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引山 楊孟冬
“子罕辭玉”的現(xiàn)實啟示
■ 齊引山 楊孟冬
子罕,又名樂喜,春秋時宋國司城,即掌管工程的官吏。宋平公十九年(公元前557年)的一天,子罕處理完公務(wù)在內(nèi)室小憩,忽報一民夫求見。子罕便將其召進廳堂。沒等子罕開口,民
夫便從囊中取出一塊璞玉呈上,說道:“小人在山中打柴時,撿了一塊玉石。大人為國操勞,惠澤蒼生,國人無不感戴。小人特此前來獻玉,以表謝意?!?/p>
子罕婉言謝道:“璞玉來之不易,還是你自己妥善珍藏吧!”民夫見子罕推辭不受,又解釋道:“大人莫看此玉外表粗糙,若是經(jīng)過雕琢,則為珍寶也!小人不敢貪占,請大人一定收下?!?/p>
子罕正色道:“你以玉石為寶,我以不貪為寶。我若受之,你我二人豈不都失去了各自的珍寶嗎?”民夫聽言面帶愧色,急忙跪拜道:“我本草野之民,偶然得此寶玉,并無行賄之心,只是家有急事必須速回,恐怕身帶寶玉遭遇強盜,所以才想把它送給你,一來表示敬意,二來為避禍患,還請大人恕罪!”
子罕上前將民夫攙起,并安置他寄宿于驛館,隨即命人將璞玉送往輾玉作坊,讓玉工雕琢成器,果然膚如凝脂,色澤晶瑩。
之后,子罕又差人將寶玉賣了一筆錢,囑咐民夫:“你的寶玉我已經(jīng)把它賣了,這些金子就是寶玉的價值,你拿回去安家立業(yè)。另外,我派兩個差役護送你上路,并給你們當(dāng)?shù)馗改腹賹懥藭?,你送給他們,他們看后定會加強緝盜,保證百姓安寧的?!泵穹蚋袆拥脽釡I盈眶,連連叩頭致謝。
何以為寶?歷來看法迥異。多數(shù)人以金銀珠玉為寶,也有人以氣節(jié)操守為寶。為官者若以前者為寶,憑借手中權(quán)力橫征暴斂,勢必?fù)p人利己,貪污腐化;而以后者為寶,則能固守人之本分,養(yǎng)成一身浩然正氣。
孔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銀珠玉確是人間罕物,但以權(quán)柄去貪圖,就是仁人君子所不齒的了。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子罕辭玉”的故事告訴我們,作為黨員干部,在考驗面前,要耐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做到頭腦清醒、正氣在身。做人如此,則高風(fēng)亮節(jié);做官如此,則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