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云
5月16日清晨八點,我們一行十余人從蘭州出發(fā)。
那天天氣晴好。穿過蘭州市區(qū)的時候,難得沒有堵車,在周一的高峰時刻居然給我們一路亮綠燈,一路暢通。大家的心情因此更加愉快了。
我們要去的陜甘革命老區(qū)在甘肅慶陽境內(nèi)。所以我們要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行進。
出蘭州,一路往東,風景漸漸開始有了變化。許是剛下過雨的緣故,天空很藍,陽光在空曠的山野中自由普照,風明顯地比城里急促,而悠閑潔白的云朵在風中顯得逍遙自在。
車上的馬步升老師比我們其他人都激動,因為他要回故鄉(xiāng)了。隴東是他的故鄉(xiāng)。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的向?qū)Ъ鎸в巍Kf,他熟悉故鄉(xiāng)的一切,包括每一個牛蹄印子。這話雖說有點吹牛,但一路上他幾乎能說出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名字,包括一些有名字的山他也喊得頭頭是道。事實證明馬步升先生的確是深情地熱愛著自己的故鄉(xiāng)。
這么多年,他的創(chuàng)作從來沒有離開過故鄉(xiāng),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他都一直在真誠地書寫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當然馬步升先生也是家鄉(xiāng)人的驕傲,據(jù)說,在他的老家,大家都親切地喊他馬作家。他的豪爽、熱情和幽默的性格,也代表了黃土高原人的某種氣質(zhì)。
過六盤山的時候,氣溫明顯降下來。六盤山山勢陡險,峰巒重疊,整個六盤山脈在薄霧的籠罩中。一路還有個明顯的感覺,就是到六盤山附近,植被明顯地好起來。有原來的老樹,也有新植的小松樹,它們在高寒地帶堅守著一方水土。
六盤山的山勢和其他的山勢略有不同,是南北垂直著的。馬步升老師給大家介紹了所謂的隴右,隴東、隴西具體指哪里。大家這才明白六盤山原來在地理上有如此的貢獻。
出了十幾公里的隧道,大家長長地出了口氣。如果沒有這個隧道,開車爬這座山一定要花很長的時間。
下六盤山的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說起紅軍翻閱六盤山的情景。當年毛主席站在高山之巔,縱觀群山,滿懷勝利的豪情對隨行人員說:此地可以觀三?。?、甘、寧),距離陜北革命根據(jù)地不遠了。就在這次勝利翻越六盤山時,毛主席寫下了著名的《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
這首詞讓大家陷入了的沉默,大家都想起了長征中的故事。
車子路過平?jīng)龅尼轻忌?。還是一路向東。窗外是白晃晃的陽光,氣溫越來越高。眼前掠過連綿不絕的山峰,山漸漸綠起來。
路上的車很多,車速也快不起來。直到中午一點多,我們才到達平?jīng)鲑e館。為了趕路,中午大家每人吃一碗平?jīng)龅难蛉馀?。提起平?jīng)鲂〕裕淄蒲蛉馀?。它是獨特的伊斯蘭風味食品。自古就有“不吃羊肉泡,枉把平?jīng)龅健钡闹V語。羊肉泡館上菜飛快,作家們剛坐定,大碗的羊肉湯和泡饃分別送上,還有四種作料——油潑辣子、香菜、大蒜和糖蒜也已經(jīng)擺在桌子上了。
