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琴
庫布里克對電影語言與人類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常常引發(fā)人們的思考。“未來三部曲”包括《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游》和《發(fā)條橙子》,代表了庫布里克電影事業(yè)和藝術(shù)造詣的巔峰。
《奇愛博士》中的人物都是英雄——戰(zhàn)爭的英雄,名義上他們保家衛(wèi)國,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最終的歷史功績卻在于促使人類走向毀滅。也許我們無法理解片中人物的所作所為,但他們都對戰(zhàn)爭有獨特態(tài)度。例如:奇愛博士人如其名,有著奇怪的愛好,這位博士不愛面包偏愛炸彈,不愛和平偏愛戰(zhàn)爭。他雖然身體殘疾,卻比那些正常的人更加危險,他是毀滅性之核戰(zhàn)爭的主要設(shè)計師。從他那只不靈便的卻總是會不自覺地大行納粹軍禮的右手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其實就是一個不散的法西斯陰魂,“屠殺”二字會給他帶來不盡快樂,而世界末日則更令他興奮無比。杰克·里珀將軍是這次核毀滅的始作俑者,正是他的一個電話將世界引入無底深淵最終毀滅,然而他不是一個正常人,只從他下這道攻擊的命令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婚戀屢遭挫折而心里失衡,我們就可以一探究竟。轟炸機長官康少校,在接到上級命令并且確認無誤后,他開始實施“R計劃”,為了“不讓美國人民失望”,他帶領(lǐng)機組成員無畏地前進,在飛機投彈發(fā)生故障時,康少校毅然決然地說“保持投彈狀態(tài),我下去看看”。最后,他揮舞著氈帽,騎著炸彈一起被投擲下去了,他沒有想到,自己付出生命為了完成使命的結(jié)果竟是啟動了“世界末日裝置”。這個執(zhí)著的英雄毫無選擇地成為了毀滅人類的一枚棋子!
《2001:太空漫游》中人物不多,庫布里克設(shè)置了一個沒有形體、只有固定拍攝“眼”的機器人哈爾,這個完全用聲音來塑造的角色不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許多專家更認為它是所有庫布里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超級電腦哈爾一出場時就自夸是“目前最可靠的電腦,從來沒有出現(xiàn)任何錯誤”。與骨頭形狀的“發(fā)現(xiàn)號”一樣,哈爾也是人類的工具,為人類所使用。只是,工具足夠強大了,不僅擁有了超乎人類的能力而且具備人類的情感,明顯人類已無力控制,反過來哈爾作為工具成為了人類的敵人,掌握人類的生死和命運,殺死了冬眠中的科學家和宇航員普爾。哈爾代表著人類創(chuàng)造機器后可能造成的惡果,即機器成為人的競爭對手。哈爾讓發(fā)現(xiàn)號乃至人類陷入了危機,正是如此,人類開始了反抗。
大衛(wèi)最先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宇航員,在太空艙中面無表情??僧敶笮l(wèi)發(fā)現(xiàn)了哈爾的殺人計劃時,兩人開始斗智斗勇,大衛(wèi)攻向哈爾的核心“殺死”了哈爾,并看了一段提前錄好的視頻。大衛(wèi)被黑色方石柱帶離了飛行器看到了年老的自己,慢慢的,在黑色方石柱作用下,大衛(wèi)變成了一個半透明的胚胎,一個新的物種新的生命“星孩”,自由穿梭宇宙。影片中的各類角色都讓人難以理解,但也許這就是“漫游”,就如同那位17歲的中學生所說:這是讓你體驗的,不是讓你理解的。
