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玲
(池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旅游系,安徽 池州247000)
俗話說得好“拒絕別人需要勇氣,拒絕別人更需要智慧”。導游服務中強調“賓客至上”、“合理而可能”的原則,多使用柔性語言,少用或不用否定性的回答。但是,導游有時會遇到需要拒絕游客的時侯,所以要針對游客的心理,遵循拒絕的原則,講究拒絕的方法,掌握拒絕的技巧。
導游在帶團過程中拒絕游客是令人遺憾的,但卻又是難以回避的,所以拒絕時必須以得體的方式進行,把對方的不滿和不快控制在盡可能小的限度內。導游在團隊中是“導演”和“演員”的統(tǒng)一體,要言必行、行必果,在服務中不能錯拒絕、亂拒絕,需要拒絕時一定要講究拒絕的策略,果斷地拒絕。但是無論采用什么方式拒絕,盡量減少游客的消極情緒,尋求其諒解、認同和支持,做到拒絕、服務兩不誤。
2.1.1 減少不悅和失望
任何人只要提出要求,可能是正當的也可能是無理的,但不管怎樣是希望自己的觀點得到肯定,害怕被別人拒絕,一旦遭到拒絕,必然會表現出不悅和失望。這種不悅和失望會傷害導游與客人的伙伴關系和感情,妨礙互相溝通和理解。因此,拒絕時應以尊重和理解游客為前提,盡可能婉言拒絕,不傷害對方的自尊,盡量減少客人的不悅和失望。
2.1.2 尋求理解和認同
導游拒絕游客的同時還要尋求對方的理解和認同,實際上雙方就具體事件或環(huán)境的認識和處理是有歧義的。導游要得到客人真正的理解或支持,必須給出很好的理由或代替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還要注意方式,做到合法合規(guī)合情合理。
2.1.3 拒絕、服務兩不誤
在實際操作中,很可能會遇到有提出無理要求的客人,導游在內心不可以厭惡、憎恨甚至鄙視客人;也不可以因其不表示理解和認同你的拒絕理由而另眼相待客人。應該從內心尊重他,給他提供更熱忱周到的服務。
帶團的過程中,要想得到客人的理解和支持,服務工作更順暢,導游要了解游覽過程中具體環(huán)境和事實,靈活運用拒絕的方式。
2.2.1 運用“沉錨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沉錨效應”,指人們的思維、決策很容易受到第一信息的左右,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第一印象或先入為主?!俺铃^效應”將第一信息比作沉入海底的錨,它將人的思維固定在某處,進而對其決策、判斷、思維等產生一定的作用和影響,有時甚至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第一信息不同,一個人的決策也不同。善用第一信息的“沉錨效應”會達到極佳的效果。導游在拒絕客人時也可以靈活運用此效應。比如,導游在遭遇計劃外的自由活動時,客人有時要求導游和司機提供車接送、講解甚至陪同服務,導游在服務此項時避免出現“好心難辦好事”,可以從客人的心理出發(fā)運用“沉錨效應”,在自由活動開始前,先向客人布置好自由活動的時間長度、停車地點和相關服務,只在回去的方式和時間上讓客人自由選擇。例如可以這樣說:“跟隨旅游車回去的一定在晚上11點鐘之前回到車上,我們準時離開這里回酒店;還想多逛逛街的,可以自己打車回酒店,一定要注意安全啰”。這樣客人在活動時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選擇,合情合理,既滿足了部分客人的自由活動的需要,也不會出現互相等待耽誤時間,導游自己也會覺得比對部分客人直接拒絕“長時間等待是不合適的”要好的多,工作顯得有條不紊。
2.2.2 借故推脫
一個團隊在返程的路上,客人提出順便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游玩1d,導游早知道該團隊的領導是不愿意大家去的,就當著這個客人的面就此事征詢領導的意思,領導直接以明天大家都要上班為由拒絕了,導游說了一句“只好這樣了”,并面帶微笑聳聳肩。客人就沒說什么了。這是借故推脫法的最好運用。它常常是借他人之口或推延時間來加以拒絕。借口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客觀事實、制度、慣例等。這樣的拒絕實際上是導游向游客表明自己的拒絕是迫不得已、力不從心,從而使游客放棄要求,甚至能夠得到游客的諒解。顯然這種方式的拒絕就比簡單地說“不”要讓人好接受得多。