女作家們開始驚呼,哇這么大一碗啊,那怎么吃得下!可是當她們喝著清而不膩、鮮而不膻的肉湯,吃著肥白瘦紅、色澤新鮮羊肉,大家都無暇顧及其他了,各自的羊肉泡基本都被吃得底朝天了。
吃完羊肉泡,大家都出了一身汗,酣暢淋漓十分痛快。
大家稍作停頓后繼續(xù)趕路。
還是往東,沿途的風光又有了變化,成片成片綠油油的麥田,紅磚青瓦的房屋,田埂上一棵一棵開著花朵的槐樹,還有路邊高大的白楊,都一一進入我們的視線,又快速消逝。
過涇川時,大家遺憾地看到當年的大河已變成細流了。
涇川境內(nèi),空氣一下子變得濕潮,公路兩邊綠樹成陰,山都是青山。馬青山主編說:“涇川縣是甘肅綠化第一縣,解放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把綠化作為根本,才有了今天如江南般的小城。”
作家們聽了馬青山的介紹,都不禁贊嘆起來,對幾代綠化人的敬意也油然而生了。
過了涇川縣就到了慶陽的地界了。
沿途時不時地出現(xiàn)幾孔窯洞,或出現(xiàn)一兩家地坑院??吹降乜釉鹤樱谲嚽懊娴纳壅駠飨_始激動起來。邵先生是第二次來慶陽,按理來說他不該如此激動,可是,他還是克制不住地激動了。這一路,途經(jīng)他曾經(jīng)采訪過的幾個地方,他坐在前排,給我們講:這個地方我采訪過誰,寫了什么故事,那個地方采訪過誰,寫了什么故事。負責開車的作家爾雅不禁敬佩起來。他說深入生活對創(chuàng)作是有很大幫助的。只是現(xiàn)在的寫作者都在忙著寫,而真正走進生活的少之又少。
第一次見到地坑院的女作家向春激動地呼喊起來,不住地贊嘆著:太神奇了,太有才了,太美了!
車窗外天下黃土第一塬的獨特地理風貌漸漸呈現(xiàn)出來。有人說八百里的秦川,比不上董志塬的一個邊邊。車緩緩駛?cè)胲?,你以為是在爬山,可是爬上來看到的卻是一馬平川。據(jù)說隴東是天下黃土層最厚的地方。的確,遠遠看上去是個龐大的黃土堆堆,可它卻在黃土頂部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闊的平原。
馬步升先生開始履行他的導游職責。他熟悉故鄉(xiāng)的每一個村鎮(zhèn),他詳細地給我們介紹這個鎮(zhèn)子、那個鎮(zhèn)子的曾經(jīng)過往和現(xiàn)實的變化。
車子緩緩向上,終于爬到塬上。大家都有點累,車子也有點累。可是,很快大家又發(fā)現(xiàn)了奇怪之處,在平坦的塬上,居然會出現(xiàn)一兩個溝壑,站在溝邊更有會當凌絕頂?shù)母杏X。
我們把車子停在路邊,在一個溝壑邊大家停留了一會兒。而我因為有點恐高,只能站在崖邊邊往遠處看看。
看下面是面對面的高山,充滿了深情和滄桑感。而回頭看身后,卻又是遼闊無邊的平原,瞬間讓我有恍若隔世之感。腦子里突然閃出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那個時刻,你不知道該贊美什么,是塬底的山,還是身后生機勃勃的川。
邵振國先生站在塬上驚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平日不喜照相的他,竟然主動要求要在這溝壑邊拍照留念。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塬邊,站在山頂,看著身后的山,從幾個角度都拍了照。
馬步升老師說,隴東高原是造物主用剪刀剪出來的。而這些原中的溝壑則是數(shù)千年來,雨水沖刷形成的。的確,這樣厚實的黃土層,除了雨水,還有什么可以將它們割裂開呢?
