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玉
有很多時候,我們感到特別郁悶:明明知道該如何生活,可是就不能那樣生活。之所以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近兩年的新課程實踐。
魯迅說,“帶兵的還是先前的把總”,我們也很不希望新課程后“教師還是那個教師,學生還是那個學生,語文還是那個語文”。然而現實竟然如此堅硬、無情。君不見那一篇篇氣韻靈動的作品被我們肢解剖析的慘象嗎?君不見課堂上,我們仿佛布道者,仿佛傳聲筒,喋喋不休、絮絮叨叨,或者“慷慨激昂”、“聲情并茂”,卻讓學生昏昏欲睡、一頭霧水嗎?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弊砸詾槭?、好為人師的語文教師,早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了。
在魔鬼般高考指揮棒的揮舞下,人文性極強的語文學科“被淪落”為學生的得分工具,為此,我們往往迷信方法與技巧,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陷入題海戰(zhàn)術。作文訓練時要讓學生把握各類文體特點,如何寫人記事,如何議論抒情,如何起承轉合、伏筆照應,什么時候該點題,什么時候該展開,什么時候需要煽情升華,全都準備了一個一個的模子,只需要到時候去填塞,仿佛真的是“萬能鑰匙”,可以不變應萬變似的。
一言以蔽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感到很累、很無賴。究其原因,束縛我們的未必就全是應試教育,就是高考指揮棒,而是我們自己心性疲弱,定力衰減,人格缺失。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我們誰不能信口道來?可是,面對燙金的榮譽證書,面對一撂撂人民幣,面對市優(yōu)、省優(yōu)、國優(yōu),究竟有多少人能坐懷不亂呢?
秦訓剛先生不止一次呼吁:語文教師應該保留一份童真,應該保留一些夢想,應該保留一種尊嚴!語文里有望不穿的秦宮漢月,有吟不完唐風宋韻,有賞不盡的風花雪月。
一個高素質的語文教師,最根本的在于其心靈始終保持高度的自由。這種對自由的熱情追求與執(zhí)著堅守,是個性獨立與思想成熟的可靠保證。他們不依附,不盲從,不迷信,敢于懷疑和批判,敢于自己判斷、自己思考,敢于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自由的心靈渴望追求的是同樣一顆自由的心靈,他們懂得相互尊重,懂得如何在同一個平臺上對話,懂得課堂的貌似紛亂實際上是真正的開放與成功,他們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也從來不會用自己的價值尺度去規(guī)范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自由的心靈有強烈的愛心,他們愛自己的生活,也愛他人的生活;他們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把它當成一件崇高的使命去對待;他們愛人類歷史上一切優(yōu)秀的文化,他們與文學藝術中崇高優(yōu)美的情思總會發(fā)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把這種共鳴真誠地、樸素地告訴學生,讓那些美麗精華去滋潤心田、感動靈魂,他們知道要用這樣的愛去關懷稚嫩的心,把那精神的營養(yǎng)一代代地流播下去。
身邊總能看到一些語文老師成天怨天尤人的樣子,自己感到很痛心。我們很多的語文教師心靈的觸須已經不再敏感,多愁善感的浪漫情懷和理想主義激情已離他們遠去;他們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莊子李白,不喜歡魯迅茅盾,不喜歡莎士比亞托爾斯泰,不喜歡卡夫卡馬爾克思。總之,人類文化史上一切高貴的心靈都不能叩開他們緊閉的心扉。試問,時下有多少語文教師完整地閱讀過《史記》?有多少教師能熟練地背誦《長恨歌》?有多少教師能出口成章,傾倒一大批“教絲”?分數、獎金、榮譽早已將我們纏裹得無法動彈。
思想的喪失,個性的缺位,書卷氣的消亡,使得我們很多的語文教師心靈的空間日趨褊狹,越來越感到壓抑與煩悶。一個不能夠愉快輕松地教語文、愛語文的教師,又怎么能把他們的學生引進詩歌的海洋吟詠性情,引進藝術的殿堂徜徉精神,引進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放飛心靈呢?
語文的各種技能和解題的各種技巧當然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但是決不是唯一的內容,也不是根本的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高考的杠桿作用,激發(fā)自己去主動創(chuàng)新,把語文教學導向充滿詩性光輝和人文精神的通途。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夠始終關注學生的精神,始終給學生以自由探索和自由表達的空間,讓他們熱愛上語文,讓他們自己去感受學習語文的苦樂,教師只起指引、參與、欣賞、交流的作用,只把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人格與品德的養(yǎng)成作為自己要嚴格落實的工作,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這些事情做好,還有什么樣的語文技能和解題能力不會具備呢?
請不要再把自己當成制造分數的機器!
你是幾千年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你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你是引領下一代走向崇高的向導,你是孩子們的精神教父。分數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未來、國家民族的未來更重要!
請不要再把自己當做先知先覺者!
別以為你什么都懂,別以為你什么都比學生強,別以為課堂上沒有你學生就不知怎么學,別以為學生的錯誤里沒有體驗、沒有思想,別以為你少講幾句學生就會考砸。教師固然是主導,但主體不參與主導的意義與作用何在?
請不要再把自己當做課堂的主人!
你只是學生學習的策劃者,只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只是導演、導游,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服務者。教學活動固然精彩,但學習活動才是課堂的主旋律。
請不要再把語文當做高考科目!
語文不只有考點,不只有技巧,不只有分數,不只有大學。語文是文化的沉淀,是思想的靈光,是藝術的結晶,是學生成長不可或缺的精神養(yǎng)料。高考固然重要,但素養(yǎng)的形成、人格的完善更重要。
請不要再把教學當做負擔!
走進校園就是走上舞臺,你扮演的是上帝;走進教室就是進入藝術的殿堂,你享受的是文化的洗禮;走進學生,就是走進心靈的世界,在心靈的碰撞中感受快樂。生存固然重要,心靈的自由更重要。
從今天開始,讓你的課堂上多一些學生讀書、講話的聲音,少一些你精彩的演講;
從今天開始,讓你的教案里多一些學習活動的策劃,少一些自以為是的教學預設;
從今天開始,讓你的語言中多一些秦磚漢瓦、清風明月,少一些所謂的經濟仕途;
從今天開始,讓你的生活里多一些舒心而愉悅的歌聲,少一些生不逢時怨天尤人。
解放學生,其實就是解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