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九茹 內蒙古農牧業(yè)科學院 010030
包和平 內蒙古家畜改良工作站 010010
肉牛育肥的效益一半取決于架子牛的選擇。
(1)育肥的架子牛要體型大、肩部平寬、胸寬深、背腰平直而寬、腹部圓大、肋骨彎曲、臀部寬大、頭大、鼻孔大、嘴角大深、鼻鏡寬大濕潤、被毛細而亮、皮膚柔軟而疏松并有彈性,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一拉像橡皮筋,這樣的牛長肉多,易育肥。
(2)最好選擇1.2-2.0歲之間的去勢公牛,易育肥、肉質好、長得快、省飼料。去勢公牛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均高,育肥效果明顯。
(3)一般要選擇體重在300-400kg的牛,這樣的牛經過100天的育肥,體重可達到500kg以上。
肉用牛育肥以秋天最好,其次為春、冬季。牛年齡越小,生長發(fā)育越快。應按常規(guī)驅除牛體內、外寄生蟲,可提高育肥的效果。育肥牛喂完飼料后要飲水,每天3-4次,最好是自由飲水。每天飼喂時先粗后精;冬天拌料干些,夏天拌料可濕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制作青貯飼料,也可制作顆粒飼料,效果更好。
肉牛育肥采用高能量日糧,所謂高能量日糧,是指肉牛日糧中含有代謝能2.60千卡以上,或日糧中精料的比例70%以上。育肥全粗料日糧型的架子時,應在較短時間內向精料型的日糧過渡,120-150天即可育成出欄。育肥分三個階段,共100天左右。
過渡期第一階段15天??紤]到架子牛育肥前飼養(yǎng)、飼料與育肥期的飼養(yǎng)、飼料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用15天的時間慢慢適應育肥期的飼料、飼養(yǎng)方法、飲水條件及環(huán)境。在恢復期,日糧是以自由采食青干草為主,或50%青干草加50%青貯飼料為主。在這個階段,對育肥的架子牛進行精料逐漸增加、體內外驅蟲、微量元素的補充、疫苗接種等育肥前的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16-45天。經過15天的過渡期飼養(yǎng),架子牛已經基本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條件,便可以進入日糧由粗料型向精料型的過渡,之后逐漸增加精料在日糧中的比例。干物質采食量要達到5kg,日糧粗蛋白水平為12%,精粗料比為 1:2,日增重可達到1.8kg左右。精料配方:玉米面70%、豆餅20%、麩皮10%。每頭牛日喂食鹽20g、添加劑50g。
第三階段催肥期46天至出欄。在催肥期內,日糧中精料的比例應越來越高,干物質采食量達到10kg,日糧粗蛋白水平10%,精粗料比為7:3,日增重量1.9kg。精料配方:玉米面85%、豆餅10%、麥麩5%。每頭牛日喂食鹽30g、添加劑50g。
(1)一日多餐:可以防止架子牛采食過多或個別牛過量采食造成脹肚、停食或拉稀。因此,在最初幾天,一天要喂5-6次。經過3-4天后,一日多餐便可改為自由采食。食槽內晝夜有飼料,任其自由采食。
(2)充分飲水:采用自動飲水設備效果較好,如不能自由飲水,每日應飲水3-4次。冬飲溫水,夏飲涼水。
(3)勤觀察:在日糧變動的最初幾天,飼養(yǎng)人員要勤觀察每頭牛的反芻活動、精神狀態(tài)、糞便等,有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4)精粗比例:日糧中精料和粗料的比例不要各占50%。因為育肥牛在這樣的日糧條件下,會降低精料的消化率。由于精料消化率的下降造成精料的浪費,并延長了飼養(yǎng)期,增加飼養(yǎng)成本。
(5)飼喂添加劑:肉牛用飼料添加劑種類很多,功能主要是促進生長,改善消化機能,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提高肉牛的健康水平。
(6)每天飼喂后,將牛拴系在背風向陽處,刷拭牛體一次,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進食欲。
(7)架子牛經100天左右肥育,體重達到500kg以上可出欄。具體判斷出欄時間的方法有:一是發(fā)現(xiàn)牛采食量逐漸減少,經調飼后仍不能恢復;二是用手觸及腰角或用手握住耳根有脂肪感時,表示肌肉豐滿應及時出欄。育肥牛應適時出欄,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