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陽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V+O+V+的”是一種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繁的表達結構。如:
①——她怎么這么小就近視眼了?
——看書看的。
②——路怎么這么滑啊?
——下雪下的。
③手指長老繭是彈鋼琴彈的。
通過上面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V+O+V+的”既可以在對話中單獨運用,又可以作為句子的成分使用,并且這兩種用法表達了相同的語義,即當出現(xiàn)了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時,“V+O+V+的”表示該現(xiàn)象或結果產(chǎn)生的原因。本文首先判斷“V+O+V+的”是構式,然后對其進行形式、意義和凸顯焦點的分析,指出能夠進入該構式的限定條件,最后對該構式的特點進行總結。
Goldberg在《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中認為,構式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根據(jù)構式語法的觀點,如果語法中存在的其他構式的知識不能完全預測某個構式的一個或多個特征,那么該構式在語法中獨立存在,即:“C是一個構式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意義的配對,且C的形式或意義的某些方面不能從C的構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構式中得到完全預測?!?/p>
“V+O+V+的”從形式上看,是一個動賓短語重復動詞,然后以語氣詞“的”結尾的結構;從內容上看,意思是做某事做的,表示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的原因。然而,該構式的原因意義是不能夠從形式上得到預測的,因而,可以判定“V+O+V+的”是構式。
構式是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而且語義和語用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界限。正如Kay所說的:“構式不僅包括句法和語義的信息,同時也包括詞匯和語用的信息?!彼?,構式是句法、語義和語用三者相結合的整體。下面我就從這三方面對“V+O+V+的”構式進行分析,從而指出能夠進入該構式的一些限定條件。
1.“V+O+V+的”中的V的特點
該構式中的動詞具有如下特點:
(1)動詞必須是及物動詞,而且大多數(shù)是二價動詞;
(2)前一個動詞必須帶賓語,后面的重復動詞不帶賓語;
(3)動賓短語中的動詞和它后面的動詞是相同的,即對同一個動詞的重復運用;
(4)動詞大部分為單音節(jié)動詞,雙音節(jié)動詞較少。
例如:
①他的錢是賣水果賣的。*他的錢是銷售水果銷售的。
②他手疼是敲鍵盤敲的。*他手疼是敲擊鍵盤敲擊的。
③他身體好是跑步跑的。*他身體好是鍛煉身體鍛煉的。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賣水果賣的”“敲鍵盤敲的”“跑步跑的”都是一個及物動詞帶賓語并且重復動詞的結構,并且動詞都是單音節(jié)動詞。大部分的雙音節(jié)動詞都不能進入該構式,所以我們一般不說“銷售水果銷售的”“敲擊鍵盤敲擊的”“鍛煉身體鍛煉的”。
2.“V+O+V+的”中的“的”的性質
“的”有兩種詞性,一是結構助詞,二是句末語氣詞。兩者都可以用在句尾,但是語法功能卻不同?!癡+O+V+的”中的“的”不是結構助詞,而是句末語氣詞。
結構助詞“的”用在及物動詞之后,可以構成“的”字結構,具有指稱意義,用來指代與及物動詞有關的施事或受事。而在該結構中并非表示這種指稱意義。如“看書看的”中的“看的”既不能理解為看書的人,也不能理解為看的書。從而可以看出,該構式中的“的”并不是結構助詞,而是句末語氣詞。
3.“V+O+V+的”中各成分的關系
(1)任一成分都不能省略
構式“V+O+V+的”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主語V+O,謂語V和句末語氣詞“的”。只有三部分結合在一起時,它才表達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的原因。如果省略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表達出原因的構式意義。如:
——她身體怎么變得這么虛弱了???
——減肥減的。
*——減肥減。
*——減肥的。
*——減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只有“減肥減的”才能表達出她身體變虛弱的原因,其他省略成分的三個結構“減肥減”“減肥的”“減的”都不能表達出這種原因意義。所以,構式“V+O+V+的”作為一種凝固的結構,其中的任一成分都不能省略。
(2)構式整體前面可以插入成分
雖然構式“V+O+V+的”中的構成成分不能省略,但是作為一個凝固的結構,可以在它整體的前面插入某些成分(“是”或其他程度副詞)來修飾動詞,從而使語義表達的更為完整。如:
①——他怎么那么黑了?