詩人牛慶國贊嘆道:“正是這些獨特的原中溝壑的存在,才有了隴東人民所居住的窯洞?!?/p>
作家弋舟突然說到牛慶國寫過的一首詩歌,這首詩叫《飲驢》。大家都讓牛哥朗誦一下,牛哥只是嘿嘿地說:“忘了,忘了?!?/p>
“走吧我的毛驢/咱家里沒水/但不能把你渴死∥村外的那條小河/能苦死蛤蟆/可那畢竟是水呀∥趟過這厚厚的黃土/你去喝一口吧/再苦也別吐出來∥生在這個苦字上/你就得忍著點/忍住這一個個十年九旱∥至于你仰天大吼/我不會怪你/我早都想這么吼一聲了∥只是天上沒水/再吼也無非是/吼出自己的眼淚∥好在滿肚子的苦水/也長力氣/喝完了我們還去種田?!?/p>
除了這首飲驢,牛詩人很少完全記得他寫過的詩,但我知道他記得他的那首著名的《杏花》。大家常常開玩笑問他:記得《杏花》,為何不記得其他詩,他只是笑。文友們開玩笑說,杏花可能是牛哥的初戀的名字。他聽了也只是笑。我想他寫的詩都在他的靈魂深處,難以忘懷吧。
平日里我們大家親切地喊他牛哥,他把不管男性還是女性朋友都喊哥們。牛哥的哥們很多,而且都是那種君子之交的哥們。不過說真的,能做牛哥的哥們絕對是一種光榮。
回到車上后,大家都很興奮,塬和溝從此將刻在我們的腦海里。塬是平原,而且是黃土高原上的平原,而溝是塬里的溝,是塬底的山。導游馬步升先生繼續(xù)忽悠道:”塬有大小,塬還分大塬和小塬。”
果然,沿途我們看到了傳說中的大塬和小塬。大家無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看到窯洞,我突然嘆了一句:“生平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隴東高原的一孔窯洞里住一晚?!倍壅駠飨灿袀€心愿,就是到地坑院里走一走看一看。不過我們的這兩個愿望都沒有實現(xiàn)。我們都想再走一次隴東。
作家爾雅說:“窯洞住著很有意思?!蹦巧駪B(tài)好像他住過似的,其實他沒住過。
馬步升老師開始講隴東的窯洞。他說:“在四千年前,周先民的時代,古書上便有“陶復(fù)陶穴” 的記載,所以說,隴東的窯洞史就是隴東人的居住史?!?/p>
邵振國先生說:“人類的最大能力并不光是適應(yīng)環(huán)境,而在于改造環(huán)境。”
馬步升先生說:“開鑿窯洞對于地勢要求很高,必須要有黃土崖,有堅實的黃土層,這二者缺一不可?!?/p>
后來聽慶陽當?shù)氐呐笥颜f,現(xiàn)在的隴東人有一部分已經(jīng)從窯洞里搬出來了,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房里。但更多的隴東人已經(jīng)習慣了冬暖夏涼的窯洞,他們?nèi)匀蛔≡诟G里,在那里享受著天倫之樂。
下午四點半左右,我們到達西峰,西峰區(qū)是慶陽的市府。進入西峰,第一個感覺就是街寬人少。天還是熱得緊,剛剛進入西峰新區(qū),我們的向?qū)яR步升就導錯了路,他說三年沒回鄉(xiāng),居然不知何處了。這說明西峰的發(fā)展是何等的迅速。我們一個路口一個路口地拐進拐出。西峰的路看起來都很新,路上的瀝青看起來也是新的。街邊的樹也很小,但都整體地排列著歡迎過往的旅人。
爾雅忽然誦起那首《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彼f這首詩表達的就是馬步升老師此刻的心情。馬步升聽了哈哈笑起來。他笑道:“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呀!鄉(xiāng)里的伢子長成了大小伙,小妹子出落成大姑娘啦?!?/p>
終于,終于,我們到達了第一個目的地,入住慶陽賓館。慶陽市委宣傳部及市文聯(lián)的同志早在樓下迎接了。
晚七點的接風晚宴,由慶陽市委副書記戴炳隆主持。市委辦公室和宣傳部、文聯(lián)等有關(guān)人員參加。接風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道又一道慶陽小吃。慶陽跟許多北方地區(qū)一樣,其特色是面食,臊子面、蕎剁面、饸饹面、羊羔肉、灌腸、蕎涼粉、爐齒饃、土暖鍋、臊子面、喬剁面、豬血燴豆腐、洋芋卜拉、血條子……只記得這么多了,還有好多見都沒見過。
