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也談古代的帝王年號

        2011-08-15 00:48:40朱東根
        關鍵詞:紀年帝王

        朱東根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海南???570228)

        也談古代的帝王年號

        朱東根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海南???570228)

        帝王年號自漢武帝創(chuàng)始后,為歷來各種性質的政權所沿用,直到上世紀初才被廢止。人們用它記錄歷史,書寫文獻,傳承文化。在沿用過程中,帝王年號形成了一些獨特制度,如新君即位必改元改號,一帝在位期間可根據(jù)需要數(shù)度改號,可采用三字、四字、六字的別調年號,亦不須避忌前人用過的年號等,總之其權皆操于當政者之手。甚至還可一年數(shù)號。這些制度到明清時方才一變。帝王年號是王權專制性的反映,也積淀了歷史文化信息,應多加關注。

        帝王年號; 使用特點; 王權專制性; 文化意義

        有意寫篇小文來談古代帝王的年號,恰巧讀到已故學者史蘇苑先生的文章《年號的起源與變遷》[1]10(下稱史文),大快朵頤,深感獲益良多。沒想到看似很小的年號其中竟還有不少學問,自己想說的一些話也被史先生給說了。于是改換策略,靠船下篙,在史文基礎上就相關話題作一些發(fā)揮。

        一、年號的歷史學意義

        顧名思義,年號是用來紀年的符號。記錄、研究歷史離不開年這一時間尺度,自然也就離不開年號了。紀年在不同時代、國家、民族、文化乃至特定領域有不同方法。就中國古代而言,除帝王年號紀年外,還有干支紀年、歲星紀年等,少數(shù)民族也有自己的紀年法。帝王年號是漢唐以來王朝施政的重要內容,也是史家修史、文人作文的基本元素。了解帝王年號知識是我們打開中國歷史之門的初步。

        因古代帝王把年號和王權政治緊密掛鉤,大多隨心所欲地支配年號的確立和變更,故帝王年號成了常見又無章可循的紀年方法。它不僅廣泛存在于歷史文化的典獻記載,也常見于人們的日常交流里。古代人,特別是文化人,自然是熟悉并習慣使用帝王年號的,就像今人熟悉公元一樣。史書情況自不必說,即如文人筆下,年號亦可謂俯拾皆是。下層社會也可通過授時、契約、墓刻、字據(jù)、歷畫、故事乃至宗教、官司等生活點滴接觸到年號。

        帝王年號使用的歷史性和普遍性讓我們無法避而不談。普通人即使在娛樂休閑如欣賞歷史題材的小說、影視或游覽名勝等時也會碰到或熟悉或陌生的帝王年號,更甭說文化人,特別是人文學者,在工作中更有可能和帝王年號打交道了。正如史文所說,年號“和標明時代、分析事件、評價人物以及衡量制度等都是有其一定關系的”。意即年號代表了事物存在的時間維度,是我們論事評人的必要依據(jù)之一,一點兒馬虎不得。如果冒算了年號年份,或擰不清狀況,把年號張冠李戴,或搞錯了和公元紀年之間的換算,輕則要鬧笑話,重則給研究帶來麻煩和謬誤。所以,年號問題看似微末小事,卻不可不慎啊!史文提到不少大學者,像明代焦竑、清代袁枚、趙翼、梁章鉅、近代梁啟超等,都曾撰專文發(fā)表過對帝王年號的意見,可見茲事體大,自古即為學人所重視。

        二、古代帝王改元始于何時

        從漢武帝開始,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以帝王年號紀年的時代。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政治文化的制度建設方面頗有建樹,如尊儒術、崇五經、興太學、制歷法、重文史等。這些制度建設無不對后世發(fā)生過深遠影響。年號紀年法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情況下,新君即位要改換新年號,同一個君主在位期間可根據(jù)需要更改年號,更改年號的同時也會改元。這是漢武帝以來形成的規(guī)矩。在這以前,溯及共和元年 (公元前 841年),中國歷史只用君主 (周天子、各國諸侯、秦漢皇帝)紀年,并不用年號,且一個君主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基本上都是一元到底,絕大多數(shù)時候不改元。

