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琨
(寧河縣農(nóng)業(yè)廣播學校,天津 寧河 301500)
梨樹對土壤要求不嚴,沙土、壤土、粘土均可栽培,但以土層較深、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的沙壤土為好。梨樹耐鹽堿力較強,可在含鹽量不超過0.2%的土壤上正常生長。梨樹是喜光樹種,建園應選地勢高燥、陽光充足的地方。
1.2.1 早熟品種
早酥梨、伏茄梨、紅茄梨等。
1.2.2 中熟品種
巴梨、蘋香梨、京白梨等。
1.2.3 晚熟品種
冬雪梨、雪花梨、錦豐梨、鴨梨等。
1.2.4 授粉品種
授粉品種要選擇親和力高、能相互授粉、花期相近、花粉量大、經(jīng)濟價值高的品種。當授粉品種經(jīng)濟價值高時,可與主栽品種等量栽植各4~5行。
密植栽培應采用南北行向栽植。
667 m2栽植 57~99 株,株行距為(2~2.5)m×(3.5~4)m。
在封凍前以定植點為中心,挖深1 m、寬1 m的圓形或方形定植坑,將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
來年3月下旬進行。
1.7.1 定植溝施肥填土
施農(nóng)家肥4 000 kg/667 m2左右,先填表土,后將心土與農(nóng)家肥混合后填入,上部再填表土,以利栽后根系生長。
1.7.2 定植前苗木處理
1.7.2.1 選苗
要求用一級苗木,苗木粗1 cm以上,苗高1.2 m以上。
1.7.2.2 修剪
將選好的苗木主側根適當修剪,在水中浸泡一夜,準備定植。
1.7.2.3 定植
栽植時將根系舒展開,把周圍的表土填入,邊填邊提苗踏實。栽植深度,普通嫁接苗或自根砧苗嫁接口要與地面相平,矮化中間砧苗,基砧與中間砧接口與地面相平。
1.7.2.4 定植后覆膜
定植后樹盤覆膜,可提溫保墑,對提高幼樹栽植成活有良好的效果。
防風林栽植應在果樹定植當年春季4月上旬進行或果樹定植前進行,梨樹防風林采用透風林帶結構,透風林帶由闊葉樹種和灌木樹種構成,林帶與果樹保持10~15 m的距離。
采用紡錘形
定干高度80 cm左右,第一年冬剪中央干剪留50~60 cm,第二三年冬中央干的延長枝留40~50 cm長剪截。第四五年冬基本成形,中央干的延長枝可不再短截。小主枝選夠時,就可落頭開心。為了保持2.5~3 m的樹冠高度,每年可用弱枝換頭。
每年在中央干上選留2~4個小主枝,小主枝間相互錯落生長。在定植后的4 a里,冬季對小主枝一般不進行修剪。對達1 m長的小主枝要適當撐拉成水平位置,當小主枝已選夠9~12個后,小主枝延伸過長時,要及時回縮。要保持小主枝基部粗度不能超過該處中央干粗度的1/2。小主枝上要配置和培養(yǎng)中小型結果枝組。
疏除競爭枝和小主枝上的直立枝、內(nèi)膛徒長枝、密生枝等,減少養(yǎng)分消耗。
3.1.1 土壤改良
對土壤進行深翻改良,并加入有機質(zhì)粗肥,深翻大約30~60 cm左右,使全園由生土變成深、喧、肥活化的“海綿地”。
3.1.2 刨樹盤及行間耕耙
起到疏松土壤、增強土壤通透性的作用。采收后結合秋施基肥進行,結合撒施糞肥,用鎬淺刨或用锨連同落葉枯草一锨壓一锨地翻扣埋嚴,行間用犁耕翻。
3.1.3 除草
人工鋤草與化學除草相結合。
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施肥比例保持在氮∶磷∶鉀=1∶0.5∶1左右為好。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3.2.1 施肥方法和時期
基肥秋施:采收后8月末~9月末早秋施入最好。
施肥方法:幼樹期改土和深施后,到結果期應采用行內(nèi)撒施,逐漸擴展到全園撒施。糞肥要有粗有細,這樣可使樹體長期得到養(yǎng)分。
3.2.2 施肥量
樹齡不同,施肥種類有區(qū)別,如果定植時已施足夠數(shù)量的糞肥,并做到了深、暄、肥改土工作,則1~3 a生樹可不施農(nóng)家肥了,每年每667 m2只追施12~15 kg尿素即可,到4 a生后再施農(nóng)家肥和適量磷、鉀肥,4~6 a生樹667 m2施圈肥5 000 kg。尿素每年667 m2追施量為4 a生30 kg,5 a生 50 kg,6 a生 60 kg,磷酸二氫鉀每年667 m2追施 4 a 生 4 kg,5 a 生 6 kg,6 a 生 10 kg左右。
3.2.3 根際追肥
幼樹全年只追萌芽前肥和亮葉期肥。
3.2.3.1 萌芽前肥
在萌芽前2周追施,并灌透水。貯藏養(yǎng)分少,秋根量少的樹如小年樹或去年早期落葉重的樹,可不追或少量追萌芽肥。
3.2.3.2 亮葉期
5月中下旬~6月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為好。
3.2.3.3 果實膨大期肥
7~8月應以鉀肥為主,少量施磷、氮。
3.2.3.4 葉面噴肥
盛花期、亮葉期、花芽分化期和采收前后進行噴肥,濃度為:尿素0.3%~0.5%,全年均可用;磷酸二氫鉀0.3%~0.5%,采收前噴。應在無風晴天早晚噴施。噴肥前應在單株或單枝上做小型試驗,方可大面積噴施。
3.3.1 灌水時期
萌芽前充分灌水;落花后灌大水;花芽分化始期,即5月末~6月上旬需水不多,維持最大持水量的60%即可。不過于干旱時不灌或少灌。
果實迅速膨大期需水較多,要供多而穩(wěn)定的水分。采收施糞肥后要灌水促肥料分解。
梨樹全年需水,但基本是前期多、中期少、后期又多。缺水灌水與否還需根據(jù)土壤情況和天氣情況來確定。
3.3.2 灌水方法
地面灌水法分為通行灌、溝灌、盤灌、滲(滴)灌等。幼樹期多采用通行灌法。
3.3.3 排水
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統(tǒng),雨季排水防澇。
在開花3 d內(nèi)授粉坐果率最高,初花期采花取花藥,盛花期轉(zhuǎn)入人工點授、蜜蜂傳粉、雞毛撣子滾授。
4.2.1 確定負載量
正常管理條件下的4 a生密植梨樹,大體上是干周為20 cm左右,單株負載可定為7~10 kg,667m2產(chǎn)量可定為500kg左右,進入盛果期667m2產(chǎn)量可達3 500 kg左右。
4.2.2 疏花疏果技術
時期。落花后4周內(nèi)完成疏果工作。要因樹因枝確定疏除程度。壯者多留,弱者少留;看副梢定疏留。副梢多而壯,全樹花不足時留雙果,中庸副梢留單果。依花果序位定疏留。應留邊花邊果。果柄長而粗,幼果長形,萼端禁閉而突出的果應留下,反之則疏去。疏果原則是留優(yōu)去劣。
落花后20 d進行,套袋前噴殺蟲殺菌混合藥1~2次。
根據(jù)品種和果實固有色澤分別確定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