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君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句容 212400)
隨著11級學生的到來,如今的大學校園里80后學生已經漸漸的走向了社會,而取而代之的是90后開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90后的大學生與80后大學生之間的差異到底是什么呢?如何針對90后的特點給他們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指導教育呢?特別是細化到了高職高專院校的90后的大學生,他們所具備90后特點的同時也具有一般本科院校學生所不具備的一些特質。結合我校特點即三年制大專院校的特質來談談如何對我們這些90后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90后顧名思義生于90年代,相對于80后,他們出生在我國改革開放相對于比較成熟的階段,是伴隨著商品經濟大潮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于金錢和獲得錢的渠道的重要性很自然相對與以往年代的人更加關注。而消費觀念超前這一點則是受整個社會大背景的影響。
那么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本人的想法是首先讓學生在校期間賺到錢,有了賺錢的經驗自然就會產生金錢觀了,而讓學生樹立正確金錢觀的最好辦法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正確的渠道賺到錢。
作為學校和教師我們在這點上能為學生做的是什么呢?從學校的角度,應該滿足學生想要創(chuàng)造財富獲得財富的愿望,如今的大學生早已經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單純的以學習為生了,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利用假期或休息時間打工賺錢了,而是已經利用所學的一技之長或是借助外界的資本開始創(chuàng)業(yè)了。而目前的問題是真的有一技之長或是能夠獲得創(chuàng)業(yè)資金的學生還只是那么一小部分,而大多數學生還是不能夠參與到其中而去的,這就需要學校和社會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平臺,以激發(fā)他們的青春激情。
所以現在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都采取了一些具體辦法,比如各地紛紛舉辦創(chuàng)業(yè)大賽,也有很多學校開辦了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園等。但這些也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參加進去,那么如何才能夠讓所有的大學生在校期間都能體驗到獲得金錢的喜悅以及獲取金錢渠道呢?還是應該讓不能參加創(chuàng)業(yè)的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通過打工賺錢。
那就得從不同學校的具體條件出發(fā)了,就三年制大專院校來說,與本科學校相比少了一年,而且寒假實踐短,只能利用相對來說較長的暑假了。兩個月的時間,一個月打工,另外一個月享受假期,肯定這樣的安排還算是合理的??蓡栴}就是有一些學生不愿意去打工,可能是家庭條件好的或是怕吃苦的同學,這是就需要我們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做好事先的動員工作,還有就是要把這個作為一項硬性指標下達,如果有人以找不到工作為理由那么學校應該給提供機會。但并不硬性規(guī)定賺到多少錢,時間也可以有彈性,可以利用五個假期中的任意假期,當然也可以每個假期都有。但是關于通過那種方式賺到的錢,把時間和地點以及經過寫成書面報告,另外附一篇感想文。
我們這一活動在開始時一定要秉著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而不是為了完成什么學校的硬性規(guī)定而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我相信為了學生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學生也是能夠理解的,會很認真的完成。之后以班級為單位,每次開學初讓參加了實踐活動賺到錢的同學很具體的詳細說下過程及感想。讓每個人分享下自己對于金錢的觀念和對于如何賺錢的想法,漸漸的培養(yǎng)學生表達溝通能力,以及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對于大學生在校期間能不能談戀愛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已經發(fā)了很大的變化,也不會有哪個大學的校規(guī)規(guī)定學生在校期間不可以談戀愛,否則開除。但是對于大學生談戀愛這個問題社會上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比如前不久南京某高校,因為讓帶有紅袖章的學生專門對那些在校園行為過于親昵的情侶進行管制的新聞,被媒體炒的沸沸揚揚。前些年有牡丹江某高校有一女同學因在校期間注冊結婚并生下孩子被開除的新聞,但那之后不久好像就有了允許大學生在校期間結婚的法律條款出臺。
這讓我們現在的老師對于這個問題的教育上很難把握自己好尺度,說決定禁止談戀愛,對于這些心智發(fā)展超前,知識面、早熟度都遠遠超過父母的90后來說,肯定是要被稱為古董,思想落后的,但是也不可以說是完全贊同或是表示毫無意見的,畢竟還只是些懵懂少年在很多事情上容易走彎路這需要我們給其正確的指導。
比如前兩年有一條關于女學生把孩子生在了宿舍里的新聞,那么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從這個例子出發(fā),首先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抨擊這個女同學多么的無愚昧,不知羞恥。而對于這些現象我們更多的是應該給與理解和寬容,而不是大驚小怪,嚴加職責。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們不能用自己時代的價值觀來要求和衡量90后的所作所為,把自己的價值體系強加給他們,而這也不是從90后開始出現的現象。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一些實例告訴男同學要有責任感,讓他們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負責的表現,同時也要讓女同學自尊自愛,并不是說發(fā)生了性關系就不自尊自愛了,而是要好好的愛護自己的身體,最好不要出現在上學期間懷孕的事件發(fā)生,因為大學期間是人的價值觀定型的階段,如果這時有一些不屬于他們那個時期應該發(fā)生的問題的話,會對他們整個人生產生影響。為此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性健康教育,我們不提倡在大學期間戀愛、同居、結婚,但是也不歧視,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讓學生正確的面對和應對這些問題。
80后是伴隨電視長大的一代,而90后則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一代,現在最流行的詞就是“宅xx”“宅男”、“宅女”,一切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絡解決,無聊時網上聊天,看看電影,需要什么知識百度一下。需要什么不用出門就能在網上買到,這些都讓80、90后越來越缺乏在現實生活中的溝通交往能力,也比較缺乏團隊精神,誰也不服誰。
所以這更需要學校這個大的環(huán)境來影響和改造他們,多創(chuàng)造一些讓學生集體作戰(zhàn)的機會,但要預防小集體主義,給學生們更多的空間,而不是過重的學業(yè)負擔很壓力,其實現在的很多問題就是出在很多的時候我們過分要求集體行動,無論做什么事都強制要求,這樣會讓很多人產生厭惡情緒,其實并不是對于集體本身有意見,而是以集體的名義強迫得來的團結,不是真正的團結,不是真正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的區(qū)別就在于團隊精神不僅強調團結還強調合作,而集體主義則要求犧牲奉獻,這在當今的社會很難實行,最后只能是成為口號,形式。而團隊精神并不會抹殺個性的發(fā)揮,在我們國家“個性”這個詞應該是中性的,但是也有人覺得說一個人個性就是在夸獎他與眾不同,有自己的主見。更多的時候我們要教會學生真誠的面對自己,要對自己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所謂個性就是自身的性情,不是做出來的,它可以通過本人的行為言論表現出來它與團隊精神并不是矛盾的,具備團隊精神并且能發(fā)揮個性這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
綜上所述對于了解的太多,知道的太多,看到的太多的90后學生我們要做的更多是放手和信任,只要較早地關注90后身上的弱點和缺點,特別是作為成年人,以身作則,擔負起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們——正如人們常說的,問題表現在青少年身上,但根子是在成人社會,筆者相信,他們會隨著社會進步向前發(fā)展,成為比較全面發(fā)展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