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甫文
每當看到二叔全副武裝的樣子——袖口、領口、褲腿處都扎得嚴嚴實實的,我就知道二叔又在取蜜了。
二叔最初養(yǎng)蜂是個“土把式”,他把家里所有的窗口都利用起來,從堂屋到偏屋,從前屋到廚房,一個窗口一箱蜜蜂。二叔對蜜蜂的生活規(guī)律掌握得十分清楚,比如哪箱蜜蜂有啥特性,什么時候出去采蜜,什么時候返回,他都掐算得忒準。隨著養(yǎng)蜂技術(shù)不斷提高,他飼養(yǎng)的蜜蜂已發(fā)展到30余箱。他還有一輛手扶拖拉機,一個帳篷,都是他養(yǎng)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流動家產(chǎn)。
蜜蜂是最勤勞的小昆蟲。每年春夏秋三季,是蜜蜂最繁忙的季節(jié)。二叔常常彎著腰,仔細地看著蜜蜂們進進出出來回奔波,他的臉上會笑得像一朵盛開的太陽花。我常到二叔家蹲在窗前仔細觀察那些勤勞的小生靈,那蜂箱小門前,偶爾會有幾只黑蜂爬來爬去,像是在門口站崗放哨的警衛(wèi)。而那黃色的蜜蜂,總是匆匆忙忙,返回來時,小腿上都掛著厚厚的花粉,肚子大大的;再出來時,花粉就沒了,身體也瘦了。可愛的小蜜蜂,就這樣一次次往返,從來沒有偷懶怠工的。
稻香麥熟之際,是收取蜂蜜的最好季節(jié)。每當看到二叔全副武裝的樣子——袖口、領口、褲腿處都扎得嚴嚴實實的,我就知道二叔又在取蜜了。取蜜之前,要“趕”蜂,即把蜜蜂趕到一邊,露出要取的蜂巢。只見二叔輕叩蜂桶,蜜蜂便乖乖地讓到了一邊,雖然到處亂飛,卻不會蜇到二叔。二叔手握鐵笊籬取下蜂巢,小心翼翼地倒置于盆架上,不一會,那種琥珀色的液體便慢慢地流出來了,蜂蜜帶著多種花兒的芳香,撲鼻而來,醇醇的,直沁人肺腑。這時,站在一旁觀看的我,早已饞水沖腮。二叔取完蜜后,首先要從蜜盆里舀出半小碗遞給我:“小饞貓,快吃吧!”然后才去收裝蜂蜜。
二叔最先用一個個空酒瓶或是小泥罐裝蜂蜜,不同花粉產(chǎn)出的蜂蜜各不相同。如洋槐樹花蜂蜜粘稠透明,琥珀般晶瑩,用一根筷子挑出,細如發(fā)絲而不斷。油菜花蜂蜜則凝白如脂,一點雜質(zhì)也沒有,像裝了一瓶新雪。二叔收完蜂蜜后,從不忘小村20多戶鄉(xiāng)親們,他都要親自挨家挨戶地送上一小瓶,讓大家都能品嘗到他收獲的甜蜜,剩下的蜂蜜才作他的家庭收入。
憨厚、誠實的二叔,1982年在一次暴雨中為了搶救他的蜜蜂,不幸摔傷了腿腳,從此不得不拋棄他的養(yǎng)蜂業(yè),七年后離開人間。
近年來,小村中的鄉(xiāng)親們百病皆出,什么胃癌、肝癌、腸癌等等,都是不治之癥。為了防病治病,大家都到商場里買瓶裝蜂蜜,但跟當年二叔的蜂蜜相比,那是十分遜色的,大家能不無比懷念二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