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見癥狀之一,以良性病變最為常見,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房包塊和乳房疼痛,多發(fā)于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筆者將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6例乳頭溢液患者的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416例乳頭溢液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2~58歲,平均37歲,病程2 d至8年,平均1.9年;溢液合并腫塊135例,腫塊直徑在0.3~3.9 cm。乳房單側導管溢液229例,雙側導管溢液187例,其中鮮紅色血性141例占33.89%,暗紅色或咖啡色漿液血性125例占30.05%,膿性79例占18.99%,清亮透明清水樣71例占17.07%。
1.2 診療方法 本組行溢液細胞學檢查416例,25例找見癌細胞或可疑癌細胞,術后冰凍病理診斷符合率為100%。B超檢查416例,均未找到實質性占位病變,發(fā)現(xiàn)乳內腫物205例,156例觀察到乳暈下部擴張乳管,55例觀察到結構紊亂伴低回聲團塊。X線鉬靶攝片檢查結果:可疑乳腺癌30例,多表現(xiàn)為導管的不規(guī)則充盈缺損、狹窄、僵硬和阻塞等改變,另386例提示為乳腺增生或未見異常。
1.3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區(qū)段切除法,切除范圍包括整個溢液導管系統(tǒng)及部分正常腺體。硬膜外阻滯麻醉或復合麻醉后,平臥位,術野常規(guī)消毒,鋪巾。根據造影片、溢液導管口位置、腫塊部位綜合考慮確定病變所在部位,并以龍膽紫作好乳暈切口標記;用5號平針頭經溢液乳管插入2~3 cm,注入美藍約0.2 ml,病變部位乳暈較大者取沿乳暈弧形切口,乳暈較小乳房體積大者用放射狀切口,分離皮下后尋找并仔細解剖出藍染的乳管,按壓乳暈周圍再次確認,近乳頭基底部結扎切斷,切除藍染乳管及所屬腺葉直至正常腺體,可疑腫瘤位于乳頭內,則需要切開乳頭切除導管惡性腫瘤,行保留胸大小肌的乳腺癌根治術,清掃腋窩淋巴結。
416例乳頭溢液患者,導管內乳頭狀瘤247例占59.38%,乳腺增生88例占21.15%,乳腺導管擴張癥38例占9.13%,導管內乳頭狀瘤病9例占2.16%,乳腺癌34例占8.17%,有26例可觸及乳腺內腫物,另8例未觸及明顯腫物,但乳腺X線鉬靶可見細砂粒鈣化。本組術后隨訪6個月至一年,無一例復發(fā)。
乳頭溢液分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兩類,生理性溢液多見于雙側多導管,主要出現(xiàn)于正常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終止哺乳后短期內、絕經期前后及口服避孕藥、鎮(zhèn)靜劑后,一般不需特殊治療。病理性溢液多發(fā)生于單側單導管,多見于導管內乳頭狀瘤、乳癌、導管擴張癥、乳腺增生癥。據文獻報道,乳頭溢液病例中乳癌的比例占8% ~15%,而且可能是早期乳癌的唯一征象[1]。本組乳腺癌所致乳頭溢液占溢液總數(shù)的8.17%,乳頭溢液持續(xù)時間長,多為血性或漿液性的溢液。乳腺本身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疾病均可引起溢液,凡引起乳腺導管上皮增生、脫落、炎癥、出血、壞死和腫瘤均可導致乳頭溢液。一般認為血性溢液多與乳腺癌并存,尤其是50歲以上的乳頭血性溢液者,半數(shù)以上為乳腺癌[2]。本組良性疾病平均年齡為35歲,惡性疾病平均年齡為53歲。因此年齡大于45歲,病變導管位于二級以上(乳暈外3 cm),伴隨鈣化或既往有導管內乳頭狀瘤病病史者應該行乳腺單純切除;其他患者則根據病變范圍行病變導管區(qū)段切除,術后嚴密隨訪,定期復查。
乳頭溢液的性質與病因關系密切。根據乳頭溢出液體的顏色和性質,溢液可分為5種:漿液性溢液(淡黃色清亮液);血性溢液(血樣液);乳汁樣溢液;膿性溢液;清水樣。鮮紅色血性溢液多見于導管內乳頭狀瘤,少數(shù)見于乳腺導管擴張癥或乳腺癌等。棕褐色溢液多見于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導管擴張癥或乳腺增生癥等。黃色或褐色溢液多見于乳腺增生癥,偶見于乳腺癌等。乳頭溢液病例的治療通常根據不同的病因而決定,手術是治療病理性乳頭溢液的首選方法,手術切除的難點在于病灶的準確定位。
乳腺癌患者合并乳頭溢液時有以下特點:多為單側導管血性溢液(多孔及雙側導管溢液良性病變可能大);伴有明顯的腫塊,腫塊多位于乳暈以外,直徑>2 cm;年齡在45歲以上。乳頭溢液不伴有腫物,但是乳腺X線攝像發(fā)現(xiàn)有細砂粒樣鈣化時,乳腺癌可能性大。乳腺增生病導管上皮明顯增生尤其是有不典型增生者癌變危險明顯增加,應視為癌前病變。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病癌變早期惡性度較低,生長緩慢,可無乳房包塊,有包塊者常在乳暈外,大小不一,早期臨床惡變征象可不明顯,多無腋窩淋巴結腫大,臨床上常誤診為良性。
[1]Sickles E A,Edward A S I.Galactography and other imaging investigations of nipple discharge.Lacnet,2000,365(11):1622-1623.
[2]方志沂.乳頭溢液的細胞學診斷及腫瘤標記物檢測的意義.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