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睿
(太原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山西 太原 030021)
籃球運動員由訓練型轉化為比賽型的理論探討
李 睿
(太原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山西 太原 030021)
文章首先界定了“訓練型運動員”與“比賽型運動員”的定義,然后從心理訓練、技術訓練等角度闡述了實現(xiàn)從“訓練型”到“運動型”運動員轉移的有效途徑。
運動國;比賽型;訓練型;籃球
1.1 訓練型運動員
訓練型運動員是指在訓練中能夠保持很好的狀態(tài),而在比賽中會出現(xiàn)一些發(fā)揮失常現(xiàn)象的運動員。“訓練型”運動員一般主要指自身理解和適應比賽的能力不夠,在比賽中常常因為各種心理及外部條件的因素,引起技術動作變形,失誤增多,失去對比賽本身的投入和對比賽過程的追求,導致競技水平下降,不能正常發(fā)揮。由于在訓練中因為沒有壓力,訓練型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也比較突出,但是一旦面對比賽,就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特別像籃球這樣的集體項目,如沒有正確對待比賽的態(tài)度,很難打出高水品和好的成績。
1.2 比賽型運動員
比賽型運動員指在比賽中能有效地適應情境,以至穩(wěn)定甚至超常的發(fā)揮訓練水平,并且可以在關鍵的時候委以重任的運動員。(1)“比賽型”運動員,由于他們的技術動作要很成熟,能把外界給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從而產(chǎn)生好的結果。(2)“比賽型”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極強,在比賽中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能夠很快體現(xiàn)出來,比如:觀眾的熱情,個人的激情、場地的效果等讓他們的個性發(fā)揮的淋漓盡致。(3)“比賽型”運動員獨立性很強,積極,自信,不服輸,能勇敢的克服困難。
2.1 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的、直接對抗的運動。它具有復雜性、連續(xù)性和勝負間的轉換等特征。由于高強度的比賽,隊員的心理負荷及場內(nèi)外的各種干擾,導致整個比賽隊伍不能形成整體結構的最佳狀態(tài)。這樣運動員心理就會產(chǎn)生大的變化,變得心煩意亂,情緒躁動,精神上感到極大的壓抑,導致比賽最終失敗?,F(xiàn)在競技體育競爭愈來愈激烈,對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運動員的心理要求也越來越高。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不能有效地激發(fā)運動員克服各種障礙和干擾進行比賽。
2.2 改善心理質量的訓練
(1)籃球運動員男女性別有差異,男運動員獨立性強,女運動員依賴性強。長時間的訓練極易產(chǎn)生自制力衰弱的現(xiàn)象、感覺枯燥乏味、體力疲勞等現(xiàn)象。所以要加強意志品質的訓練,提高承受能力、增強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及對訓練的渴望度。
(2)運動員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是智力的保證,沒有一定的知識,運動員很難理解教練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意圖。對每一節(jié)訓練課不能如期完成,這樣長期下去運動員不能行成比賽的主體,從而處于被動地位,我國現(xiàn)在很重視對運動員的知識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賽就是很好的開端。而美國籃球所以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除了其它因素外,與美國籃球運動員、教練員受過高等教育,擁有極為廣泛和豐富的知識、較高的智力水平是分不開的。
(3)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意志品質訓練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行動來訓練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毅力、果斷、自信、積極的精神。在籃球比賽中,一場完美的比賽雙方除比技術、戰(zhàn)術以外還要比勇敢頑強。兩軍對壘強者勝,落后時不氣餒,失敗時不泄氣,意志品質在比賽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比賽前的心理訓練。
(1)很多籃球隊在賽前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實戰(zhàn)訓練,這樣的實戰(zhàn)訓練不但檢測隊員的體能、技術、戰(zhàn)術,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負擔。這樣就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提高隊員的心理適應性和配合及調(diào)節(jié)能力。
(2)心理的放松訓練。在賽前有很多隊員在教練的幫助下進行各種各樣的釋放性訓練,比如聽音樂,玩電腦游戲、進行談話、散步享受大自然的風景、氣功療法等。針對不同的隊員進行不同的心理障礙訓練,讓他們學會自我放松的調(diào)節(jié)能力,為賽前做好心理基礎。
2.4 比賽中的心理訓練。
