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俠
(吳小俠: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
普羅米修斯是埃斯庫羅斯悲劇中一個重要人物,也是馬克思非常喜愛的一個形象。如同普羅米修斯的受苦受難是為了人類,馬克思的一生實踐著普羅米修斯的精神,把解放全人類視作終生的奮斗目標,始終堅持對真理和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是人類解放斗爭中的圣者和殉道者。
古希臘文學作為人類文學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涌現(xiàn)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作家和成就輝煌的作品,馬克思非常喜愛和熟悉古希臘文學,經(jīng)常在著作中用到古希臘文學中的典故,而他尤其喜愛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作品,尤其是普羅米修斯這一形象,馬克思稱“普羅米修斯是哲學的日歷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馬克思說過:“通過一個人的作品,能了解他的精神世界。”埃斯庫羅斯創(chuàng)作的悲劇,多以塑造頂天立地、無所畏懼的英雄為主,如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nóng)、俄瑞斯忒斯等。同時,在四十年的悲劇創(chuàng)作和表演生涯中,他始終都在為改進劇場技巧,增加悲劇的表現(xiàn)力而努力著。作為時代強有力的表現(xiàn)者,埃斯庫羅斯與他筆下的英雄人物相互成就了彼此?!镀樟_米修斯》的劇情表現(xiàn)的是神界的斗爭,但卻完全和人間的斗爭同形同構。劇中人物形象分正邪兩類,分別由普羅米修斯和宙斯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物組成。劇中的宙斯既是普羅米修斯的對立面,是造成普羅米修斯災難的原因,同時,其意義還不止于此:他權高位重又濫用職權,他任意胡為一副暴君面孔。這一形象與人間暴君的形象何其相似!
眾所周知,普羅米修斯的被縛,是由于盜取天火給人間,而被縛后他是有機會得到解脫的,即只要他說出宙斯將來會被誰推翻這一秘密。這似乎是一場交易,對許多人來說,這甚至都構不成一場斗爭,而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是屈服還是堅持斗爭?普羅米修斯顯然是選擇了后者——保守秘密,決不妥協(xié),他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艱難的處境和痛苦的生存方式。普羅米修斯很清楚自己孤身奮戰(zhàn)的處境,但是他又對將來的勝利充滿信心。此時的普羅米修斯就像一名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在與敵人的搏擊當中毫不退縮;他又像一位智者,對敵人的虛弱本質(zhì)有著清醒的認識。
從理論上講,由個性差異產(chǎn)生的偏愛價值,是使個人觀照社會與自然的直接動力,也是觀照文學的直接動力。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各自在自己所觀照的對象中找到獨自不同的涵義。在普羅米修斯的多種性格中,或者說在普羅米修斯將具有的多種可能性中,埃斯庫羅斯首先看到的是他的斗爭精神和不畏邪惡勇于犧牲自我的精神,這本身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同時也是選擇的結果,而這一結果的形成又是由于悲劇作者獨特的認識結構?;叵氚K箮炝_斯充滿戰(zhàn)斗色彩的一生,戰(zhàn)士的經(jīng)歷和斗士的勇氣使得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行為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充滿更多的欽佩之情,也或者說是普羅米修斯的斗爭精神激勵了他一生踐行英雄行為??傊?,在謳歌普羅米修斯的過程中,作者一定對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認同,在后人看來,他們是互生共長,成就了彼此。
作為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哲學家,馬克思還同時是一位具有獨到品味的藝術鑒賞家。如果說通過一個人的作品可以了解他的精神世界,那么通過一個人所喜歡閱讀的作品也可以了解他的(讀者)精神世界。馬克思的一生,是對生活真理和人類理想生活永不停息的追求和探索的一生。生當政治黑暗、經(jīng)濟落后、人民備受奴役的時代,馬克思首先把自己看做是為無產(chǎn)階級解放而斗爭的戰(zhàn)士,并讓自己的學術活動自覺地從屬于政治事業(yè),滿懷熱情地參加政治活動。
