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虹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機械設備中心,吉林四平 136001
淺談拉延模具設計應注意事項
趙 虹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機械設備中心,吉林四平 136001
拉延模導向形式,一般采用內導向,即壓邊圈內與凸模導向、外與凹模導向。特點是結構緊湊,模具尺寸小,造價低,是一種常用的結構。對于細長柱類件和周邊為不規(guī)則曲線類件,導板位確定困難的可以采用外導向即:凸模和凹模都與壓邊圈的外部導向;或者采用箱式結構:即凸模與壓邊圈外部導向,凸模與凹模直接導向,提高了導向的精度。但采用箱式結構增大了模具尺寸,制造成本提高。
拉延磨具;導向;設計
拉延模送料面線的高度及結構形式,是根據(jù)沖壓設備情況由用戶提出的。拉延模的閉合高度一般取650mm~1000mm。送料面線的高度一般取500mm~700mm,必須保證壓邊圈有足夠的強度,使操作者能夠方便的進行上下料操作,所以送料面高度取在閉合高度中心偏上100mm~200mm。拉延模結構形式,一般分為單動拉延模和雙動拉延模。
尺寸標柱時應考慮加工(制造)的方便。同一視圖上不應有重復標柱。尺寸和圖形應一致。參考尺寸應盡量少用。同一零件的尺寸應盡量在一張圖標注清楚。模具各零件相關尺寸的標柱基準盡可能一致。中小型模具仍舊沿用習慣方法標注(不采用中心圓點標柱方法)。平面圖上應標明事項模具中心線符號基準點。剖視圖的剖切位置、方向、符號。在剖視圖和向視圖上未注明的符號。
與標準件裝配位置尺寸標注:標準件的選用標準,主要由用戶指定,所選用的標準件代號按其選用的標準,一定要準確無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與標準件裝配位置尺寸標注,與標準件結構尺寸對應無誤。
3.1 拉延筋的設置
原則上將其設計在上模(凹模)上;
調整壓邊力。
3.2 排氣孔
一般直徑為6。
3.3 壓料圈觀察孔
1)用于觀察凸模的工作情況;
2)設備前后各有一個,最好設置在操作員易觀察的位置;
3)有時候排氣孔,觀察孔是通用的。
3.4 安全區(qū)域
1)一般150×150或者120×120;高10;
2)自動化生產(chǎn)線:把插銷放于安全區(qū)域,模具停止工作。
手動時:當合模后,模具無法打開時,可在安全區(qū)域放千斤頂,打開模具。
3.5 拉延模具基本結構
1)組成部分:上模;活塞;下模;
2)按照壓力源不同可把床臺分為:
(1)油壓機;(2)機械式壓力機;(3)氮氣彈簧(復合式)床臺。
3.6 模具內部結構
1)在模具中只要是活動的,都需要導引;且都要有限位裝置;
2)分模線(P/F線);
3)導引:外導引和內導引。
外導引:優(yōu)點:有利于鉗工裝配,穩(wěn)定性好,精度高;缺點:模具尺寸相應會增大。
一般,外板件,形狀不規(guī)則的,起伏較大的,細長件,最好用外導引。
內導引:在分模線旁邊,優(yōu)缺點正好和外導引相反。
4)導板規(guī)格確定:單列導板;雙列導板
5)壓力源
(1)頂桿
優(yōu)點:可以降低模具高度;壓力調節(jié)范圍大;成本低;缺點:模具結構相對復雜,互換性差;機差;頂桿的布置:應盡量靠近分模線,頂桿的數(shù)量越多越平衡。
(2)氮氣缸(氮氣彈簧)
優(yōu)點:互換性好;使用壽命長;壓力穩(wěn)定;缺點:成本高;模具高度相應大。串聯(lián)起來,如果有哪個壞了,就會知道。(氣壓表顯示壓力)
(3)彈簧
優(yōu)點:價錢便宜;缺點:容易失效。
3.7 常用五金零部件
1)平衡塊
作用:調整機差;控制流料;平衡的作用。
設計要求:上下方要有肋支撐;下方一般設有停止塊,高度根據(jù)客戶的要求(元創(chuàng)高為20);平衡塊到樣件距離大于等于40的,方便機械加工;平衡塊盡量靠近分模線,兩平衡塊之間的距離為350~450。
2)定位具
設計要點:分布要均勻,盡量向外布置。在定位具旁邊逃料一個小缺口,方便調整。上面要挖讓位孔。一般情況下,定位具比坯料(blank)高出5~10。
3)等高螺栓(安全螺栓)
設計要求:
4)導板背托
5)安全護板;防護板
6)到底標記(DCB)看模具是否到底
設計要點:盡量設計在廢料區(qū),看客戶要求是否保留,如果是左右對稱件,可以用左右到底標記取而代之,可設計在后序要沖孔的位置。設計在平面上。
7)合??祝–/H)
合模時,以它為基準,可用來裝定位銷定位;研磨時用的基準孔,為了后序工程板件精確定位,合模;盡量設計在平面上,如果不方便,也要設計在5度以內。
8)材料(鑄造)
鑄材:有軟倒硬:
FC250板厚1.0以下
fc250(ht300)板厚1.0以下
GM241(GM246)(球墨鑄鐵)板厚1.2~1.5間
TCD5(空冷鋼)TCD55TGC600板厚1.5~2間
SKD11板厚在2以上
45鋼 硬度40HRC
HMD5 56
SKD11 58-62
G212MV 58-62
9)頂桿輔助角
設計要求:越短越好;下模逃空給輔角讓位,單邊大10以上;輔角比頂桿單邊大10,比如頂桿直徑是50,輔角直徑就是70;輔角做成錐形的。
頂桿使用量:一般頂桿的使用量是其長度的80%~90%;一般頂出200左右時候是最好的。
輔角長度:L=活塞的行程-頂桿的長度
所謂淺拉延件,指比較平坦的片類件,用成型的辦法也可以達達到尺寸要求,但尺寸精度不夠剛度不足。質量達不到要求。需要用拉延工藝解決。
淺拉延件對拉延模的特殊要求:在拉延過程中,能夠控制材料不向里流動,使制件拉延充分,用拉延檻增大進料阻力。
[1]夏曉峰,蘇傳義.汽車內飾加強板沖壓工藝的制定及有限元模擬分析[J].鍛壓技術, 2006(6).
[2]楊曼云,孫希平,胡忠勇.汽車覆蓋件成形數(shù)值模擬過程及影響因素研究[J].模具技術, 2006(1).
[3]溫莉娜,王雷剛,黃瑤.基于DYNAFORM的汽車覆蓋件模具型面設計及成形性分析[J].模具制造,2006(3).
[4]陳冀東,余世浩,王寧,李小力.基于Dynaform的汽車覆蓋件拉延模具設計[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7(6).
TG7
A
1674-6708(2011)39-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