2.2.3 模糊多解。
模糊多解的拒絕指利用某些語言材料或表達的模糊性、多義性巧妙地遮掩拒絕的鋒芒。比如不少導游在帶團時會遭遇客人的“好心好意”:關心導游收入,盛情邀請導游去自己的家鄉(xiāng)做客,關心導游的婚姻狀況等。面對此類問題,導游員肯定是不便直接回答的,但是斷然拒絕又不符合當時融洽的交際氣氛。有的導游員就巧妙地回答說:“我的收入能夠維持生活”、“有機會,一定去拜訪”、“我非常喜歡這里”等。這樣的回答巧妙地避開了具體問題,十分模糊,怎么理解都可以,既不失禮,又游刃有余地暗示了拒絕之意。
2.2.4 先揚后抑。
先揚后抑是在必須向客人就某個問題表示拒絕時,先肯定對方動機或表白自己與對方一致的主觀愿望,然后再以你無可奈何的客觀理由為借口予以回絕,使拒絕之辭委婉而含蓄。比如在有些景點是堅決禁止游客拍照的,客人提出拍照的請求,導游員誠懇地說:“從感情上,我愿意幫助大家,但按規(guī)定,我實在無能為力?!边@種先“是”后“非”的拒絕法可以緩解對方的緊張感,使對方感到你的拒絕與他們的意愿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在情理之中,在心理上容易被接受。
2.2.5 直截了當
對一些實在不合理或者無法接受的要求,應該直截了當地予以拒絕,不能含糊其詞,模棱兩可,這樣容易使對方產生誤解,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對游客的合同之外增加游覽景點、不加價提高餐飲標準等要求,導游員可以根據旅行社與旅游團簽訂的合同給予直截了當的拒絕。當然不可以對著客人大聲或大叫說“不行”、“不可以”、“絕對不可以”等,而注意拒絕時的態(tài)度和語調,可以面帶微笑說“不好意思呀,我們只是游覽計劃的具體執(zhí)行者,只能按合同來做喲”,盡量不用或少用否定性的語言引起游客的反感。
2.2.6 微笑不語或轉移話題
對于一些礙于情面不適合當面拒絕的要求,不必馬上說“不”,可以采取微笑不語、轉移話題、答非所問、尋找借口等方式暫時把對方的焦點轉移開,從而達到間接拒絕的目的。比如,有一位舉止不太穩(wěn)重的男游客向女導游員發(fā)出“今晚請你去KTV唱歌”的邀請,在公開場合,如果直接拒絕,又怕失對方的面子,只好微微一笑,面帶歉意地搖頭或暫時“涼拌”他或答非所問等,那位客人見此“信號”,也只好作罷。這就可以緩和緊張的情緒使對方不至于難堪,又能免去言語不周而導致的麻煩。
2.2.7 幽默拒絕
“幽默是一種優(yōu)美的、健康的品質?!敝v話幽默是導游語言藝術性的重要體現,是處理問題、拒絕客人時緩解矛盾、避免尷尬的重要手段。當然,堅決不用冷幽默或黑色幽默。當導游無法滿足對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時,可以在輕松詼諧的話語中設一個否定問句,或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讓對方聽出弦外之音,這樣既避免了對方的難堪,又轉移了對方被拒絕的不快。比如:有一次,一個山東老導游剛上車還沒開口講話呢,就有客人在說“這個導游又老又丑,給換個年輕貌美的?!边@位山東大姐聽到這話,沒有任何不悅,綻放著微笑進行著開場白:“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山東做客,我是此次地接導游小王,我就像山東大棗,皮有點厚,外表不太好看,但很有味……”在后來幾天中,該導游幽默的講解和專業(yè)服務贏得了游客的高度贊揚。導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對“以貌取人”的思想進行了有力的回擊,也很含蓄地對這些客人作了拒絕,耐人回味呀。