在晚宴上,作家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事,那就是馬青山主編吃了八碗饸饹面。早知道馬青山主編愛吃面,可到了慶陽才知道,他最愛吃的是饸饹面。不過此八碗可不是像牛肉面那么大的碗,而是一般餐廳盛粥用的小碗。雖是小碗也夠大家吃驚的。
馬青山的青春歲月是在隴東學院度過的,他曾多次來到隴東,他將對青春的懷念,用吃面完完全全地表達了出來。
吃過晚宴,幾個書法家們聚在一起,給大家揮毫潑墨起來。
戴書記給我們一行的每個人送了一幅和各自姓名有關(guān)的字,作家習習的是風輕月白,爾雅的是溫文爾雅,編輯部楊秋霞女士得的是秋霞孤鶩,而我的是劍云橫空。因為在戴書記寫字期間,我和習習偷偷溜出來了,所以其他人得的字并不知其詳。
在另外一個書房,慶陽市文聯(lián)副主席、書法家郭云也在給大家揮墨書寫。郭云的字和她的人一樣,有天真爛漫之氣,是小篆的筆法,非常瀟灑。第二天大家看到她的字,無不喜歡,都爭相和她喝酒擁抱。
省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周秦,也在筆歌墨舞,給慶陽當?shù)氐淖髡吲笥褌冑浰土藭ㄗ髌贰?/p>
在慶陽賓館的小院子里,有個小小的噴泉,我和習習穿過噴泉,來到一個石凳上。真是個美好的夜晚,雖說是農(nóng)歷的四月十五,但這個夜晚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我?guī)状翁ь^,均是深黑的夜色。
寧靜的一刻,我和習習面對面坐著,獨缺了酒。我們沒有對酒當歌,但我們說到了人生幾何!平日雖在一個城市,其實也不常見,除非有聚會或是小酒事,才難得見一面。記得上次見面是在春節(jié)前,至今已有大半年沒見。自然有許多話要說。和習習在一起,總覺得快樂無比,她不光幽默,而且豪爽,對我極其關(guān)愛,在她身邊,不知道為什么我很有安全感,大概和她身上的那股匪氣有關(guān)。
習習這幾年創(chuàng)作成績顯著。我們談了談各自近來的生活,又聊了聊一些共同的朋友,夜已深沉。想到第二天還要趕路,便依依不舍地回房間了。
臨睡前,我們跑到作家向春的房間。她因前一夜喝酒沒有睡好,我和習習悄悄地騷擾了一下她,她硬是沒有睜開眼睛。第二天她才找我們算賬,說:“小云兒,你這個淘氣包,我那么瞌睡還來騷擾我。那一刻如果我睜開眼睛,我的瞌睡蟲都會跑光。我就再也睡不著了。”
我們聽了,暗自慶幸。而且我還知道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如果想逗她就要等她睡著的時候。向春這幾年小說寫得越來越棒,長篇小說一本接一本地出,中短篇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平日里,圈子里的人最喜愛她,她不光酒量大,人也豁達、爽快。
第二天早晨,大家六點半就起床了。作家們生活規(guī)律都不好,能這么早起來的估計沒幾個,為了不耽誤集體活動,我們一到餐廳就給正在睡懶覺的爾雅和弋舟打電話。他們睡眼蒙眬地下來吃早餐,習習便趁機挖苦他們幾句,他們自然啞口無言。
吃過早餐,就去革命老區(qū)南梁了。
這天的天氣是多云,天空有些沉重,正如我們莊重的心。在路上越靠近南梁越讓人激動。車一出西峰,沿途路過當年紅軍戰(zhàn)斗過的地方,也看到了范仲淹當年屯民的“業(yè)樂”地區(qū)。
我們沿著紅軍的足跡,一路向北行駛。路漸漸不好走,在山和山的夾縫地帶,很難有更多的平地修路。據(jù)說去南梁只有一條路。那我們這一路肯定不會迷路了。
往南梁的路極不好走,車速明顯慢下來,從華池縣到南梁只有50公里,但走了約兩個多小時。當年劉志丹選擇這樣一個偏僻閉塞的三不管地區(qū),想必是經(jīng)過多次斟酌的。
