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勝
“T”管引流致胃、十二指腸梗阻1例教訓分析
姚國勝
患者,女,49歲,體型中等。2009年9月2因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伴梗阻入院。入院前一周有補液保守治療史,納差,入院后積極術前準備,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術中取右上腹肋緣下一橫指斜行切口,手術過程順利,術中置T管引流,自切口下方另戳孔引出,先固定T管,再關閉切口,術后常規(guī)抗炎補液對癥治療,術后4 d肛門排氣,進食流質,次日出現(xiàn)惡心、嘔吐,嘔吐物內無明顯膽汁,反復進食后不久即出現(xiàn)嘔吐,但肛門有排氣排便,擬胃癱予以胃腸減壓,胃管內注入紅霉素、莫沙比利等對癥治療,并給予補液支持治療,術后第9天行上消化道碘油造影發(fā)現(xiàn)十二指腸球部T管橫行壓迫,見一橫行壓跡,胃蠕動正常,碘油未進入十二指腸內,術后12 d行T管造影見膽道通暢,無結石殘留,術后兩周拔除T管,立即自T管竇道內置F10導尿管引流膽汁,未出現(xiàn)膽漏、腹膜炎等并發(fā)癥,進食后嘔吐癥狀即消失、出院。
膽總管結石治療上多采取膽總管切開取石或ERCP等治療,基層醫(yī)院仍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術后常規(guī)放置T管引流。T管引流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多以膽漏、感染等,但出現(xiàn)胃十二指腸梗阻實為罕見,糾其原因如下:①T管放置不當T管的放置,在腹內段長臂長短應適度,不能過短或過長。此外,應避免T管長臂在腹腔內打折。T管腹壁位置不恰當二壓迫胃十二指腸致不全梗阻[1]。因此,將T管引出腹壁時,應注意保持T管與膽總管垂直,引流管從腹壁引出的較為合理的位置應選擇在右側腹直肌外側緣與右側肋緣下的交界處[2]。若術中不能取盡結石,需日后行纖維膽道鏡取石,則應考慮到膽道鏡的特點選擇置管方法,即按粗、短、直的原則置管[3]。②患者自身因素患者伴有肝硬化,糖尿病,貧血和低旦白血癥者,其竇道的形成后,網膜組織水腫壓迫胃腸,加之胃腸壁水腫均可引起梗阻。本例術中T管的放置腹內段長臂過長是主要因素,術后出現(xiàn)嘔吐、長期不能進食致患者嚴重貧血、低蛋白血癥,進一步加重胃腸道梗阻。更為深刻的教訓是患者術后長期不能進食,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身心痛苦及經濟負擔。因此在放置T管時需合理自腹壁引出,必要時亦可自切口引出,術后加強營養(yǎng)支持,防止以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 趙登秋.36例膽道探查T管引流術后并發(fā)癥的原因及防治.肝膽外科雜志,2005,4(13).
[2] 胡永益.T管引流并發(fā)癥11例報告.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03,9(5).
[3] 傅森林,鄒平公.纖維膽道鏡使用有關T管的放置技術.臨床外科雜志,1996,4:230.
245200歙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