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工業(yè)經濟研究中心 劉瑋
近來,歐洲銀行風險意識增強,國際航運市場扣船案例頻發(fā)。一家名為MPS的航運公司,在美國聯邦破產法院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來對抗銀行的扣船行為。2011年10月21日,該法院駁回了債權銀行的申訴,允許MPS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這一裁決結果對銀行及其他債權人而言極為不利,將導致銀行及其他債權人在與船東的債務談判中處于劣勢地位。
Marco Polo Seatrade B.V.(簡稱MPS),是一家荷蘭公司,旗下共運營6艘油船。目前主要債務兩筆,分別為法國農業(yè)信貸銀行的9000萬美元貸款和RBS的1.18億美元貸款,均為船舶抵押貸款。在本案立案前,MPS已就業(yè)務和資本結構重組問題與其債權銀行進行了長期的協商談判。由于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法國農業(yè)信貸于2011年7月21日在英國扣留了1艘船,并凍結了該船相應的經營賬戶流動資金。8日后,MPS在美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并隨之申訴要求法國農業(yè)信貸銀行中止債務催繳行為。為對抗船東,法國農業(yè)信貸銀行聯合RBS抗辯稱MPS并非美國公司,在美亦無業(yè)務,不適用美國聯邦破產法,而應在荷蘭申請破產。
MPS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如獲得通過,可受益于美國聯邦破產法。根據該法案,其獲益主要有如下三點:
債務重組機會。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章本意是在法庭的保護之下于債權人追索之前,給予債務人一定時間重組其業(yè)務及資本結構,進入第11章破產保護程序的公司業(yè)務照常進行。而在其他國家,盡管也有破產保護程序,但大部分會以清算終結。如若按照MPS本國荷蘭的破產法,申請破產基本意味著隨之而來的清算,債務人很難獲得債務重組的機會。
暫緩債務追索。按照美國聯邦破產法,債務人破產申請一經備案即可生效,同時自動終止世界范圍內債權人的債務催繳行為。對于債權人而言,在債務重組期間進一步的債務催繳行為將受到處罰,即便是抵押債務的催繳也是不被允許的。本案中法國農業(yè)信貸銀行的扣船和凍結資金賬戶的行為都與第11章破產保護程序相悖。
控制公司經營。第11章破產保護程序下進行的債務重組過程,目標是重生一個有持續(xù)發(fā)展力的、財務更健康的企業(yè)。因此,并非由法院指定的托管人或清算人進行債務重組,而是繼續(xù)由公司管理層負責經營。由此公司管理層可以繼續(xù)掌控公司的運營,同時還獲得了支配質押賬戶資金以維持運營的權力。
法國農業(yè)信貸銀行與RBS指出,MPS之所以在美申請聯邦破產法第11章破產保護,僅僅是為了中止銀行的債務追索,而非有切實可行的債務重組計劃,破產保護程序的執(zhí)行將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兩家銀行主張法院駁回MPS的破產保護申請,并提出了釜底抽薪的抗辯:MPS并非美國公司,且在美并無資產,并不具備在美申請破產保護的資格。
其中,MPS本身為荷蘭公司;擁有船舶均懸方便旗;在美無辦公場所,亦無雇員;貸款合約約定適用別國法律,并約定由別國法院管轄;債權人分別為法國和英國企業(yè)。從上述五點來看,MPS公司以及關聯方與美國根本沒有實質的聯系,因此本案并不應屬于美國法院管轄。
那么,如MPS這樣與美國并無實質聯系的外國企業(yè)是否可申請執(zhí)行美國破產保護程序呢?答案是:可以。
MPS自稱其在美提起破產保護申請的依據是,申請日前MPS部分船舶在美國OSG公司經營的pool中運營,并在OSG托管賬戶中有100萬美元運費收入;申請日前,MPS已預付其雇傭的破產律師聘用費25萬美元;船舶抵押的建立及其注冊均在紐約。
對于雙方的爭議,法院的裁決意見認為,根據聯邦破產法,美國法院是否擁有司法管轄權,取決于債務人在美是否擁有資產,而其所擁有的資產規(guī)模大小并不重要。本案中,MPS所辯稱的旗下船舶加入OSG經營的Pool以及其船舶抵押在美建立并不能作為申請破產保護的依據,但如下兩點至關重要,使MPS擁有了在美申請破產保護的資格。一個是OSG所建托管賬戶中運費收入實為MPS所有,另一個是MPS已預付破產律師聘用費。
根據法院的這一裁決,MPS在美托管賬戶中的資金及其預付的律師聘用費已足以保證美國法院對此案擁有司法管轄權。
專家點評
由于美國采用判例法,故此案例對后期市場的影響深遠。在此案例之下,國際航運企業(yè)即便并非美國公司,在美亦無業(yè)務,同時對債權人也沒有可行的債務重組計劃,同樣有可能利用美國破產保護程序阻止債權人的追索行為,譬如扣船。目前,法國農業(yè)銀行已被迫放船。
對于銀行及其他債權人來說,案例意味著,即便其擁有船舶抵押權,同時貸款合同中約定適用英國等國法律,一旦船東在美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則其債務追索行為必須終止。若繼續(xù)扣船或凍結資金賬戶,則可能受到美國聯邦法院對其及其在美資產的制裁。顯然,任何跨國企業(yè)都不會輕涉此險。
目前,國內眾多銀行正試圖開拓國際船舶融資業(yè)務,部分船廠為獲取訂單也在籌備對國外船東開展賣方信貸。由此帶來的風險,值得引起關注。盡管風險的存在不應成為國內企業(yè)擴張國際業(yè)務步伐的障礙,但正確認識風險,提前制定合理的應對之策,是保證國際業(yè)務擴張成功必備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