        但帝王改元并不是從漢武帝開始的。史文提供了兩種說法。一用敘述語寫道:“中國歷史上的正式改元,是從漢文帝開始的?!绷韯t引用趙翼《陔余叢考》卷二十五《改元》里的說法:“古者天子諸侯皆終身一元年,無所謂改元者?!妒酚洝非鼗菸耐跏哪旮鼮樵?此實后世改元之始?!边@兩說并不算矛盾,因為前者講的是天子改元,是國家層面上的正式改元,后者講的是諸侯改元,是列國各自為政在紀年上的反映。但最早的諸侯改元時間有可能更早?!掇o海》根據(jù)《古本竹書紀年》編制的《戰(zhàn)國紀年表》表明,魏惠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 334年,已有改元之舉,改元后又歷十六年方由襄王即位[2]5887。如果這樣的話,則比秦惠文王十四年早了十年,可看作諸侯改元之始。

        需要特別提出來做討論的是秦始皇。他在位期間“履至尊而制六合”,完成了功蓋三皇五帝的統(tǒng)一大業(yè),在真正意義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時代,按理說倒真該改元的。可他卻只改了君主稱號,由“王”變成了“皇帝”,而沒有改元。不少人以《史記》為據(jù),從秦始皇元年一直數(shù)到三十七年,而沒有顧及二十六年稱帝前后在紀年名稱上應有所變化。如李斯上《諫逐客書》,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游國恩《中國文學史》都說是作于秦始皇十年,章培恒《中國文學史》也說“為勸阻始皇驅逐非秦國人士而作”。這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史記》明確記載,嬴政在位的第二十六年才確立皇帝封號,自稱始皇帝。此前二十五年,《史記》凡提到嬴政的地方,除了開頭第一句用“秦始皇帝”作為人物指稱外,都用的是秦王稱號,如“十年……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陽”等。而二十六年后則一律稱作始皇,可謂前后有別。

        第二,從邏輯上推斷,始皇帝的封號表明秦已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如果說楚人李斯諫逐客之事發(fā)生在始皇帝十年,那么天下既已一家,又何來逐客之事?豈不讓人匪夷所思?提前稱嬴政為始皇帝,不僅有違“實錄”,且于理亦不合。

        所以,雖然嬴政在位期間沒有改元之事,但嚴格說來,稱帝前后的紀年稱法應有所區(qū)分:元年至二十五年以秦王稱,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以始皇稱。《諫逐客書》作于秦王 (政)十年。

        三、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多少年號

        由于文獻資料的存佚、考訂、解讀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這個問題難有確鑿答案。盡管如此,一些學者還是對年號總數(shù)問題進行過研究。史文提供了三說:一是后蜀杜光庭《古今類聚年號圖》:407個 (內有重出者 60個,前 140年至后 919年);二是南宋侯望《古今年號錄》:838個 (前 140年至后 1194年);三是梁啟超《新史學·論紀年》:(1)合正統(tǒng)僭偽不下千余;(2)正統(tǒng)者為 316個 (漢武至光緒)。諸家所說差距較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編制了正統(tǒng)的帝王年號表 (不含一些小王朝),并標注了“新君即位未改元”等特別紀年情況。《辭?!肪幹屏恕昂险y(tǒng)僭偽”的帝王年號表?,F(xiàn)據(jù)《辭?!匪啤吨袊鴼v史紀年表》[2]5890-5937。得各類年號 911個(不含同一時代地方割據(jù)政權對另一政權所襲用的年號):(一)兩漢 (78)新莽 (3)三國 (33)兩晉 (37)及同時其他政權 (18)共有年號 169個;(二)南朝 (含后梁)(43)北朝 (62)十六國 (86)冉魏、西燕、代、柔然、高昌 (23)及同時其他政權 (23)共有年號 237個;(三 )隋 (5)唐 (含武周 )(75)五代 (16)十國(35)、渤海、南詔、東丹、于闐 (40)及同時其他政權(41)共有年號 212個;(四 )兩宋 (57)遼 (契丹 ,含北遼、西遼)(31)金 (21)西夏 (31)大理 (55)及同時其他政權 (10)共有年號 205個;(五 )元 (蒙古,含北元)(18)明 (含南明 )(22)清 (后金 )(含穆宗“祺祥 ”)(14)及同時其他政權 (含民國“洪憲”及“滿洲國”的兩個年號)(34)共有年號 88個。括號中為該朝代使用過的年號數(shù)。以上統(tǒng)計雖不能說就是年號的精確數(shù)目 (這一點《辭?!返哪晏柧幹普咭延姓f明),但可以相信是比較接近的。

