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軍,譚艾菲
(沈陽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關于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改革的思考
謝 軍,譚艾菲
(沈陽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文章分析了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和定位,探討了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改革的一些可行方法,指出語法課程的開設不但必要,而且語法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1.學生對語法學習缺乏興趣。大學生在中學已經接觸過大部分語法,而且為了準備高考,不少語法項目在中學的英語課上進行了大量練習,學生課下自己也花費了許多時間進行語法學習,因此,語法課“是一門棘手的課程,大部分學生是抱著不屑一顧、甚至是偏見的態(tài)度走進語法課堂的,而教師往往抱著不安的心情站到他們面前的”[1]。
2.語法教學方法不當。目前,大部分高校語法教學中,仍然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聽,師生互動少,學生對枯燥的語法講解提不起興趣,教學效果不好。雖然有些院校把交際法引入了語法課的教學中,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取得的教學效果也不令人滿意。
3.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20世紀50代年代興起的聽說法、視聽法、交際法等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教學的中心從語法教學轉移到語言使用上。[2]尤其是70年代后期出現的交際法語言教學理論,使人們逐漸認識到語言的學習不能只重視語法而忽略功能,教學中更加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冷落了語法教學。
語法課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主干課程之一,“英語語法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重點掌握英語語法的核心項目,提高學生在上下文中恰當運用英語語法的能力和運用英語的準確性,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钡牵鼛资陙?,由于交際法等各種新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的出現,在一些高校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們盲目地采用新式教學法,而不考慮本校的教學條件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果,語法教學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
1.語法教學應成為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語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英國語言學家Crisper和Wilson指出:“外語教學中存在著一種傾向,那就是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之間劃等號……致使學生錯誤地認為,要發(fā)命令一律使用祈使句,要提問就一律使用疑問句?!睂嶋H上,形式與功能并非總是對應的,同一個語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語言形式來實現,而同一種語言形式也可表達不同的語用功能。例如:Why don’t you open the door?”這一疑問形式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表示請求、命令、建議或責備等不同的語用功能,而“請開門”這一請求也可由不同的句子類型或結構來表示:Please open the door.Will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1 wonder if you could open the door.另外,“請開門”這一請求也可通過間接施為句來表達一種間接言語行為(indirect speech act),要求聽話方推斷出句子本身隱含的間接用意,即句子間接表達的“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act):如:It’s hot in here.或者,Don’t you feel the air is stuffy here?
在教授語法結構和意義時,必須強調各種語言形式的語用功能,并注意語言形式與語用功能之間的多重關系。
2.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語法教學,使英語語法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些有趣的小游戲來輔助語法教學,在游戲中,教師也可以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使語法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說教,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語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還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聲音與視頻同現,使語法教學更具直觀性和生動性。
3.在課堂教學中應給學生留出思考和練習的時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以“教”為主,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教師“一言堂”,學生成為知識的灌輸對象,知識的獲取是被動的。教師費時、費力不少,取得的教學效果卻不是很好,為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由課堂的“主宰”,轉變?yōu)檎n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把更多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語法課的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法學習的主體。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帶動理論。學生如果脫離語法實踐,只是進行語法理論的學習,那么,學生學習起來不僅感到枯燥費力,學習效果不好,而且對于提高自身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并沒有太大幫助。另一方面,如果教師只是偏重語法實踐,課上僅僅進行一些語法項目的練習,而不是從宏觀上進行語法規(guī)則的歸納和語法理論的講解,則無法做到由點及面,也不可能在語法實踐中把所有的語言現象都包含在內。因此,筆者在新語法項目的教學中,都先給學生讀一些具體的語言材料,這些讀物都含有典型的要講授的語法現象,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歸納,進行先期實踐,把要推出的抽象的新的語法教學內容具體化,接著,教師再進行總結,詳細推出這個語法,然后,再選擇相關的練習進行實踐,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法的理解,真正掌握抽象的語法概念,同時,通過大量的練習,提高了英語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結構的完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還是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英語語法課程的開設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師應設法把這門課開成一個鞏固英語基礎知識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課程。通過教學觀念的更新,教材的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結合,大學英語語法課一定會在英語專業(yè)的教學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
[1] 蘇州大學學報(外國語言文學專輯)[J]. 1995,5.
[2] 秦建棟.對英語語法課的再認識[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3,3.
G42
A
1008-7427(2011)02-0132-01
2010-12-13
作者系沈陽理工大學外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