魯迅先生說過:“人最悲哀的時候是多次詢問后沒有答復?仿佛一人置身沙漠……”,游客提出要求時一般都希望導游立即答應并滿足,不想被拒絕,所以導游在拒絕客人時更要慎重,不能隨意予以斷然拒絕。應該以“尊重游客為中心”,掌握拒絕中的服務技巧。
2.3.1 積極傾聽,態(tài)度和藹
(1)客人開口請求時,應該耐心地聽完對方的話,并用心弄懂對方的理由和要求,站在對方立場上認真思考,一定要顯示出明白這個請求對其的重要性。
(2)需要拒絕時也要態(tài)度和藹。先感謝對方在需要幫助時想到你,并且略表歉意,不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拒絕對方的要求,不要對他人的請求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更不要蔑視或忽略對方,這些失誤都是沒有修養(yǎng)的具體表現。從聽對方陳述要求和理由,到拒絕對方并陳述理由,都要始終保持一種和藹的態(tài)度,表示出對對方的好感和真誠。
(3)導游拒絕時要慎重。拒絕的話語不要脫口而出,否則易引起對方的反感,讓對方了解到自己的拒絕不是草率做出的,是在認真考慮之后無能為力或迫于情勢而不得不拒絕,同時一定記得加上“實在對不起”、“請您原諒”等歉語,會舒緩對方的挫折感和對立情緒。
2.3.2 開誠布公,尊重為先
拒絕對方要開誠布公,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明確說出事實。不敢據實言明,采取模棱兩可的說法,致使對方摸不清自己的真正意思,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這就容易導致導游和游客的伙伴關系破裂。只要你能表示尊重對方的意愿,率直地講出自己的難處,相信對方也是會諒解的。
2.3.3 因對象和事件的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很有把握可以加以拒絕的話,只管堂而皇之與對方面對面相坐。如果對付的是一個難纏的人,拒絕他時,最好避免視線直接接觸,選擇位置以斜、橫為佳。當你知道怎樣選擇地點來拒絕對方時,你還要考慮到時機問題。有時候,拖延一段時間,審慎選擇機會,會使得原來緊張的局面完全改觀,這也是一種拒絕人的技巧。
原則上要求拒絕時態(tài)度和藹,但有時有些要求是導游明顯不能辦到的,應明白地說出“不”字。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會使對方懷有希望,引發(fā)誤解,當最終無法實現時,就會使對方覺得被欺騙,由此引起的不滿和對立情緒往往更加強烈。當然,拒絕的同時說出理由和解決問題的替代辦法。
導游帶團過程中,本著“合理而可能”的原則,盡自己最大能力、精力和時間給客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遇到需要拒絕的時候,導游人員應該多了解客人的心理,遵循拒絕的原則,掌握服務技巧,去贏得客人的贊譽,這樣的導游服務才會日臻完美。
[1]王成才,葛偉章.從“沉錨效應”談納稅服務的語言藝術[J].中國稅務,2007(1):57.
[2]汪希蕓.旅游高等教育的學習型導游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7(1):112~114.
[3]魏 非.淺議旅游專業(yè)學生服務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5):24~25.
[4]林艷麗.提高導游服務質量之我見[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6):86~87.
[5]王 琳.案例教學在旅游服務禮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09(6):181~187.
[6]安徽省旅游局.導游業(yè)務[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7]徐 芳.明星導游培養(yǎng)策略之探討[J].中國市場,201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