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映春
(廣東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東,梅州,514015)
文化背景知識對英語聽力理解的影響
楊映春
(廣東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東,梅州,514015)
闡述了文化背景知識對聽力理解的影響,文化背景知識的輸入以認知心理語言學中的圖式理論為依據(jù),有助于聽者克服心理焦慮,增強對材料的預測能力,消除對材料理解的歧義,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水平。
聽力理解;圖式理論;文化背景知識
聽力理解能力是一項綜合性能力,它不僅僅要求學生詞匯量大,語法知識牢固,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對語言有確切的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而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講,學習者所具有的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就是內容圖式 (Schema),實踐證明,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圖式對于英語聽力理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 F·C·Barlett于上世30年代[1]就指出:圖式是每個人過去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是大腦對過去經驗的反映或積極組織,是被學習者對新信息起作用的過程及怎樣把這些新信息豐富到學習者的知識庫中的過程。Carrel于1983年又推出了現(xiàn)代圖式理論[2],認為圖式是一種聽者或讀者用來理解篇章的抽象的知識結構或記憶結構,它包括語言、文化、民俗等其他領域的知識,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經反映模式。
以圖式理論對聽力理解的作用來解釋話語的理解過程,常涉及 "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和自下而上 (bottom-up process)兩種信息處理方式。自上而下策略較注重高層次的圖式運用,即較多利用大腦中已存在的抽象概念和知識來分析、處理新輸入的信息,以達到理解的過程;自下而上策略表現(xiàn)為聽者較注重語言信息,即單詞、句子等具體信息的聽辨或具體圖式的運用,是聽者運用語音、詞匯、句法等去留意形式的過程,是從最基本的具體圖式開始,到高層次較抽象的圖式為止的理解過程。聽力實踐中,這兩種信息處理方式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圖式理論可以很好地運用到英語聽力教學之中。大量研究表明,英語聽力水平的高低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方面是學生對于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聽力材料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其聽力水平。例如,學生對于比較熟悉的聽力材料,由于大腦已儲存了相關的背景圖式,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已有圖式對材料進行分析、推測,從而聽懂材料意思,相反,對于比較陌生的聽力材料,由于大腦中沒有或很少有相關的圖式,從而很難對材料分析、推測,因而影響到聽的質量。
圖式理論中"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處理方式強調了聽力教學中背景知識的重要性。背景知識有助于聽者建立與聽力材料有關的圖式,從而對聽力材料進行思考、假設、預測內容的發(fā)展,做出判斷推理,最終理解聽到的信息,即理解了說話者的意思。英語聽力教學中背景知識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了解詞的文化內涵可以消除聽者對材料理解的歧義,提高聽的準確性。
英語中很多具有文化內涵的詞。主要體現(xiàn)在數(shù)字范疇、顏色偏向、日常生活與社會習俗、比喻性詞語問題等方面。這些詞都包含著許多文化背景知識。在日常生活上,"drivein"一詞,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指顧客無須下車即可得到服務的"免下車"餐館 (或劇場、銀行、郵局等)。學生了解了該詞的文化背景,在聽到對話中"We had lunch at a drivein."一句時,就能體會到語言信息本身以外的一些內容,從而做出合理的推測和聯(lián)想。再如,我們一聽到 ticket這個詞,往往就會聯(lián)想到"電影票"、"音樂會入場券"等,很少會聯(lián)想到交通規(guī)則者的"違者罰款通知單",因而對交通警察常說的一句 "It’smy job to give you a ticket",也感到不好理解。
再來看一個例子:在VOA的新聞節(jié)目中還有過這樣一句話:"The congresswhich assembledMonday for its last session is full ofwhat they call..lame ducks."(國會星期一最后一次會議時,有許多所謂"跛鴨子".議員)。如果聽者不了解."跛鴨子"的典故,就無法理解句子的真正含義。在美國,總統(tǒng)選定之后,當選總統(tǒng)躊躇滿志,其所在政黨揚眉吐氣,競選中支持他的政客也趾高氣揚,而前總統(tǒng)及其政府官員則處于下任的境地,其神情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美國人把這些下任的官員為比喻為"跛鴨子"。lame duck是再也神氣不起來的意思。
(二)文化背景知識可以消除聽者的焦慮,增強其預測能力,提高其對材料的理解。
