個人(乙方)簽訂誠信協(xié)議書,誠信協(xié)議書內容包括:甲方與乙方的權利與義務、學生的基本信息、學生失信行為記錄表、一旦雙方有失信行為的制裁約定及對學生在校期間誠信的總體評價等內容。通過簽訂誠信協(xié)議書,使學生對自己在學習、生活、繳費、信貸、就業(yè)等方面應該遵守的誠信準則有更清楚的了解。
一旦和學生簽訂誠信協(xié)議書、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就必須通過扎實細致的工作,對學生失信行為進行客觀寫實性的紀錄,做好學生誠信的等級評價??赏ㄟ^成立由輔導員和學生代表組成的評議小組,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誠信表現(xiàn)進行評價,確定每個學生的誠信成績,并填入誠信檔案。誠信評價結論要作為學生評先評優(yōu)、入黨、進行信用貸款、貧困資助、求職和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為了增加誠信檔案的客觀性,強化對學生的教育,對學生的誠信評價成績要和學生見面,并爭得學生的同意。誠信協(xié)議及學生誠信檔案裝入學生本人檔案。這樣,借助檔案在今后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大學生保持誠信有了切實可行的約束力,因為學生面臨失信的誘惑時,必定會考慮到失信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從而極大地減少失信行為。簽訂誠信協(xié)議書、建立誠信檔案克服了以往誠信和廉潔教育往往單純地以說服教育為主缺乏切實可行的制約性的缺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通過提煉和構建富有學校特色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作為增強大學生誠信與廉潔教育的精神平臺。通過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講授大學生應該具有的職業(yè)操守,宣傳學校歷屆優(yōu)秀校友的突出事跡,宣傳校訓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激發(fā)大學生加強修養(yǎng)完善人格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加強校規(guī)校紀的宣傳與學習。模范地遵守校規(guī)和校紀是學生講誠信的基礎。一定要在學生入學伊始,就下大氣力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校規(guī)校紀,通過舉辦校規(guī)校紀考試或者知識競賽,加深學生對校規(guī)校紀的認識和理解,為學生在校求學期間講誠信打下較好的基礎。
3.做好助學貸款申請和貸后管理工作,打造學校誠信教育品牌。誠信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并按規(guī)定還貸,是每一個貸款學生應盡的義務。一個學校的國家助學貸款還款率是該校學生誠信度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學校要抓好貸款學生的貸后管理工作,特別是做好貸款畢業(yè)生的管理工作,營造誠實守信的畢業(yè)離校氛圍。進入五月份就要部署貸款畢業(yè)生的教育工作,通過召開國家助學貸款畢業(yè)學生座談會、情況通報會、畢業(yè)生教育大會等多種形式,教育畢業(yè)生誠信還貸,在全校營造重視貸后教育、倡導誠實守信的氛圍。
4.每年開展誠信與廉潔教育宣傳月活動,實現(xiàn)誠信與廉潔教育活動的持續(xù)性。學??蛇x定適當?shù)脑路?,定為誠信和廉潔教育月,集中開展以“加強道德自律、創(chuàng)造誠信院系”、“愛校、誠信、自強、成才”、“誠信在我心中”、“弘揚廉潔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等為主題的座談會、征文、辯論賽、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自己來宣傳誠信、踐行誠信,引導學生“以誠修身,以信立業(yè)”。學生的誠信更多的是表現(xiàn)為學業(yè)的誠信,要開展誠信學風建設,督促大學生學習并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guī)范,要積極開展誠信考試拒絕舞弊教育活動,并嚴格按照學籍管理規(guī)定,對考試舞弊的學生加以處理。
在長期開展誠信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的基礎上,學校要及時把誠信教育向更高層次延伸,形成以誠信教育為基礎,以形成學生廉潔品質為目標,誠信教育與廉潔教育并重的工作思路。學??梢园蚜疂嵰缶唧w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標準,如:要求做到學習不懈怠、考試不作弊、借貸不拖欠、生活不浪費、言行不違紀;要求學生“在校做誠信大學生,工作是廉潔好員工”。要充分發(fā)揮校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積極開展廉潔教育的主題活動,更要要求他們在工作中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理念,扎實工作,提高廉潔意識,養(yǎng)成廉潔習慣;通過在校園媒體開辟廉潔教育專欄,宣傳黨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宣傳廉潔勤政典型。廉潔教育活動要重點面向即將畢業(yè)的學生,可以開展倡廉簽名、廉潔宣誓、發(fā)放廉潔從業(yè)倡議書等系列廉潔教育活動。警示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對加強廉潔教育往往能夠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組織學生代表參觀監(jiān)獄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服刑人員改造場所和腐敗典型案例圖片展,聽取廉潔教育報告和職務犯罪服刑人員懺悔發(fā)言等,都是很好的警示教育。
5.表彰先進典型,鞏固誠信教育效果。榜樣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學校要通過每學年舉行“誠信標兵”、“廉潔標兵”評選活動,對在信貸、學習、守紀等方面誠實守信和在廉潔教育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予以表彰,同時,通過校園媒體宣傳“誠信標兵”、“廉潔標兵”的典型事跡,宣傳誠信的重要性,告誡失信的嚴重后果和慘痛教訓,在學生中形成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的良好輿論氛圍。
誠信作為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也是青年學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道德基石;廉潔是對掌握公權力與公共資源者行為符合社會期許的最基本要求,兩者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道德保障。高等學校把誠信教育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來抓,以誠信教育為基礎,以塑造學生廉潔品格為目標,就會塑造自己學校的誠信與廉潔品牌,增強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就會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1] 姬建峰,吳曉燕.論傳統(tǒng)誠信觀與當代大學生的誠信教育[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6,(5).
[2] 李京彬.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構想及實施[J].社會縱橫,2007,(6).
[3] 張大林.高等學校學風建設與誠信構建[[J].求實,2006,(3).
[4] 黨志峰.大學生誠信教育機制的構成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