過了著名的老爺嶺,眼前的景色突變,南北兩山風貌迥然,一邊是青山一邊卻是禿林。景色真是奇異。據(jù)說當年范仲淹在此戍邊,曾在大順城寫下著名詞篇《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p>
車在山巒與塬脊間穿行,川道在溝壑于溝壑間延伸,山梁子上的綠樹、槐花、杏花,路邊的蒲公英、青草,川間的麥田……正是南梁最美的時節(jié)??粗嚧巴鈩倓偟竭_的春天,我們在心里喊著,南梁,我們來了。
這時大家都看到了路邊一塊塊醒目的宣傳標語:這里是新中國婦女解放的典范——劉巧兒的故鄉(xiāng),這里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戍邊安邦的地方,這里是陜甘邊蘇維埃政府誕生的地方,毛澤東給當年華池縣縣長李培福親筆題詞的“面向群眾”……作家們看著標語才知道,這里原來有如此輝煌的歷史。
到達南梁小鎮(zhèn)已是午后了。陽光很好,南梁小鎮(zhèn)的街道很寬闊,街邊有很多當?shù)鼐用裆w的小二樓,也有紅磚青瓦的平房。鎮(zhèn)子一片空寂,街邊有兩個七八歲的孩子在騎石獅子玩。我站在街頭,舉目四望,一片寂靜與蒼涼。也許這正是革命老區(qū)該有的靜吧。
遙想當年,邊區(qū)的隊伍在這里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他們在這里種糧、種菜,他們在這里紡線織布,他們在這里的崇山峻嶺出沒戰(zhàn)斗,他們和這里的百姓親如一家。而今天,這里處在一種幸福的寧靜狀態(tài)中。我想當年的先烈們應(yīng)該含笑九泉了。
一到達南梁,華池縣的常務(wù)副縣長劉勇和宣傳部長賈麟早已在等候。因為已經(jīng)過了午飯時間,大家在南梁革命紀念館的飯廳里吃飯。賈麟部長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
在飯桌上,劉勇副縣長給大家講了很多劉志丹和娃娃主席習仲勛的故事。當年,劉志丹黃埔軍校畢業(yè)后,奉黨命奔走,后又組織了起義,也失敗了。但他并不氣餒,他來到了南梁,他發(fā)現(xiàn)了南梁這個三不管的地方很適合建立革命根據(jù)地。實踐證明,把南梁作為陜甘寧邊區(qū)的發(fā)源地是非常正確地抉擇。路邊一塊宣傳牌上有一首歌謠寫道:“千里雷聲萬里閃,上來些紅軍鬧共產(chǎn)。共了安邊共橫山,南梁川里扎營盤。紅旗插上寨子灣,劉志丹名聲傳得遠?!边@民謠將南梁人對劉志丹的情感完全表達了出來。
劉勇還是邵振國老師的忠實讀者,在席間,說起邵先生的短篇小說《麥客》,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午飯上的全是南梁地區(qū)的特色小吃,大家吃了土雞蛋、土雞,還吃了臊子面。據(jù)劉勇副縣長介紹,這里的食物全是綠色的,大家一一品嘗后都發(fā)出了久違的感嘆?,F(xiàn)在吃綠色食品是多么奢侈啊。平時吃的東西令人放心的實在太少。
作家向春尤其對土雞蛋情有獨鐘,她一邊吃一邊贊嘆。而編輯部的左連高主任對當?shù)氐恼裟瞎咸貏e喜愛。弋舟、爾雅則對涼拌野菜和小黃瓜熱愛之極。孫周秦副主席吃著南梁的手搟面說:“好久沒有吃過這么香的面了?!币苍S這面因為在這個紅色的地方,才格外的好吃吧。
吃過午飯,大家在當?shù)貙в蔚膸ьI(lǐng)下,去參觀我們此行的第一站,列寧小學。列寧小學是陜甘邊區(qū)在1934年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邊區(qū)紅色學校,如今的列寧小學舊址下面又建成了新的列寧小學。我們?nèi)⒂^的時候正是孩子們下午上學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學校,遙想當年,我不禁感慨萬千。歷史不能假設(shè),但革命精神是可以被永遠傳承下去的。