文化背景知識還有助于避免聽者過度注重語言知識而造成聽力材料支離破碎的情況、有助于聽者對于聽力材料的預測,克服聽者心理焦慮,從而提高聽力速度與質量。例如《現(xiàn)代大學英語聽力》II(楊立民編)有這樣一段話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Average was up nearly1 percent or89 points at10,125.Sharesmade up for some of the losses they incurred in the pastweek,thanks to whatwas interpreted as signs the US inflation is under control."如果聽者缺乏必要的美國股市方面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肯定會對 Dow-Jones Average(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感到費解,從而影響對整篇材料的理解。Dow-JonesAverage是以紐約交易所30種主要工業(yè)股計算出來的一項價格平均數(shù),用以衡量紐約股市表現(xiàn)的指標,由于指數(shù)由道瓊斯公司負責編算而得名。因此,聽著必須具有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儲備,才能接受和理解相關內容。
(一)課堂上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定向輸入。
課堂上教師的講授,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在每節(jié)課前要認真?zhèn)湔n,對材料中相關的背景知識進行查閱,根據(jù)學生英語水平、實際需要對背景知識篩選、歸納、整理,為課堂講解做準備。在課堂上教師要在聽之前就材料里出現(xiàn)的學生可能感到困惑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講解。有這樣一段對話:"Why do not you go to the church?"asked theminister of a non-church goer."Well,I tell you.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the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 ha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 Yes,"said the minister,"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 will throw dirt on you."在聽這段對話前,教師需要向學生講授有關基督教的知識,讓他們了解基督教徒一生要在教堂做三件大事,剛出生時在教堂接受洗禮;結婚時在教堂舉行婚禮;死后在教堂舉行葬禮。知道了這個背景知識后,就很容易聽懂這段對話內容及領會其幽默的風格了。
課堂文化背景知識的輸入一方面要注重內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方法。在聽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教師的講授外,課堂討論是學生掌握他們所缺乏的文化知識的一個好的方法。然而,討論不是教師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文化信息,而是教師和學生就一個已定的主題進行互動的過程。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與機會展示他們大腦中已有圖式內容。對于學生有所了解的背景知識,教師要進行激活;而對于學生知之甚少的背景知識,教師要充分調動多媒體等資源,幫助學生建立背景圖式,
(二)培養(yǎng)學生廣泛汲取文化知識的習慣,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擴展文化背景知識。
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報刊雜志等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歡迎他們把讀到的文化知識和大家一起共享。鼓勵學生經常收聽英語國家新聞廣播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另外,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根據(jù)聽力材料的內容,有針對性的放英文原版電影。學生通過觀賞電影,一方面英語語言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也能夠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另外,除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演英語話劇、開展英語演講比賽等。學生在聽力第二課堂中所獲得的文化背景知識是內容圖式建立或激活的一個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聽力水平。
(三)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接觸到西方文化的機會。
除了教師和學生的努力外,學校應當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比如:建立學生交流制度,邀請外國學生來訪,邀請外籍專家為學生做專題英語講座等。此外,還可以舉辦這方面的研討活動和知識競賽等。
總之,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與語言知識的學習同等重要,不可偏廢。作為英語聽力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圖式理論對于英語聽力理解的作用,改變傳統(tǒng)的重語言知識講解,輕背景知識輸入的教學方式,想方設法地擴大學生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或激活大腦中的背景知識圖式,從而促進學生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1]Bartlett,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 imental and Socialpsy-chology[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32.71-80
[2]Carre,P.L.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Quarterly,1983(12):55-59
[3]羅曉語,羅勝杰.文化背景知識對英語聽力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成果[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8,(2)
H319.9
A
1004-342(2011)02-127-05
2010-12-09
楊映春 (1971-),女,廣東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