        不難看出,漢、唐、宋等朝代是年號出產“大戶”,其所擁有的年號約占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一為朝代經時久遠,一為年號更動頻繁。如唐立國 289年,有 75個年號,平均不到四年換一個年號;如再考慮到貞觀、開元、貞元等用時較長的年號,則更換頻率就更高了——高宗中期以后至玄宗初年幾乎一年一號,令人眼花繚亂。這都是當年漢武帝想到了立年號的辦法,卻沒想好用年號的規(guī)矩,好大喜功,隨心所欲改元改年號 (不過漢武帝先是六年一改改了六次,后是四年一改改了四次,還是較克制的)所導致的后果。

        年號通常用兩個漢字表示。這不僅讀起來順口,符合漢語的語音節(jié)奏特點,也影響了日本等周邊國家的歷史紀年。當然也有非兩字形式的別調年號,只是數(shù)量不多,出現(xiàn)過三字、四字和六字的三種。三字年號有:始建國 (新莽)、中大通、中大同 (梁武帝),共三個。四字年號有:太初元將 (漢哀帝)、建武中元 (光武帝)、太平真君 (北魏太武帝)、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 (武周)、中元克復 (唐時李重福)、天瑞景星(南詔鄭仁旻)、太平興國 (宋太宗)、大中祥符 (宋真宗)、建中靖國 (宋徽宗)、延嗣寧國、天祐垂圣、福圣承道 (西夏毅宗)、天安禮定 (西夏惠宗)、天儀治平、天祐民安 (西夏崇宗)、大圣天王 (南宋時楊么)、大成興勝(明時徐鴻儒),共十九個。六字年號有:天授禮法延祚 (西夏景宗)、天賜禮盛國慶 (西夏惠宗),共兩個。史文說,南詔王法舜也有“貞明承智大同”的六字年號。但《辭海》編制者把它一分為三,作三個兩字年號來處理。這里依從《辭?!?。很顯然,盡管別調年號或許更能凸顯皇帝特權,但畢竟不便于用,不為古來當權者所青睞。

        四、明清兩代的年號

        史文說:“獨有明英宗,因他在正統(tǒng)十四年被也先俘于土木堡,于代宗景泰七年 (1456)復位,改次年為天順元年,算是有了兩個年號??傊?明、清兩代,一帝一號,成了一個定型化了的年號制度。”

        存續(xù)時間相對較長的朝代行一帝一號,在明清之前雖不能說完全沒有,如柔然、高昌、渤海等少數(shù)族政權差不多就是這樣,但終歸未成定制。就此而言,明清的年號確有顯著變化和特色,與之前的嶄然不同。其規(guī)則可概括為:年號皆用兩個漢字表示;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也只用一個元年;年號、元年不可隨意變更,只有新君即位或國家發(fā)生了非常事件時方可為之。和過去的年號制度比起來,這一規(guī)則更簡便易行。翻看《中國歷史紀年表》,明清的年號記錄特別清晰、簡明,沒有一帝多號、一年數(shù)號、重復年號、別調年號等等的煩擾。這恐要歸功于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諸項制度所做的規(guī)范努力吧。

        一帝一號堪稱好處多多,不僅利在當時,也給后世談論歷史提供了不少方便。如用年號推算某人的生卒年歲或某事的時間跨度,元以前可能會很麻煩,明清就容易多了。又如,在提到明清帝王時,人們除稱名外,還愛用年號作代稱,或把年號廟號混稱,比較隨意,而不必像漢唐那樣拘于廟號而后可。還有合并省稱前后兩、三朝皇帝的年號之便,可用來概指某個較長時段里發(fā)生的文化事件,如仁宣之治、嘉隆政治、康乾盛世、乾嘉學派、同光詩歌等。