到達南梁革命紀念館,我一抬頭就看見了高聳入云的紀念塔。穿過一個古式門樓,作家們都沉默下來,大家安靜地沿著石階一臺臺地上斜坡,來到城門上的瞭望亭,站在這個古樸的亭子上,極目遠望,四面的群山連綿不絕,整個南梁鎮(zhèn)盡在眼底。離開瞭望亭,大家又參觀了那座白色的仿古牌坊,以及紀念亭展館。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解下,對南梁這個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性大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講解員說,當年娃娃主席習仲勛曾是陜甘邊區(qū)革命委員會主席和蘇維埃政府主席,他與劉志丹、謝子長等革命先輩領(lǐng)導組建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十六軍,經(jīng)過前赴后繼的浴血奮戰(zhàn),開創(chuàng)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面積達數(shù)萬平方公里的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南梁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碩果僅存”的一塊革命根據(jù)地,堪稱中國革命歷史上一面獵獵作響的旗幟,為經(jīng)歷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為抗日戰(zhàn)爭乃至全國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大家來到南梁革命烈士紀念塔前,默默繞著塔走了一圈。
詩人牛慶國久久注視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我們一行中他和紅軍的感情是最深的。牛哥的家鄉(xiāng)在會寧,而大家都知道會寧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方。我曾經(jīng)讀過他寫的長詩《紅旗 紅旗 紅旗》,其中有這樣的句子:“二萬五千里的麥浪/走在紅軍走過的路上 想象著紅軍/的背影 就以為紅軍是一片麥浪/在中國最饑餓的年代從南到北/一路前仆后繼洶涌澎湃/看看頭頂風起云涌的天空 聽聽麥芒/在山坡上拼著刺刀 種子落入泥土的聲音/經(jīng)久不息/兩萬五千里的麥浪像一根粗糙的腰帶把一個民族的瘦腰束緊……”
在南梁紀念塔前,詩人牛慶國和作家閻強國各點了一支煙,他們靜靜地抽著煙,輕聲談?wù)撝狭涸陉兏蕦庍厖^(qū)的重要地位。而我們也坐在一個小亭子里,看著紀念塔,聽當?shù)氐呐阃藛T講紅軍當年的故事。
講解員說,在南梁還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那就是劉巧兒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劉巧兒”是新中國婦女解放的代名詞。已年逾八十高齡的劉巧兒老人依舊健在,不過因為時間關(guān)系,大家未能去劉巧兒故居參觀。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劉志丹、習仲勛舊居,抗大七分校,很多當年的革命舊址已被重建,很難尋到當年的模樣,那些將士們住過的窯洞,也都成了殘垣斷壁,但一切都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切都是存在的。
風漸漸大起來,太陽快要落山了。這一天過得太快了,像是在飛。
