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祥
(江蘇省大豐市人民醫(yī)院,江蘇大豐224100)
近年來對1,25(OH)2D3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表明,其可誘導腫瘤細胞周期阻滯及凋亡,還可通過降低IGF的活性來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腫瘤轉移、侵襲及血管形成[1,2]。
現研究比較婦科腫瘤患者的維生素D的表達量及與非腫瘤患者的相關性分析。
隨機選擇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大豐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婦科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共62例(包括卵巢腫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作為觀察組,在婦科門診常規(guī)體檢的婦女62例作為對照組。
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并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維生素D,使用由美國進口的貝克曼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測定,該試劑盒質控正常,批內變異<6.5%,批間變異<9%。
兩組患者均進行維生素D的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維生素D的平均水平為(20.54±10.16)ng/mL,對照組為(49.22±21.76)ng/mL,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研究發(fā)現,人乳腺癌細胞McF-7受維生素D作用,48h即有胞質凝縮、核固縮及染色質凝集表現,同時顯示凋亡特征性DNA鏈斷裂,且凋亡相關基因表達水平明顯增高[3-4],抑制腫瘤轉移及侵襲血管生成。腫瘤侵襲轉移包括早期原發(fā)癌生長,腫瘤血管生成,腫瘤細胞脫落并侵入基質,進入血管系統,癌栓形成,繼發(fā)組織定位生長,轉移癌繼續(xù)擴散。
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能降低絲氨酸蛋白激酶和金屬琉蛋白表達,并抑制其活性,從而減少癌細胞浸潤所需的蛋白水解酶[5]。新生毛細血管對惡性腫瘤本身的增殖和生長是必不可少的,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是腫瘤血管生成強有力的抑制劑,能夠抑制癌細胞增殖、轉移及進展[6]。
而我們的研究發(fā)現:觀察組維生素D的平均水平為(20.54± 10.16)ng/mL,對照組為(49.22±21.76)ng/mL,雖然兩組維生素D值均在正常范圍之內,但是兩組的維生素D值卻存在著極大的區(qū)別,發(fā)現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在腫瘤患者中可能存在維生素D表達下調,這些結果可能說明維生素D可能具有抑制細胞增殖的能力,但是究竟其確切的機制是如何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維生素D以及其受體與腫瘤的關系。
本研究只是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婦科腫瘤患者中維生素D的表達是下降的,提示維生素D可能在婦科腫瘤的發(fā)生重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
[1]Michael F,Holick M.Vitamin D deficiency[J].Endocr Rev,2007,619(3):357-366.
[2]周見遠.新的維生素D衍生物對白血病細胞生長分化的調控作用[J].中華血液學雜志,1990,11(9):458.
[3]Van den Bemd GJ,Pols HA,van Leeuwen JP.Anti tumor effects of 1,25-dihydroxyvitamin D3 and vitamin D analogs[J].Curr Pharm Des,2000,6(7):717-732.
[4]Blutt SE,McDonnell TJ,Polek TC,et al.Calcitriol induced apoptosis in LNCaP cells is blocked by overexpression of Bcl-2[J].Endocrinology,2000,141:10-17.
[5]Koli K,Keski O.1,25-dihydroxy vitamin D3and its analogues down regulate cell invasion-associated protease in cultured malignant cells [J].Cell Growth Differ,2000,11(4):221-229.
[6]Van den,Bemd GJ,Chang GT.Vitamin D and vitamin D analogues cancer treatment[J].Curr Drug Targets,2002,3(1):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