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明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分院 214105
不少國家和地區(qū)的資料表明,目前哮喘發(fā)病率仍有增加的趨勢,在我國哮喘的發(fā)病率約為1%[1]。在現(xiàn)階段,哮喘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是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但有一部分哮喘患者卻對吸入激素治療反應欠佳。研究表明吸煙對哮喘患者氣道炎癥及對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的反應性都有影響[2]。本文通過比較吸煙和非吸煙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后相關指標的變化,探討吸煙對此類患者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療效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門診和病房就診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3],病情嚴重程度按哮喘全球防治創(chuàng)議(GINA)分級標準為2~3級。共入選病例102例,年齡17~64歲,平均年齡(45.16±13.25)歲,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根據(jù)抽煙分為吸煙組和非吸煙組,吸煙者定義為連續(xù)或累計吸煙6個月或以上,吸煙組36例,非吸煙組66例,兩組患者按照病情嚴重程度結合GINA指南給予相應的治療,包括糖皮質(zhì)激素、抗過敏藥物、布地奈德氣霧劑及β2受體激動劑。并由專人記錄哮喘癥狀評分、哮喘控制測試(ACT)評分、肺功能指標。兩組年齡、性別、治療前病情嚴重程度等具有可比性。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經(jīng)整理后應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a=0.05。
結合支氣管哮喘治療指南,給予相應處理后,非吸煙組哮喘患者對治療反應效果較好,多數(shù)在4d左右白天和夜間癥狀明顯緩解,吸煙組哮喘患者癥狀亦有緩解,但效果相對較差。兩組哮喘患者治療后ACT評分、哮喘癥狀評分及FEV1占預計值(%)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指標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指標的比較()
項目 吸煙者 非吸煙組 統(tǒng)計量P 0.045日間癥狀 1.54±0.78 1.41±0.69 2.347 0.019夜間癥狀 1.31±0.81 0.49±0.52 5.698 <0.001 FEV1 占預計值(%) 78.12±9.87 85.34±7.69 2.469 ACT評分 18.01±3.5420.98±3.032.0360.014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患病率升高與全球煙草消耗的增加密切相關,哮喘患者的吸煙情況非常普遍,包括成人哮喘患者主動吸煙和在吸煙環(huán)境中暴露的被動吸煙。研究證實吸煙與哮喘的發(fā)病有一定關系,同不吸煙的哮喘患者相比較,吸煙的哮喘患者往往癥狀更嚴重、肺功能下降更快、病死率更高。因此推測,是否存在吸煙影響了患者應用激素的療效?;诖吮尘?,筆者觀察了吸煙對哮喘患者應用激素后哮喘控制、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改變的影響。
Chaudhuri等[4]對使用大劑量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的吸煙、非吸煙和既往吸煙的慢性穩(wěn)定期哮喘患者進行研究,結果提示從未吸煙患者的PEF、FEV及ACT評分均有明顯改善。本文得到類似結果:支氣管哮喘患者在給予治療后,非吸煙組哮喘患者對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反應效果較好,白天和夜間癥狀緩解較為迅速,主要體現(xiàn)在ACT評分、哮喘癥狀評分及肺功能均較治療前和非吸煙組患者明顯改善,與國內(nèi)研究報道一致[5]。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多種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參與其發(fā)病過程,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正是通過抑制氣道炎癥,發(fā)揮療效,從而改善患者的病情。而對于吸煙患者,由于煙草中煙草含有多種有毒物質(zhì),它直接刺激著呼吸道,能在短時間內(nèi)損傷氣道黏膜。首先,吸煙是哮喘發(fā)作的誘發(fā)和惡化因子,吸煙引起Th2反應加強,導致Th1/Th2失衡介導了哮喘IgE依賴的速發(fā)變態(tài)反應以及嗜酸粒細胞浸潤為主的慢性氣道炎癥。并造成哮喘的急性發(fā)作和病情惡化[6]。其次,吸煙哮喘患者的肺泡巨噬細胞和肥大細胞增生,可能通過已激活的5-脂氧合酶通路促進了白三烯的生成,引起氣道平滑肌收縮,參與氣道重構。同時,吸煙還可使哮喘患者體內(nèi)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以及其他炎性細胞因子如IL-4、IL-8等增加,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表達黏附分子促進炎癥細胞的浸潤與活化,并可刺激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質(zhì)合成,從而導致氣道高反應性。
總之,吸煙不僅與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密切相關,同時還是降低糖皮質(zhì)激素療效重要因素之一,這對于認識哮喘的病理生理、治療和預后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提示在臨床工作中,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應根據(jù)病情及吸煙史分別對待,在治療過程中應考慮到吸煙對療效的影響,鼓勵吸煙患者積極戒煙,改善患者預后。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國際推廣全球哮喘防治戰(zhàn)略創(chuàng)議研討會紀要〔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23(6):330-331.
[2]Chalmem GW,MacLeod KJ,Thomson L,et al.Smoking and airway inflammation in patient with mild asthma〔J〕.Chest,2001,120(6):1971-1922.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4]Chaudhuri R,Livingston E,MeMahon AD,et al.Cigarette smoking impairs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 to oral eorticosteroids in chronicasthm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11):1308-1311.
[5]張莉,杜永成,許建英,等.吸煙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反應性的影響〔J〕.中華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0,9(4):365-368.
[6]Nouri-Shirazi M,Guinet E.A possible mechanism linking cigarette smoke to higher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asthma〔J〕.ImmunoI Lett,2006,103(2):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