        史文說明清兩代只明英宗是一帝一號的例外,這是沒問題的;但如不局限于 1368、1644、1911這三個時間點,并對某些特殊情形加以考察,則其間二十八位帝王就有那么幾位在一帝一號上出狀況了:

        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他稱帝三十一年自然只用了洪武一個年號,但在元末群雄逐鹿時期,他“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尊奉韓宋龍鳳年號,以縮小目標,積聚力量。即使在劉福通已死,群雄殄滅殆盡之時,他仍未改變策略,扔掉龍鳳的保護傘,直到韓林兒神秘溺亡后。在此意義上,龍鳳和朱元璋可謂有特殊關系,不妨算作他的半個年號。另外在他死后,洪武年號還發(fā)生了一點有名無實的糾結:先是其孫按規(guī)矩立了建文年號,后其子搞了個靖難,把建文給革除了,又生拉硬扯捏造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的名目來,讓世人哭笑不得。幸虧史家沒作理會。

        二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此為著例,且史文已述,人人皆知,毋庸贅言。

        三是明光宗朱常洛。于萬歷四十八年八月即位,按慣例改次年為泰昌元年。但光宗踐祚甚淺,僅一月而崩,以致泰昌作為年號實際上未及使用。結果是,“熹宗即位,從廷臣議,改萬歷四十八年八月后為泰昌元年?!盵3]294亦即讓死去的神宗皇帝“委曲”一點了。次年依程序定為天啟元年。

        四是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初尚是后金,定年號天聰。于天聰九年、十年相繼改定族號滿洲和國號清,作為新時代之始,于是改年號為崇德,同時改元。

        五是清穆宗載淳。登基時年僅六歲,端華、載垣、肅順等奉遺命為輔政大臣,改次年為祺祥元年。數(shù)月后,兩宮太后及奕訢發(fā)動政變,奪取政權,讓祺祥年號胎死腹中,以同治代之。“祺祥政變”后還出現(xiàn)了“同治中興”局面。

        六是清末帝溥儀。三歲登基,年號宣統(tǒng)。宣統(tǒng)三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朝滅亡。如以此為限,那他只一個年號。但后來在日本扶植下成立“滿洲國”,又先后用過兩個年號,即執(zhí)政時的大同和稱帝時的康德。如此,溥儀共有三個年號。

        總之,明清一帝一號制度確已形成,還因此出現(xiàn)了堪稱奇跡的“甲子年號”——康熙和乾隆,而有所例外者都有特定的政治歷史原因,絕非往代率意更變年號之情形所堪比擬。

        紀年法本是國家公器,但在帝制時代,卻如同名爵、官位那樣,成了帝王可任意拿捏、處置的私有物,由此使?jié)h晉唐宋千余年間歷史紀年混亂不堪。改元立號與否,及何時何因以何形式施行之,其權皆操于帝王之手。一年數(shù)次改號、一國同年并用數(shù)號、重復使用前人年號、旋立旋廢年號、使用不方便的別調年號、割據(jù)政權各立一號、割據(jù)者朝秦暮楚地襲用他國年號、頭年用甲號次年用乙號后又沿用甲號等荒唐現(xiàn)象屢見不鮮。有些帝王特別熱衷換元改號,出格的要數(shù)唐代李治、武曌夫婦了。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有年號 14個;武曌前后統(tǒng)治約二十年,有年號 18個。二人年號之數(shù) 32,已近唐代一半而超過明清總和,真是令人吃驚!這種糾纏著權欲和政治的做法沒有意義,只徒然給人帶來不便。就此而言,明清的年號規(guī)制應算是進步。但不論哪個朝代,只要政權專制性未變,作為王權象征的年號的專制性也就不會改變,不同處僅在表現(xiàn)形式上。換言之,不管一帝數(shù)號還是一帝一號,都只是帝王術的表現(xiàn),而沒有紀年法上的長期延續(xù)性、穩(wěn)定性,不會“以民為本”,予國民以最大的使用方便。

