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曼
相信大家對蘋果都不陌生,但有這樣一個家庭,在那里,兩只蘋果竟代表了一份重重的恩情,一份濃濃的摯愛——
在一個貧窮的地方,住著一戶極貧窮的人家。他們從不曾嘗過蘋果的滋味。一次,遠(yuǎn)方的姑父給奶奶帶來了兩個蘋果。家里的兩個孩子看著又紅又大的蘋果,直流口水。奶奶把蘋果偷偷塞給了他們,媽媽發(fā)現(xiàn)后,又拿回來塞給奶奶,說奶奶都這么大年紀(jì)了,一口蘋果也沒嘗過,這兩個蘋果應(yīng)當(dāng)讓奶奶吃。飯后,媽媽在兩個孩子的手心里放了幾片蘋果皮,微笑著讓孩子吃。可是,大一點的孩子突然叫道,蘋果皮是苦的!媽媽嘗了一下,發(fā)現(xiàn)不是,原來那只是孩子騙她吃的一個伎倆。這樣,一家老小最后都分享到了蘋果的味道。
這個故事一直打動著我。這么貧窮的家庭,有如此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我們這些城里的“富人”如何能比?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愛,真如春雨潤物,無聲但又無處不在。就算是一塊餅干、一片蔬菜、甚至一口白開水,都要再三問我吃不吃、喝不喝以后,他們才動口。這天,我第一次動手削了一個蘋果,切下一片,塞到爸爸嘴里。爸爸愣了愣,問我為什么,我有點激動地向他說起了《蘋果皮》的故事。我知道我的這片蘋果沒有那家人的那么珍貴,但我想這應(yīng)當(dāng)是個開始,就像爸爸說的,只要有了這份感恩的心,一切會越來越美。
如春雨潤物般給我們愛的人還有很多,我們對此都應(yīng)當(dāng)有一顆感恩的心。不懂得感恩,就會變得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的人永遠(yuǎn)都不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