籃球運動員在比賽時臨場的心理穩(wěn)定非常重要。由于制約比賽的因素很多,比如高強度的對抗、時間的限制、裁判員的判罰、觀眾的噪音、及隊員之間的配合,都能影響全隊的技術發(fā)揮乃至最終的結果,這就要求教練員隨時掌握了解隊員的變化并及時進行調(diào)整。
(1)籃球比賽是一種高強度的比賽。它不僅是技術的對抗,也是身體的對抗。雙方隊員在比賽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身體的接觸,有的甚至會使用一些不正當?shù)膭幼骰蚬室庵圃炻闊@些都可以引起隊員的情緒波動,引起不良后果,所以要加強情緒控制訓練。
(2)籃球現(xiàn)在采用四節(jié)制比賽。在比賽過程中,由于雙方要不斷地有針對性的改變戰(zhàn)術,不斷的更換隊員,難免會引起心理上的不適應,這就要求教練員結合戰(zhàn)略戰(zhàn)術,人員的調(diào)配等進行個性心理狀態(tài)的訓練,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3)克服困難的訓練。比賽中困難難免,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如:適當安排與本隊實力相當或略高的對進行比賽,在比賽中要求隊員增強信心,爭取戰(zhàn)勝對方或縮小比分差距。
2.5 強化集體主義素質訓練。
籃球運動不是個體運動,是個人技術與集體配合完美高度統(tǒng)一的項目。如果在比賽中不能拋開個人英雄主義,沒有集體配合,最終結果是傷害到全隊的利益。
2.6 促進技術掌握的心理訓練。
運動員的情緒隨比賽的起伏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對運動員的比賽會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導致他的動作變形,技術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針對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的進行近擬正式比賽的環(huán)境訓練,從中提高隊員在激烈對抗下的技術動作,戰(zhàn)術水平的穩(wěn)定發(fā)揮。比如,比賽中的罰籃訓練、攻防訓練、控制球的訓練等。
2.7 賽場身心恢復訓練。
比賽是對運動員力量和腦力的考驗,運動員的體力和腦力消耗極大,因此在比賽過程中,利用比賽間隙進行體力和腦力恢復,這是堅持比賽并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
2.8 賽后的心里調(diào)整訓練。
一場比賽之后,隊員的心理恢復訓練是全面的、必須的訓練。比賽雖然結束,但情緒并沒有消失。如果失敗,要防止隊員之間相互指責,推卸責任,更不能有出軌的動作。如果比賽勝利也不能忘乎所以,沾沾自喜,限于自我陶醉之中,要讓隊員盡快回歸自我,專注訓練,總比迎接下一場比賽。
2.9 賽后總結。
比賽結束以后,組織隊員自我總結。要客觀地,真實地評價自己和隊友在比賽中的相互配合作用,認真找出在比賽中的不足,積累經(jīng)驗,承認自己的賽后形象永遠是賽前的自己。
籃球“訓練型”與“比賽型”運動員在比賽期間心理狀態(tài)是極不穩(wěn)定的。作為教練員,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根據(jù)隊員心理活動現(xiàn)象、探索、掌握他們心理運動的本質、規(guī)律,利用心理學的理論研究他們的心理動力,調(diào)動心理的積極因素,促進運動員技術、戰(zhàn)術、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才能保證把自己的運動員培養(yǎng)成敢拼能拼擁有較高智力水平的高素質運動員。
[1]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李偉.訓練型運動員和比賽型運動員的理論與方法探索。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10.
[3]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4]趙文輝.籃球運動員的心理[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1,16(6):62-63.
[5]張凌.淺析籃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J].泉州師專學報,1999,17(4):43-45.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rans formation of Basketballers from Training Type to Com petition Type
LIRui
(Taiyuan Electric Power Occup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Taiyuan Shanxi 030021)
The paper,first of all,gave a definition training type and competition type.Then,it stated how to help convert training type basketball players to competition type players from the anple of psy chological fraling and technical training.
athletes;competition type;training type;basketball
G841
A
1673-2014(2011)02-0084-03
2011—01—12
李 睿(1981— ),山西襄垣人,碩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體育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 單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