        五、關于年號的重復使用

        按理說,在不可逆的時間軸上,年的流逝是一個完全序列,每個年份都有確切坐標,其用以紀年的年號應不能重復才是。但正像人有重名,歷史上年號重復現(xiàn)象實在太普遍了——不僅重復年號數(shù)量多,一些年號還重復過多次,不少年號用字也被用得過頻過濫,讓人失去了感覺。自然,年號重復給歷史記錄造成麻煩,但我們不妨透過此既存現(xiàn)象,探討其傳遞出的文化信息?,F(xiàn)據(jù)《辭?!ぶ袊鴼v史紀年表》編制出“重復年號”和“年號首字 (兩次以上)”兩張統(tǒng)計表。

        表一、重復年號 (行前數(shù)字為該行所列各年號的重復次數(shù)):8:太平。7:建平;建武。6:建興;永安;永和;永平;永興 ;中興。5:甘露 ;建始;建元;太安;太初;太和;永康。4:大寶;大同 ;廣運;和平;建初;建義;龍興;順天 ;應天。3:大安 ;大定;更始;黃龍;嘉平;建明;明德;青龍;上元;太始 ;泰始;天成;天啟;天順;天統(tǒng);天興;天正;五鳳;武成 ;延和;延康;永昌;永嘉;永樂;永隆 ;永寧 ;元興 ;載初 ;正德;正始。2:安定;寶歷;保大;長壽;承光;承平 ;大德;大和;大明;大慶;大順;大興;鳳凰;鳳歷;光天 ;廣安;廣德;廣明;皇建;皇始;建安;建昌;建德;建和 ;建康;景福;開明;開運;龍鳳;明政;乾道;乾德;乾亨 ;乾化;乾祐;仁壽;紹興;神鳳;圣明;始興;始元;順德 ;太寧;太元;天寶;天保;天德;天定;天輔;天漢;天會 ;天明;天慶;天授;天禧;天璽;天祐;文德;咸和;咸康 ;咸寧;興平;延昌;延平;延熙;延興;義和;永初;永光 ;永漢;永建;永始;永泰;永熙;永元;永貞;元封;元光 ;元和;元嘉;元康;元壽;元熙;章和;貞觀;貞明;貞祐 ;貞元;真王;正平;至德;至元;至治;治平;中平。

        表二、年號首字 (兩次以上;數(shù)字為所列首字的出現(xiàn)次數(shù) ):85:天;71:永;68:建;45:大;42:太;35:元;22:延 ;21:乾 ;16:正 ;15:光、景、開、神、咸 ;13:嘉、中 ;12:廣、龍、明、至 ;11:寶 ;10:承、皇 ;9:保、武、興、應 ;8:隆、紹、順、泰、貞 ;7:上、始 ;6:長、文 ;5:安、崇、鳳、甘、弘、洪、黃、宣 ;4:初、德、和、康、圣、萬、孝、義;3:白、昌、重、淳、更、漢、河、麟、青、仁、昇 (升 )、同、五、顯、雍、章、真 ;2:本、赤、道、地、端、會、普、清、慶、盛、壽、通、熙、燕、陽、玉、載、昭、治。

        從表一得知,重復年號共 409個,占年號總數(shù)的44.9%。很多年號重復兩、三次,一些則重復四次以上乃至七、八次。史文指出還有年號重復十次以上??梢姷弁跫皽实弁鮽?yōu)榍蠹橄矐c,并不刻意避免年號重復,也不太在意年號使用者的“正偽”。史文說宋太祖立乾德號,以為“自古所未有”。推此而論,可知二事:一是宋太祖未把前蜀王衍的“偽”年號當回事,二是古人對年號重復現(xiàn)象持通達態(tài)度,所謂“自古所未有”,實際是說,要找上一個獨家年號談何容易!

