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梅 李春龍 葉少平 張新全
雅安扁穗牛鞭草是從采集自四川雅安青衣江江灘的野生扁穗牛鞭草無性系中選擇了多個優(yōu)良無性系,經用無性系重復選擇、栽培馴化選育而成。該草為高大直立型的多年生根莖型草本,根系發(fā)達?;壳o常橫臥在地,節(jié)上可產生不定根和分蘗,中上部莖直立,呈疏叢狀。全株綠色,葉量豐富,分蘗力強,當年單株分蘗可達85倍以上。開花結實期直立莖長株高150~170cm,節(jié)間長9~13cm,莖直徑0.3~0.4cm,節(jié)直徑 0.4~0.5cm;葉長 21~27cm,寬0.6~0.8cm。
雅安扁穗牛鞭草抗寒性較強,能忍受-4℃的低溫,再生力強。耐瘠、耐酸,抗病蟲性強,適應性廣,各種土壤均可種植,以酸性黃壤為最適,pH值在4~8均可生長,pH值在6~7的土壤生長最好。該草種葉量豐富,營養(yǎng)物質含量高,拔節(jié)期干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3.45%、粗脂肪3.66%、酸性洗滌纖維37.31%、中性洗滌纖維65.74%、無氮浸出物36.95%、粗灰分9.60%。產量高、品質好,鮮草產量高達12000~15000kg/畝,干草產量達50t/hm2。種植1次,可持續(xù)利用10~15年。適宜于青飼、青貯和放牧,牛羊兔均喜食?,F(xiàn)將雅安扁穗牛鞭草的栽培技術要點歸納如下:
在選地時,應選擇地勢高燥、向陽、光照好、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結合整地施足底肥。整地時每畝施牛糞3000kg左右、鈣鎂磷肥25kg,均勻撒施于土壤表面并重復翻耕,耙平鎮(zhèn)壓。
雅安扁穗牛鞭草結實率約為1%~2%,且發(fā)芽率極低,非常適合無性繁殖,每畝用鮮種莖300~400kg。無性繁殖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移栽,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全年均可保持青綠,每年可刈割5~6次,在4~9月用營養(yǎng)體栽植的,成活率在90%以上。
整好地后,將種莖切成15~20cm長的莖段,每段含2~3個節(jié),開溝(溝深 10~15cm,溝寬 20cm)扦插,行距35~40cm,株距15~20cm。將切好的種莖靠溝一側排好,芽朝上,然后覆土,留1個芽露出地面。扦插后應及時澆水,若遇高溫天氣還應于3~4天后再澆1次水。一般扦插5~7天后即可出苗。
1.雜草防除 扁穗牛鞭草在扦插后1個月內對雜草的抑制能力較弱,要特別注意除雜草和施肥。為了獲得高產,前1個月要連續(xù)除雜草2~3次,每次刈割后要進行充分灌溉,并且每畝施入5~6kg尿素。每年開春前在株叢間撒施1次有機肥。最后1次刈割應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刈割后可進行1次輕牧。
2.施肥 扁穗牛鞭草的人工草地,可于冬季每畝施用腐熟的牛糞2000kg、鈣鎂磷肥25kg;作為種用的牛鞭草草地,則在生長旺季和利用之前補施鉀肥。當牛鞭草在地表覆蓋度為80%時,可施用少量尿素,當高度達35cm,畝施尿素1~2.5kg,噴撒尿素時可在灌水后進行。每次刈割后每畝需施入尿素5~8kg。
3.灌溉 扁穗牛鞭草草地在土壤墑情好的情況下,以淺耕除雜保墑為宜,不必灌水;在較為干旱的情況下,則應進行引水灌溉,使水分將地表浸潤達5~10cm時即可,并在土干后淺耕松土,以防土壤板結。在大田建植的扁穗牛鞭草草地在雨季常有積水狀況發(fā)生,能耐5~7天水漬,但長期水漬必然削弱其根系功能,誘發(fā)病蟲害。因而,雨季需疏通周圍的排水溝,保證排水通暢,以減少草地水漬的危害,降低田間濕度,對壯根防病,保證扁穗牛鞭草正常生長具有顯著的作用。
當扁穗牛鞭草生長高度達到50~60cm時即可進行刈割飼喂,刈割時留茬2~5cm。此時牛鞭草的葉量豐富,莖葉柔嫩,腐葉量少,營養(yǎng)成分含量高。年刈割次數(shù)可達6~7次,在第1次霜降以前刈割完畢。春季扁穗牛鞭草返青時應禁止放牧,秋季刈割后的再生草可輕度放牧。(通聯(lián):①成都農業(yè)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農學園藝分院 溫江區(qū)611130 ②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草業(yè)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