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勐 張 雷 陳明遠 高 麗 張振賢
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又叫涼薯、地瓜、沙葛等,是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草質(zhì)藤本植物。原產(chǎn)于中國南部、墨西哥、中美洲。豆薯的塊根肥大,肉潔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質(zhì),營養(yǎng)豐富,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熟食,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較理想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目前豆薯多限于南方栽培,北方的種植面積很小。筆者于2010年引進豆薯品種,分別在北京、河北等地進行日光溫室栽培,在元旦至春節(jié)供應市場,獲得成功。
由于豆薯喜溫,生長期較長,北方栽培宜選擇采光和保溫性好的單坡面有后坡的日光溫室,要求在寒冷冬季最低溫度不低于8℃,如果有加溫設施或供暖設備則更好。
北方日光溫室栽培應選用早熟品種,如貴州興義紅籽、貴州黃平地瓜等。
3.1 播前準備 播種前應及時清理前茬作物殘體,并采用機械深翻土地,然后密閉溫室,先進行殺菌劑消毒,每667 m2用45%百菌清煙劑500 g熏煙。再進行殺蟲劑消毒,在溫室里放置30%敵敵畏煙劑,50 m長的溫室放置4盒,點燃后人員迅速撤離。第二天先打開溫室上下風口,讓藥劑的氣體散盡,再進行農(nóng)事操作。
為提高豆薯產(chǎn)量,播種前每667 m2施“一特”牌有機肥 1500 kg、餅肥 150 kg、三元復合肥 20 kg。撒完肥后用溫室專用旋耕機旋耕2遍,使土質(zhì)細碎,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勻。然后按照大行距70 cm、小行距60 cm做小高畦,畦高15~20 cm。用平耙把畦面耙平。
豆薯種子發(fā)芽需要足夠水分,在清理前茬作物后,應澆1次大水,澆足底水。由于豆薯不耐澇,不適于大水漫灌,所以在做畦后,需沿溫室的東西方向先鋪設滴灌系統(tǒng)主管道,然后根據(jù)每畦的距離鋪設支管道,并在播種前檢查滴灌管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現(xiàn)象,如果有要及時采取補漏等措施。
3.2 催芽 豆薯種子發(fā)芽需要較高溫度,加之種皮較厚,干籽直播發(fā)芽慢而且不齊,生產(chǎn)上多采用催芽播種。催芽時先將種子在30℃左右的水里浸10~12 h(小時),種子吸水膨脹后撈起,用紗布包好放在25~3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漂洗2次。經(jīng)過4~5 d(天)待50%以上種子發(fā)芽時分批拿出播種。
3.3 播種 一般地溫穩(wěn)定在15~20℃時直播。華北地區(qū)日光溫室栽培要求在元旦至春節(jié)收獲,故宜在春茬蔬菜收獲后播種,但一般不要推遲到6月底。60 cm寬的畦面上種2行,行距25~30 cm。可穴播,每穴播種4~5粒,覆土5~6 cm厚,每667 m2用種量2.0~2.5 kg。經(jīng)5~8 d(天)出苗后,應酌情及時補苗、間苗,每穴留2株,每667 m2約10000株。
4.1 溫度管理 如果播種時間偏晚,溫度較高,播種后應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并將上下風口全部打開,降低溫室的溫度,減少土壤水分流失,以利于種子出土。當幼苗長到10~15 cm高時,逐漸撤掉遮陽網(wǎng),以利于幼苗生長。7~8月外界溫度最高時,把溫室的下片棚膜全部打開,以利于通風降溫,由于在上棚膜前已經(jīng)安裝了防蟲網(wǎng),故可阻止昆蟲入室。
9~10月,外界溫度逐漸降低,把溫室的下片棚膜重新覆上,進行保溫。溫室的溫度控制在上午28~30℃,下午22~25℃,夜間18~20℃。
11~12月,當外界溫度降到0℃以下,應以保溫為主。溫室溫度控制在上午25~30℃,下午20~22℃,夜間最低不能低于5℃,盡量延長豆薯的生長期,以提高產(chǎn)量,如果能在元旦、春節(jié)上市,可大大提高豆薯的經(jīng)濟效益。
4.2 水分管理 豆薯種子發(fā)芽出土需要充足的水分。出苗前,如果畦面土壤缺水,應及時打開滴灌進行補水,補水時間控制在1.0~1.5 h(小時)。由于豆薯生長勢比較強,應適當控制澆水量,一般25~30 d(天)澆一次水即可。在雨季,應及時關閉上下風口,防止雨水進入溫室。11月以后,外界溫度降低,豆薯塊根仍在膨大期,需保持適宜的土壤含水量,既不能缺水,也要防止土壤水分過多,以保持較高的地溫。
4.3 合理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苗期每667 m2隨水沖施“一特”牌沖施肥7.5 kg。塊根膨大期加大追肥量,每667 m2可隨水沖施“一特”牌沖施肥10~15 kg,一般施用2~3次。
4.4 植株調(diào)整 當豆薯幼苗生長到30~40 cm高時,及時用塑料繩吊起來,以利于通風透光。如果吊線過晚,豆薯幼苗相互纏繞在一起,不但吊起來很費力,而且容易把幼苗折斷。當植株長到架頂時,宜及時把主蔓摘心,以控制其生長速度。早期注意去除側(cè)枝,防止出現(xiàn)瘋長的現(xiàn)象。由于豆薯葉片含有豆薯酮和豆素,可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等癥狀,故在進行摘心的時候應采取一些防護措施,以防止汁液對人體的傷害。10月中旬,豆薯開始開花,如果需要留種,可選擇中上部開花的種子,如果不留種,則應全部摘掉,以防止與薯塊爭奪養(yǎng)分。
播種后,如果有蠐螬、地老虎、金針蟲啃食幼苗,可使用4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灌根。由于豆薯的抗病性比較強,一般較少發(fā)生病害,必要時可以噴施一些廣譜性的殺菌劑來預防。如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7~10 d(天)噴1次,交替使用。
進入12月后,日光溫室豆薯已經(jīng)成熟,可根據(jù)市場需要擇期進行采收。先用鐮刀把地上部的植株割斷,清理干凈,然后用鐵鍬把薯塊挖出來。采收時應注意防止機械損傷,否則不利于貯藏。
豆薯食用部分為白色塊根,形狀為長把梨狀,肉白色,口感脆嫩,汁多,味微甜??上磧羧テど常部梢郧屑毥z加糖,調(diào)食醋涼拌,口味頗佳,是佐餐下酒的美味佳肴。
由于豆薯在元旦和春節(jié)上市,作為節(jié)日禮品菜進行銷售,每千克銷售價格在25元左右。北方日光溫室栽培豆薯,每667 m2產(chǎn)量在2500 kg左右,一個占地333 m2的日光溫室銷售豆薯的毛收入在31500元左右,扣除生產(chǎn)成本和其他開支,凈利潤可達2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