《發(fā)條橙子》是庫布里克一部頗受爭議的電影,影片中,庫布里克就像捍衛(wèi)人類自由的戰(zhàn)士一樣,把世間所有可能包含罪惡的東西都集中在他的電影素材里并對它們進行諷刺和批判。影片主人公亞歷克斯的遭遇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亞歷克斯,英國街邊的—個無惡不作的小混混,他一只眼睛上貼著假睫毛,身邊跟著三個“死黨”,聰明有暴力傾向。亞歷克斯代表著無拘無束、沒有壓力的普通人,然而他卻因誤殺一名單身女子而被判入獄14年。為了縮短刑期,他自愿充當“厭惡療法”的試驗品,實驗結(jié)束后亞歷克斯成為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無法接近女色而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信任”。出獄后亞歷克斯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被父母拋棄了,流浪街頭又被曾經(jīng)欺負過的老乞丐以及以前的兄弟報復毒打,最后他逃到了作家亞歷山大的家里。亞歷克斯洗澡時哼唱《雨中曲》讓作家認出了曾經(jīng)輪奸妻子的兇手,作家在復仇之外還想利用亞歷克斯自殺來推翻政府,于是他將亞歷克斯關(guān)起來并播放《第九交響曲》致使亞歷克斯跳樓受傷。政府為了重新贏得民心,安排治愈亞歷克斯并提供優(yōu)越的工作。片尾,記者們在病房拍下政府高官和亞歷克斯的親密合影,在《第九交響樂》的旋律中亞歷克斯又回復了對暴力和性的熱情想象,追回了個人的自由意志。庫布里克想通過亞歷克斯這個角色的塑造傳達個人的自由意志不能被剝奪,相反無論是個人暴力還是社會暴力卻應該被社會拋棄。
庫布里克喜歡選擇具有深刻社會學意義的重大題材,對之進行嚴肅獨特的哲學思考,隨著一部新片問世,他對人類社會重大問題的關(guān)照不斷擴大到更加廣闊和有趣的領(lǐng)域。
《奇愛博士》改編自彼得·喬治的小說《紅色警戒》,“無畏、無情地揭露了人類的殘暴和不人道”。①影片以冷戰(zhàn)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一場由于人類社會固有缺陷而引起的毀滅性災難。這個故事的前提設(shè)置是建立一個完美計劃的不可能性,超級大國試圖以核較量來耀武揚威,稱霸世界,但計劃的結(jié)局正是因為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不僅導致了自身的毀滅,甚至是整個世界的毀滅。
盡管《奇愛博士》顯示出明顯的反戰(zhàn)意圖,但又不能簡單地把該片定義為“反戰(zhàn)”的和平電影。影片以奇愛博士命名,庫布里克是在用一種調(diào)侃的幽默與諷刺的口吻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沉重的話題,那就是當世界一旦落入以戰(zhàn)爭為人生第一要事的狂人手里時,它的結(jié)局就只能是毀滅。
《2001:太空漫游》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影片中融入了庫布里克對人類命運的嚴肅思考,影片一反傳統(tǒng)科幻電影的模式,對未來的人類社會進行了不同以往的闡釋,得出了悲觀的結(jié)論:在他看來,人類面臨物種進化的嚴重挑戰(zhàn),而作為舊物種的地球人在這場嚴重的挑戰(zhàn)中,必然會被作為新的物種所取代。這部電影是一個關(guān)于未來的寓言、是對人類的進化包含科學及詩意的作品,它帶給我們的是對人類文明的深層次的思考??萍季烤菇o人類帶來了什么?人類又是否能保證科技與工具永遠處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影片表現(xiàn)的是人類與工具、科技之間永恒的依賴與斗爭:人類過度依賴科技導致工具誤用成為了殺戮的兇器,同時工具成了人類的敵人,掌握著人類的命運和生死。影片中超級電腦哈爾的設(shè)置以及哈爾控制太空艙中的一切并殺害冬眠中的科學家的表述都在向人類警示——人的工具性所帶來的最終后果將會是人類的毀滅。
《發(fā)條橙子》將矛頭毫不留情地直指社會意識形態(tài),將自由意志與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表現(xiàn)得十分極端,主人公亞歷克斯入獄前無惡不作,侵犯他人自由;在獄中他接受政府罪惡治療的洗腦方式,被剝奪了行使自由意志的權(quán)利,成為了對社會無害的良民;然而在他出獄后社會卻開始對他作惡:他被父母拋棄,被老乞丐、以前的兄弟欺負,被作家報復,他無力反抗,成了心靈的囚徒,最終跳樓自殺。影片的情節(jié)讓人把痛恨和同情、笑和哭融合在了一起,引發(fā)人的思考。亞歷克斯的惡行讓人痛恨,然而政府的罪惡治療卻在法律和秩序的名義之下,讓人的思想被扭曲,道義上的選擇也被剝奪了。
注釋:
①王園:《庫布里克及其作品研究——以“未來三部曲”為例》,載《青年作家》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