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輝
(連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連州513400)
隨著廣譜抗生素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近年以來,三代頭孢類藥物被臨床廣泛應用,使大多數的革蘭陰性桿菌產生了大量的ESBL,這類酶能夠使所有的青霉素類藥物發(fā)生水解[1]。對于第一、二、三代頭孢類藥物和某些第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及單環(huán)氨曲南類藥物,為患者病情的治療帶來相當大的困難。所以,對ESBL進行準確及時的檢測對于臨床準確用藥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可以使院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2]。為了對革蘭氏陰性桿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檢測結果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對其耐藥性加以闡述,為今后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可靠的依據,使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合理,使患者的治療更加及時,提供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這三年時間里,抽取250份我院的臨床送檢標本資料,對這些標本進行常規(guī)細菌鑒定、ESBL檢測、藥敏試驗,分析相關結果耐藥性?,F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這三年時間里,抽取250份我院的臨床送檢標本資料,標本采集患者年齡在22至85歲之間,平均年齡53.2歲;其中包括113例男性患者和13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所有自然資料,沒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這三年時間里,抽取250份我院的臨床送檢標本資料,對這些標本進行常規(guī)細菌鑒定、ESBL檢測、藥敏試驗,分析相關結果耐藥性。
采用我院現有的培養(yǎng)基和配套試劑、血瓊脂、水解蛋酪白胨平板、藥敏紙片、沙保弱平板對采集的尿液標本進行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3]。
首先將標的培養(yǎng)基本置于二氧化碳孵箱中,培養(yǎng)基應放入厭氧袋中,在40℃以上培養(yǎng)兩天,皰肉培養(yǎng)管在35℃以上培養(yǎng)一天,對有氣體產生者進行鑒定,沒有氣體產生者要繼續(xù)培養(yǎng)一天。對達到要求的菌落進行觀察,對染色形態(tài)、具體生化反應進行記錄,并作出血清學診斷[4]。
研究結果顯示,革蘭陰性桿菌對第一代頭孢類藥物的耐藥性最高,對第二代頭孢的耐藥率在40%左右,對第三代頭孢的耐藥率在20%左右。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腸埃希菌為產酶株,其耐藥率也呈現顯著增高趨勢。見表1。
表1 幾種革蘭陰性菌ESBL的檢出率
隨著現代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抗生素類藥物的問世及廣泛應用,有創(chuàng)檢查技術和介入治療方法的不斷增加,導致臨床感染的具體類型,細菌的具體種類和相關耐藥性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以前很少能夠導致感染的條件和非致病菌所引起的感染在近年來呈現出增加的趨勢。革蘭陰性桿菌所產生的耐藥主要是因為β-內酰胺酶的生成所導致。過去醫(yī)學界廣泛認為是條件致病菌的不動桿菌,在近年來已經開始成為導致醫(yī)院內部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的一種。該類菌株對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以及亞胺培南的耐藥率仍然不是很高[5]。
肺炎克雷伯氏菌、綠膿桿菌等細菌、大腸埃希氏菌,可以誘導產生β-原內酰胺酶,從而導致β-原內酰胺類的抗生素的活性基因遭到破壞,從而對于β-原內酰胺類抗生素特別是第三代頭孢和氨曲南等耐藥,通常情況下對于含有β-原內酰胺酶抑制劑的一些復合類藥物。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派酮/舒巴坦等藥物的敏感性比較強,這種耐藥機制是由于質粒的介導作用所產生的,可以在不同種類的細菌之間進行進一步的傳播,故該類菌株的檢出率呈現出逐漸升高的趨勢。ESBL主要是依靠質粒進行介導,很容易導致多種耐藥的產生。產ESBL菌種,由于菌種產酶量的大小不同,在藥敏試驗中可以使三代頭孢和氨曲南MIC的數值明顯縮小,甚至導致體外敏感現象的出現,而在患者體內應該是耐藥的,即隱蔽性耐藥。所以,臨床醫(yī)生必須了解一點,只要該菌才是產酶菌,必須停用所有的青霉素類藥物和頭孢類藥物也包括氨曲南。
ESBL的檢測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簡便,結果準確可靠,易觀察,便于掌握,對基層醫(yī)院的常規(guī)應用來說比較適合。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使臨床對細菌耐藥性的認識得到了明顯提高,使抗菌藥物的管理和在臨床上的正確使用得到了顯著加強,防止菌群出現失調現象,使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減少。增大了藥敏試驗對臨床的指導作用,使廣大患者能夠得到準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對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讓所有的臨床醫(yī)生必須懂得該耐藥機制,用現代的思維方式結合藥敏的實驗報告,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盲目的經驗用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6]。
綜上所述,對醫(yī)院內的細菌菌譜和其具體的耐藥情況進行定期檢測,著重了解ESBL陽性株在患者體內外的具體藥理表現,根據這一情況選擇合理的抗生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給予足夠的重視。
[1] 于文彬,徐慘禮,馬艷,等.ICU內患者感染菌分布及耐藥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2l(1):67-68.
[2] 辛建文,百友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分離譜和細菌耐藥的變遷[J].實用肺科雜志,2007,4(1):24-27.
[3] 瞿亞紅.秋冬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譜及耐藥分析[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07,6(6):53.
[4] Jacoby G,Carreras A.Activities Of B-Lactam antibiotics against estcherichia colistrains produccing extended spectrum B-lactarnases[J].Agents Chemother,2009,34(51):858.
[5] Bergogne-Berezin EJ,Tower K.Acinetobacter spp as nosocomial pathogens:microbiologcal and epidermiological features[J].Clin Microhiolo Rev,2007,9(12):148.
[6] 戴自英,劉裕昆,汪復.實用抗菌藥物學[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