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飛 劉江楓
我們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活動中,所碰到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是新生計算機基礎極不平衡影響了教和學;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較差;此外還有考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就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解決辦法,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思考和共鳴。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應用普及的程度越來越高,深刻地影響到各行各業(yè)。絕大多數(shù)單位廢除了“紙質化”辦公方式,逐步改變?yōu)椤盁o紙化辦公”模式。據(jù)一項調查顯示,計算機一級的通過率在98%左右,但學生在畢業(yè)時能獨立做好一份求職簡歷的同學只占60%。因此,有些學生抱怨大學學的計算機知識在工作崗位用不上。雖然這種抱怨是片面的,但是給我們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育還是提出了某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的。大學計算機公共課作為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獲取計算機知識和培養(yǎng)計算機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受到學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為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提供計算機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教育的,旨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wǎng)絡及其它相關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應用計算機知識解決自己專業(yè)方面的問題和適應社會工作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就當前大學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不足和問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1.大學新生來自全國各地,文化背景差別很大。有的學生在高中時就掌握了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日常軟件的使用。但也有不少的學生基本上連電腦都沒摸過,這樣就造成了教學的困難。在上課時,基礎差的學生感到跟不上,不能消化;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覺得不上癮,吃不飽。形成兩種學生都學不好、學不透的教學局面。
2.計算機基礎課普通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上課時,雖然使用了多媒體,但基本上是老師在臺上講授知識,偶爾在電腦上演示下涉及到的知識點,學生只是在下面被動地聽,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由此,就產(chǎn)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即: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的脫節(jié),會背不會作,會談不能用。有些畢業(yè)生到了工作單位還要向單位的老同事學習,必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才能將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單位業(yè)務結合起來,獨立的將計算機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去。
3.考試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F(xiàn)在很多學校主要是采用筆試或者上機考試這一種手段,這樣都有所偏頗,也會造成學用脫節(jié)。筆試不僅題量少,很難全面涉及到知識點,而且無法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機考,不僅題庫的考題有限,仍然存在著無法考察學生操作能力的弊端。因此,學生計算機測試,除了要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對學生操作技能的考核也應該包括在期末考核的范圍之內。由于學生的期末實驗報告占總成績的20%,但由于是課下自己做,有可能出現(xiàn)拷貝別的同學的作業(yè)或者網(wǎng)上下載現(xiàn)成的情形發(fā)生。
4.計算機實驗課,有部分學生不按照實驗教材的指導上機操作。主要是對諸如打字練習以及office等基本操作覺得枯燥、乏味,不感興趣,而聊天、玩游戲。對上機實驗的漠視,導致了學生動手能力的缺乏。究其原因是對上機操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自己將來踏入社會就業(yè)、任職時計算機操作熟練程度所起作用的重要性缺乏瞻前性的認識。有些老師希望機房能打開網(wǎng)絡,一方面老師可以查閱資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當然,老師也擔心缺乏自覺性的學生不按照實驗教材的指導上機操作,而去聊天、玩網(wǎng)絡游戲。
1.按照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分層次教學。新生入學時,學??梢跃托律挠嬎銠C水平進行一次摸底考試,按照學生的考試成績,將學生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A班的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常用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而提高班的學生則學習常用辦公軟件的高級用法以及專業(yè)課程也沒有專門開設的軟件使用課程。比如與藝術廣告設計相關的圖片處理軟件photoshop、電子商務有關網(wǎng)頁設計軟件dreamweaver等課程。這樣分班,有的放矢、針對性強,可以顯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就可以充分滿足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學習要求,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跟得上,吃的飽。
2.改變填鴨式教學為案例式教學。比如講excel,就用一張比較復雜的excel表格,其中有有效性驗證、自動篩選、函數(shù)使用等知識點,由實例引入。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動腦思考,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計算機是門應用性學科,需要動手實踐。所以理論課最好能在機房進行教學。現(xiàn)在高校都有機房,可以在機房加裝一套電子教學平臺——NetopSchool,老師邊演示邊講解,講完每一個知識點之后,學生可以隨即在電腦上操作,邊學邊練,這樣教學效果更好。
在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方面,我認為,每次上實驗課時,除了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教程完成實驗操作之外,還必須要求每次上機要寫實驗報告,落實每次上機要完成的實驗任務。學院一個學期可以搞若干次計算機操作技能比賽,優(yōu)勝者可以給予期末成績加分,以此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積極性。
如果機房能有淘汰的電腦,老師可以邊拆卸,邊給學生講解電腦的組成、各個配件的功能,使學生有一種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認識。隨后,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拆卸和組裝一臺電腦。
3.改變題庫題目有限的現(xiàn)狀。學校可以開放題庫系統(tǒng)的權限,動員和鼓勵有關老師在日常備課過 程中,有好的題目或者好的意見,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上傳到題庫中。學校對于題庫建設貢獻大的老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做既能提高教師的備課水平還能充實題庫,一舉兩得。
在考核方面,除了理論題目之外,也可以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一個綜合性實驗,然后根據(jù)這兩部分的得分綜合評定出期末成績。如果期末成績跟操作成績掛鉤,學生在平時的實驗課程中就會更認真,更專心,對實驗過程就會更重視。
4.針對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如果機房能夠加裝NetopSchool軟件,它強大的功能之一是可以指定電腦只能運行那些程序,只用將操作所需要的軟件加入白名單,那么其他程序是不能運行的,自然包括聊天和游戲軟件。對于提高學生實驗課興趣的問題,可以考慮將分離的知識點集中在一個比較有趣的項目當中,然后把操作過程錄制下來,分發(fā)給學生在實驗課時邊看邊做,使他們能夠悟到熟練操作計算機對將來職場的潛在意義,以提高他們對實驗課重要性的認識。
5.要做好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工作,對教師教學專業(yè)水平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改進教學方法、充實教學內容、參加專業(yè)培訓,提高教學水平。教師除了備好課之外,還要經(jīng)常深入到用人單位進行考察,通過對用人單位的調查,和那些已經(jīng)參加工作的學生們聊天,考察學生的在社會工作實踐中應用計算機的能力以及用人單位迫切需要學生掌握哪些計算機技能,不斷根據(jù)社會實際需要情況調整、充實和完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這樣,教師就能夠不斷地發(fā)展、充實和豐富大學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教程的內容,也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通過我們的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受社會歡迎的學生,使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充滿活力。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作為拋磚引玉,歡迎和同行一道交流和探討研究。
[1]邢小東,侯飛,李千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0(22).
[2]廖濤.對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