在馬克思的全部學說中,最根本的是他的人類解放的思想。如同普羅米修斯之受苦受難是為了人類一樣,馬克思終其一生的奮斗也是為了人類的解放和幸福。馬克思是從爭取言論自由的斗爭開始走上政治活動的道路的。19世紀40年代,落后、頑固的普魯士政府,為了繼續(xù)其落后、頑固的統(tǒng)治,拼命控制言論和出版的自由。針對普魯士政府1841年新頒發(fā)的一項書報檢查令,馬克思在其第一篇政論文《論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中,對專橫制度予以猛烈抨擊:“你們贊美大自然令人賞心悅目的千姿百態(tài)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并不要求玫瑰花散發(fā)出和紫羅蘭一樣的芳香,但你們?yōu)槭裁磪s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在言論自由受到限制,眾人噤若寒蟬的年代,馬克思的勇猛無畏、論證有力的發(fā)言如同黑夜里的一道閃電,撕碎了夜幕,為眾人的前行指明了方向并照亮了道路。
此后在《萊茵報》《德法年鑒》《新萊茵報》工作期間,馬克思用他手中那支凌厲無比的筆做武器,發(fā)表了大量令反動當局聞之色變的文章。他抨擊普魯士政府對出版自由的限制,因為馬克思認為新聞出版自由是無產(chǎn)階級解放的條件之一;他批判私有制的剝削制度及其帶來的危害,他批判舊制度,并為建立一個新世界新制度而努力工作。誰是建立新世界的主要力量?——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認為無產(chǎn)階級——這個被徹底的鎖鏈束縛著的階級,是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物質(zhì)力量。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chǎn)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zhì)武器,同樣地,無產(chǎn)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閃電一旦真正射入這塊沒有觸動過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雖然馬克思在這里提到的是“德國人”,但實際上它也代表一切被壓迫的人們,全人類的解放是馬克思文章中的應有之義。至于談到全人類解放的具體途徑,馬克思說:“只有當人認識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這種力量組織成為社會力量因而不再把社會力量當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開的時候,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類解放才能完成?!?/p>
作為一個哲學家,馬克思不同于一般哲學家的地方在于,他從來都不是書齋里的學者,而是一位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并為人類的解放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他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笔堑模瑸榱烁淖冞@個不公平的世界,馬克思以實際行動、以多種方式多種可能參與了許多進步團體、進步組織,并因此多次受到反動政府的驅逐、逮捕,從巴黎到布魯塞爾、再到巴黎,到倫敦,到科隆,到曼徹斯特……馬克思的腳步走遍了歐洲大地,有時是為了躲避反動勢力的迫害,有時是為了主動迎接新生力量的誕生。在漫游歐洲的日子里,馬克思身體力行,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到英國考察政治經(jīng)濟狀況和工人生產(chǎn)生活的狀況,在布魯塞爾創(chuàng)立共產(chǎn)主義通訊委員會,加入正義者同盟,倡議組織并成立德意志工人協(xié)會,在巴黎參加巴黎德國流浪者大會,當選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參加1848年的德國革命……在馬克思的全部學說中,最根本的是他的人類解放的思想。而這一學說,馬克思既用理論證明,更用行動實踐。
在傾盡全力為人類的幸福而奮斗的過程中,馬克思還要時時忍受生活的貧困和打擊:他的幾個幼小的兒女相繼夭折,親人的離世,戰(zhàn)友的或去世,或背叛,使馬克思精神上受到嚴重打擊,但他沒有停下斗爭的步伐,沒有動搖斗爭的意志,相反,他意志更堅定,目標更明確,精力更集中,他以加倍的斗志去迎擊敵人的圍攻。
恩格斯認為,斗爭是馬克思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懷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由此,我們又想到了普羅米修斯,想到了馬克思對他的喜愛和敬佩,想到了“圣者和殉道者”的美譽,不僅僅屬于普羅米修斯,也同樣屬于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