南梁的行程已經(jīng)結(jié)束。盡管劉勇副縣長挽留大家去華池縣就餐,但是我們這天晚上的行程已定,是去慶城縣。
離開南梁的路上,我和才子弋舟合唱了那首《軍民大生產(chǎn)》,“解放區(qū)呀么嗬嗨,大生產(chǎn)呀么嗬嗨,軍隊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羅羅呔, 齊動員呀么嗬嗨。兵工隊呀么嗬嗨,互助組呀么嗬嗨。勞動的歌聲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羅羅呔,滿山川呀么嗬嗨……”。
南梁是歌曲《軍民大生產(chǎn)》誕生的地方。這首鼓舞人心的歌先是在陜甘寧邊區(qū)唱起,后來唱響了全中國。邊區(qū)人民當年就是靠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精神,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一路上風很大,車外沙土飛揚,沿途都能看到石油開采機的身影。到隴東這一路,幾乎所到的幾個縣都有石油。這些黑色的液體給隴東人民帶來了幸福的新生活,同時我也擔心,有一天,石油被開采完后,這里的經(jīng)濟會如何發(fā)展。
慶城縣的縣委書記閆曉峰在半道迎接我們。
慶城縣是個歷史悠久的縣,古為禹貢雍州之地,秦漢設(shè)北地郡,隋唐置慶州,宋元明清設(shè)慶陽府;是舉世聞名的“環(huán)江翼龍”化石出土地,是華夏農(nóng)耕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是祖國醫(yī)學鼻祖岐伯的桑梓,是明代“前七子”領(lǐng)袖李夢陽故里;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曾在此任知州兩年多,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詞作《漁家傲》。
慶城縣的街道也很有特點,馬步升說慶城的主街道,是一個拉長的“干”字。第一橫差不多有一公里,在北關(guān)。第二橫的東西兩街加起來沒有半公里,屬于老城區(qū),而那中間的一豎卻極其長,就是現(xiàn)在的北街和南街。對于慶城縣街區(qū),大家也只能在車上匆匆一瞥。
一到慶城縣,空氣里就有種歡喜的味道撲面而來。從人們的著裝到就餐時的的祝酒歌兒,都是喜慶而祥和的,不愧是慶城。
聽著當?shù)馗枋值难莩?,作家們頓時忘記了一日的勞累,都輕松起來。
縣委書記閆曉峰也是文學的粉絲,在歡迎宴會上,他幾乎將在座的每一個作家的作品都一一點評,這令大家非常感動。酒宴上,孫周秦副主席也致了答謝辭。
在慶城的這天晚上,作家們喝高了。女作家中的酒家向春女士,更是頻頻舉杯,而《飛天》副主編閻強國則拿了酒杯和弋舟把酒言歡起來。晚宴后書法家們聚在一起,切磋書藝。而我和楊秋霞、爾雅、習習、向春、弋舟聚在一個房間談天說地,直到凌晨大家才散。
第二天上午,參觀慶城博物館和周祖陵。
慶城博物館是縣級博物館中修建最好的之一,作家們一路參觀,一路贊嘆。博物館分三個展室,第一展室為“史前文化展室”,第二展室為“歷史文物展覽”,第三展室是“革命文物和古幣”。每一個展室都是精心布局的,充滿古老而又深厚的文化氣息。
參觀完慶城縣博物館,又乘車上周祖陵。
周祖陵在子午嶺上,我們看到的是修繕一新的周祖陵。子午嶺在綠樹掩映下顯得莊嚴肅靜。站在子午嶺上,俯瞰遠處,慶城縣便盡在眼底了。我才發(fā)現(xiàn)慶城縣被兩山和兩河包圍著。這里自古應(yīng)該是個富足之地吧。
大家是步行走下周祖陵的。而我那天穿的鞋子不好下山,因此我是一手提著鞋子,光著腳丫走下來的。所以,從此想忘記慶城縣是很難的。
習習怕我摔倒,她一直牽著我的手,我們小心地下著臺階,不記得下了多少個臺階,總之大家的腿腳都發(fā)顫了。邵振國先生在周祖陵的岐伯殿,為他的夫人的健康燃了一炷香。邵先生此行一路,一直擔心著他夫人的身體,因為他夫人正在住院,而他是被我們再三邀請才來的。夫人的身體他是牽掛了一路。