        對在位帝王來說,選年號就像取名字,追求吉祥、表達雄心是應有之義。表二表明,有些吉祥字帝王們特別喜歡,像天、永、建、大、太、元、延等,因寓含神圣、長久、開創(chuàng)、雄大等意,契合了統(tǒng)治需要,故一直都很搶手。尤其排在最前的天,作為首字竟有 85次之多;如把乾字也算上,再加上非首字的天和乾,那數(shù)量更可觀了??梢娺@些自詡天子的人們貪天之功,希天保佑,以為王權天授,希望福祚永繼的獨特心理。

        從年號,特別是帝王們趨之若鶩的重復年號中,還可看到傳統(tǒng)文化對帝王政治的投影。如許多帝王尊崇道家無為而治,或信奉道教長生之術,便有若干年號取自《道德經》《列子》等道家道教經藏。像表一中出現(xiàn) 5次的太初,出現(xiàn) 3次的太始,就出自《列子》對宇宙演化階段的描述[4]1。而《道德經》因是老子所著,向被奉為權謀秘笈、帝術寶典,故從中產出的年號就更多了。突出的是第 41章:“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短短數(shù)言一下子造出明道、上德、廣德、建德諸般年號,真是少見??伤菰从谠摻浀哪晏栠€有先天(25章 )、甘露 (32章 )、久視 (59章 )、大順 (65章 )、天建(67章)等。它不啻是帝王年號的一大淵藪。道教的神話、祥瑞和道藏也對帝王年號有所貢獻??傊?這些年號或明祥瑞,或求長生,或對道家治世理念表示追慕,滲透了道家道教文化因子,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道家道教和王朝政治的關系。延而伸之不妨說,那九百多個看似雜亂且重復的年號,其實也是一面文化之鏡,一道歷史風景,值得我們品鑒、回味。

        和年號頻繁更動的原因一樣,年號不斷被重復也是由于王權專制性。說到具體原因,史文從前人研究中總結了四點:吉祥字數(shù)所限、歷史知識欠缺、有意追慕前代、地理條件限制。此總結是全面的。細作考究,吉祥字數(shù)所限乃是主因。這不奇怪,因多數(shù)帝王都愛更換年號,又只偏愛那么幾個或示天佑或炫大功的吉祥字,結果便是犧牲年號的“個性”、造出大量重復年號了。

        不過,年號重復并未給紀年帶來太多麻煩。大多數(shù)重復年號分布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或不同性質的政權 (正偽、割據(jù)、異族或曇花一現(xiàn)的起義政權)里,時間上有間隔,只要冠以國名廟號或有關人名就能區(qū)分了。如五個太和年號,在其前分別加上魏明帝、后趙石勒、成漢李勢、東晉廢帝、北魏孝文帝即可辨之。

        需要注意的,同一朝代同一政權也有過年號重復之事,如元代的至元年號。元世祖使用至元長達三十一年,即使當時人再缺乏歷史知識也不會不知道,可僅隔四十一年后,該年號又被元順帝使用了六年。只能說是順帝在追慕他那奄有中華的老祖宗了。但這種追慕又和唐德宗因追思貞觀、開元之治而用貞元年號有別,乃是一種完全襲用。一般于此年號前綴以廟號,或徑稱前、后至元,來作區(qū)別。因使用頻率較高,如有不慎容易致誤,故得稍加留意。

        年號中隱藏的歷史文化信息遠不止上述這些,要真正說透它還需更深入的研究。歷史地看,帝王年號在中國既使用有年,而其最終的革除又成為辛亥革命的一部分,則其中蘊含的意義自不容小覷,讀文研史者當有所勉力焉。

        [1] 史蘇苑.年號的起源與變遷[M]//古代禮制風俗漫談:第三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

        [2]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3] 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 列 子.列子[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K 206.4

        A

        1672-6219(2011)03-0075-05

        2011-03-19

        朱東根,男,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責任編輯:劉自兵]

        猜你喜歡
        紀年帝王
        烏程漢簡 紀年簡選
        中國書法(2023年1期)2023-07-17 09:25:07
        走,去抓帝王蟹
        軍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 01:53:00
        《故太師銘石記》紀年小考
        漢代帝王飲食文化初探
        古代的“干支紀年法”
        帝王對弈,“棋”樂無窮
        她與帝王為鄰
        帝王蝶的瘋狂遷徙
        稀里糊涂大紀年(下)
        稀里糊涂大紀年(上)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日韩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毛片av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777|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91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第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国产精品制服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亚洲天堂亚洲色图|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午夜AV地址发布|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啪啪网站| 男人的天堂一区二av|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看| 伊人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综合久久久久6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xxxx国产视频| 久久少妇呻吟视频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欧洲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艳情视频中文字幕|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制服网站|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 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加勒比东京热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