——還不是曬太陽曬的。
②她的生活費總不夠用都是買衣服買的。
在上面的兩個例子中,?中的“曬太陽曬的”前面加上了“還不是”,?中的“買衣服買的”前面加上了“都是”,從而加強了意義的表達,使得消極原因意義的表達更加顯著。
1.構式原因意義的表達
“V+O+V+的”經(jīng)常用于口語交際中,表示出現(xiàn)了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的原因,而這一原因是由于做了某事。所以,該構式的含義是表達原因語義。
構式語法認為,語言的意義是由詞匯義和語法構式相互作用的結果。若構式義與詞匯義一致,則兩種意義互相加強?!癡+O+V+的”表達的是一種原因意義,這種原因和做了某事密切相關,重復該動詞是為了強調確實是做了某事,而且這種動作具有可重復性,于是在時間上就形成了一種因果關系,最后以句末語氣詞“的”結尾,表示事實的確如此。這樣,“V+O+V+的”構式意義和它的詞匯意義相一致,從而加強了原因意義的表達。
另外,該構式的原因意義也可以用Croft提出的“關聯(lián)的標記性”來解釋。他認為,不同的詞、短語、結構等的范疇在組合的時候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其表現(xiàn)是無標記的,這種無標記的關聯(lián)被稱為“自然關聯(lián)”;其他的組合則表現(xiàn)出程度不同的標記性?!癡+O+V+的”構式在人們的交際中經(jīng)常和表示原因意義的語境相聯(lián)系,從而它的原因意義在使用中慢慢的凝固下來,成為該構式下原因意義的原型表達,是無標記的。
最后,該構式的原因意義,還可以通過變換分析得到進一步地證明:
現(xiàn)象/結果+是+(因為)+“V+O+V+的”
現(xiàn)象/結果+是+“V+O+V+的”+(結果)
通過以上兩個變換式,我們可以看出構式“V+O+V+的”可以前加或是后附表示因果意義的詞語“因為”或“結果”,從而可以證明該構式確實是表達某種原因意義。
2.消極語義的表達傾向
“V+O+V+的”雖然表達構式原因義,然而在語義的感情色彩上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平衡性:該構式多用于表達消極的原因意義,較少表達積極的原因意義。如:
①她的手那么粗糙是干活干的。
②地那么潮濕是下雨下的。
③頭上的包是打架打的。
④莊稼長得好是施肥施的。
⑤她身材好是跳舞跳的。
前三例表示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的原因,這是構式“V+O+V+的”最為普遍的消極語義表達;后兩例是對某種好的現(xiàn)象的解釋,表達某種積極的原因意義。由于在日常的交際中,人們經(jīng)常用該構式表示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所以更多地呈現(xiàn)出一種消極的語義傾向。
構式“V+O+V+的”多用于口語,較少用于書面語。它的原因意義的表達是由于做了某事,而這一敘述事件(V+O)正是構式中的焦點所在。
焦點是說話人傳遞新信息的核心和重點,它往往用某種特定的手段將其從語流中凸顯出來,讓聽話人準確地感知并接受?!癡+O+V+的”的語義焦點是話題“V+O”,這一點可以通過語音標記、標記詞和句法標記得到確認。
語音標記是焦點標記最為普遍的手段。陳昌來認為,句子中重音最突出的部分往往就是焦點所在。在構式“V+O+V+的”中,重讀的部分為話題“V+O”。因為話題焦點總是出現(xiàn)在句首的位置,所以句首重音自然成為其凸顯的語音手段。
標記詞是用一些特殊詞語確定焦點的重要手段。方梅曾提出確立標記詞的三條原則,并據(jù)此認為“是”為焦點標記詞。在構式“V+O+V+的”中插入標記詞“是”,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表達:是+V+O+V+的。其中,“是”是對事件“V+O”的強調。
句法標記是從句子形式上的特點來判定焦點的位置,如語序、對舉、省略、重復等。在構式“V+O+V+的”中就運用了重復的手段,對動詞V進行了重復使用,從而達到了凸顯焦點的作用。
通過對構式“V+O+V+的”形式、意義和焦點凸顯三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該構式的基本特征,即句法的穩(wěn)固性、語義的經(jīng)濟性和語用的能產(chǎn)性。
構式“V+O+V+的”在句法上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作主語的“V+O”,作謂語的V和句末語氣詞“的”。它是通過重復動賓短語中的謂語,然后用語氣詞“的”結尾來表達原因意義的。由于使用頻繁,構式中的各個成分逐漸凝固下來,在表達原因意義時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部分的成分,也不能在其中插入成分,只有將該構式作為一個整體時,才能在前面插入某些程度副詞。從這個意義上說,構式“V+O+V+的”具有一定的穩(wěn)固性。
Grice在《邏輯與會話》中提出了“質”和“量”的原則。所謂“質”是指所說的話力求真實,不說自知虛假的話。所謂“量”是指所提供信息的量既要滿足當前交談所需要的信息,又要不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如果在保證話語“質”的同時,又減少了話語的數(shù)量,就使語義的表達更為經(jīng)濟。
構式“V+O+V+的”經(jīng)常用于口語交際之中,當出現(xiàn)了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時,用該構式表達一種原因意義。這種原因意義是不能從構式成分的特征或是其他構式中完全得到預測的,而是蘊含在該結構之中,從而減少了一般敘事的冗余表達。在“V+O+V+的”中,雖然沒有出現(xiàn)“原因”和“結果”的字眼,然而通過該構式仍然表達了原因的意義,從而更有效地表達了語義,實現(xiàn)了語義表達的經(jīng)濟性。
構式包括實體構式和圖式構式。其中,圖式構式一般包括半固定習語和句式,由于圖式構式中的詞匯是部分或者全部開放的,所以有多個實例,具有能產(chǎn)性。構式“V+O+V+的”在表達某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或結果的原因時,具有很強的能產(chǎn)性。該構式的原因意義是由于做了某事,所以只要是和現(xiàn)象或結果相關的動賓短語都可以進入該構式。不過,該構式中的動詞大部分是單音節(jié)動詞,較少是雙音節(jié)的,在詞匯上是部分開放的。所以“V+O+V+的”屬于圖式構式,具有很強的能產(chǎn)性。
本文通過對構式“V+O+V+的”從形式、意義和凸顯焦點的分析總結出了該構式的特征,這僅僅是對“V+O+V+的”構式的一些簡單分析。實際上,該構式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如:“V+O+V+的”是如何實現(xiàn)表達原因意義的,為什么它總是傾向于表達消極意義以及它和其他相關構式的比較,等等。希望這些問題能夠引起更多語法研究者的關注。
[1]AdeleE.Goldberg著.吳海波譯.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沈建華.漢語口語習慣用語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
[3]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鐘雪君.“V歸V”句式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J].語言與翻譯,2009,(1).
[5]林曉恒.“都+V+的+N”的構式分析[J].語言研究,2006,(3).
[6]仇棲峰.漢語焦點問題研究綜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