下了周祖陵已是中午時分,大家必須要在午飯前趕回西峰。
匆匆坐上車,大家向子午嶺揮一揮手,就這樣離開了這個古老的縣城?;氐轿鞣澹蠹叶加行┢v,匆匆吃過午飯就休息了。下午三點要開座談會。
大約兩點半的樣子,我聽見習習的房間里傳來笑聲。開門出去,見到了老朋友楊永康。永康兄還是那么清瘦,說起話來語調(diào)平緩,即使激動,他還是微微地笑。過去在蘭州,我們在路上突然相遇,總是寒暄兩句,然后握手告別。這次來到他生活的城市,他見到我們,尤其見到習習和馬步升、馬青山更是激動。永康是慶陽市作協(xié)副主席,他是來參加會議的。
我們依舊是匆匆說了幾句話,便一起到會場。到了會場,見到許多熟悉的老朋友。這里的熟悉是對文章的熟悉,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面。有武國榮、鄭曉紅、付興奎、汪忖芝等。
省內(nèi)知名作家慶陽采風活動座談會是三點開始的。會議由慶陽市委宣傳部常務(wù)副部長蔡森貴主持。首先文聯(lián)主席秦應(yīng)平向大家介紹了慶陽的文學創(chuàng)作情況。秦主席也是個性情中人,此次去南梁他一直陪同。他和他的同事楊文婷女士,以及市作協(xié)馬野先生對我們大家細心地照顧,很讓人感動。
座談會上馬步升老師也作了個簡短而熱情的發(fā)言。他說雖然離開慶陽已有十年,但他的心卻從沒有離開過,他的文字也從沒有離開過。對于家鄉(xiāng)保持一定的距離對于創(chuàng)作是有意義的,只有保持距離,他才可以時刻回味故鄉(xiāng)的生活,并且不斷反思和追尋這塊土地上的精神。
邵振國、馬青山、爾雅和慶陽市作協(xié)主席馬野也從不同角度發(fā)言。馬野主席的講話很真誠,他說慶陽從沒有一次來過這么多的作家,他再次對這些可親可愛作家表示歡迎,并希望作家們今后多來慶陽走走。大家都表示作家來到革命老區(qū),感受曾經(jīng)的紅色歲月是非常有意義的。
省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周秦最后做了總結(jié)發(fā)言。他代表大家向慶陽地區(qū)的承辦單位表示感謝,他說慶陽是革命老區(qū),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因為時間關(guān)系,大家只是走馬觀花式地了解這塊神奇的土地,但是,大家的收獲很大。他說作家要不斷地深入生活,才能寫作好作品。他希望大家回去后,能用藝術(shù)的視角感受紅色的慶陽,感受改革開放中的慶陽。他說作家的創(chuàng)作靠靈感,而靈感則來自于生活,所以,他希望此次活動能激發(fā)作家們更多的靈感,創(chuàng)作更多的好作品。
座談會在熱烈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
這天晚上,武國榮先生開車帶大家去了隴東學院的新校區(qū)。隴東學院是馬青山和馬步升的母校,他們顯得格外激動。說起學生時代的往事,都感慨萬千。
參觀完隴東學院,楊永康請大家在西峰的一個茶樓里喝茶。相逢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大家意猶未盡,品茶談天,談文學,談創(chuàng)作,談慶陽的風土人情。那真是一個溫暖的夜晚。夜深人靜時分,在灑滿月光的街頭,大家和當?shù)氐呐笥岩灰桓鎰e,因為第二天我們將要離開隴東,離開這個天下黃土層最厚的地方,離開這個曾經(jīng)的革命老區(qū)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強市。我們看著天空的月亮,在心里發(fā)出一致的呼聲,隴東高原,我們還會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