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乾, 閆維明, 紀金豹
(1.北京工業(yè)大學 工程抗震與結構診治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02;2.故宮博物院,北京 100009)
以館藏文物為主的可移動文物屬于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具有重要的藝術、科學和歷史價值,保護意義重大。由于它們在一般狀態(tài)下以浮放形式為主,因而很容易遭受地震破壞。如1999年9月在希臘雅典地區(qū)發(fā)生的5.9級地震造成希臘國家博物館部分文物受損[1];2004年10月日本新渴縣6.8級中越大地震造成十日町市博物館、長岡市立科學博物館大量文物破壞[2];而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中,僅四川省就有216家文物收藏單位的3169件可移動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破壞(圖1(a)),造成了巨大的損失[3,4]。另一方面,尼龍線(魚線)具有一定彈性和拉結性能,常用來加固輕質文物(圖1(b)),在國內外博物館中得到了普遍應用[5~7]。然而從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來看,鮮有魚線加固文物的抗震分析研究報告。為此,本文以振動臺試驗為主要研究方法,以某輕質陶瓷文物為研究對象,探討魚線加固文物在不同類型、不同強度地震波下的抗震性能,為館藏文物抗震加固提供理論參考。
圖1 館藏文物震害與加固照片
本研究選取的陳列柜模型以某博物館展柜為原型,按1∶1比例制作而成,材料以鋼為主,尺寸為700 mm×700 mm×1200 mm(長×寬×高),見圖2(a)所示。經(jīng)計算,陳列柜的重心高度為556 mm。陳列臺座為矩形,材料為木材,尺寸為400 mm×400 mm×100 mm(長×寬×高)。文物的尺寸為24 mm×2 mm×227 mm(底部半徑×壁厚×高度),重心高度為97 mm,材料為陶瓷。加固材料為魚線,共選4根,每根直徑為0.18 mm,彈性系數(shù)為62.5 N/m。魚線一端固定在文物上部,另一端固定在陳列臺面,加固尺寸見圖2(b)所示。模型中不同構件的具體布置方式為:文物浮放(或被魚線固定)在陳列臺座上,陳列臺座固定在陳列柜上,陳列柜底部固定在振動臺面上,見圖2(c)所示。
圖2 試驗模型
為研究陳列柜的地震響應情況,在陳列柜底部(節(jié)點1)及頂部(節(jié)點2)布置了加速度傳感器;為研究文物的地震響應情況,在文物上部(節(jié)點3)布置了微型加速度傳感器以測定文物的加速度響應,并采用探地雷達及視頻測量儀捕捉該節(jié)點相對陳列臺座的位移響應。試驗測點的布置位置如圖2(a)所示。
試驗在北京工業(yè)大學工程抗震與結構診治北京市重點試驗室進行。試驗時,首先對模型施加 PGA 分別為 0.14g、0.28g、0.56g、0.7g(1g=9.8 m·s-2)的白噪聲激勵,研究陳列柜的振動頻率;然后分別選取3種類型的地震波:El-centro波、Taft波以及Ⅱ類場地人工波作用于模型,輸入強度 PGA 分別為 0.1g、0.2g、0.4g、0.7g,作用方向為東西向,時間為30 s,時間間隔為0.02 s?;谡駝优_試驗,分析選定節(jié)點的加速度與位移響應情況,研究魚線加固前后文物及陳列柜的地震響應。
根據(jù)文獻[8]提供資料,浮放文物滑移的條件為:μ<αmax及 μ<B/H,產(chǎn)生搖晃的條件為:B/H<μ及B/H<αmax。這里μ指文物與陳列臺頂部之間的靜摩擦系數(shù),可取μ=0.3;αmax為水平地震力最大值與重力加速度比值,本分析中αmax取值為0.1、0.2、0.4及0.7;B為物體寬度的一半,對文物取B=24 mm;H為物體重心高度,對文物取H=97 mm。易知在地震作用下,PGA>0.2g時未加固文物產(chǎn)生以搖晃為主的震害。
對于3種地震波而言,加固前的文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試驗現(xiàn)象表現(xiàn)類似:(1)PGA≤0.2g時,文物在地震作用下晃動很小,且很快能夠回到原始位置,反映了文物重力產(chǎn)生自身的抵抗彎矩大于地震波產(chǎn)生的傾覆彎矩;(2)PGA≥0.4g時,由于地震波強度增大,文物一開始就有明顯搖晃,隨后由于晃動幅度偏大,重力產(chǎn)生的抵抗彎矩減小,文物很快產(chǎn)生傾覆,見圖3(a)所示;(3)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文物僅產(chǎn)生搖晃,未產(chǎn)生滑移,說明文物自身高寬比較大,且文物與臺面的靜摩擦系數(shù)較大,因而在地震作用下產(chǎn)生以搖晃為主的震害。
圖3 試驗現(xiàn)象
在3種地震波作用下,加固后的文物表現(xiàn)類似的響應特點,即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文物幾乎與陳列臺保持相對靜止,即使在PGA=0.7g時,文物未產(chǎn)生明顯搖晃,而保持穩(wěn)定振動狀態(tài),見圖3(b)所示。這說明魚線加固文物后,可有效減小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搖晃響應。從試驗現(xiàn)象來看,其主要原因在于魚線對文物的拉力提供部分抵抗彎矩,從而使得文物在地震作用下仍保持穩(wěn)定。
對于陳列柜而言,其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無明顯震害,始終保持穩(wěn)定振動狀態(tài)。
采用寬頻帶白噪聲激振方式作用于結構,然后對掃描出的特定點加速度時程曲線進行頻譜分析,并利用加速度傳遞函數(shù)及快速傅立葉變換做出加速度的幅頻和相頻特性圖。幅頻特性圖上的峰值對應于結構的自振頻率[9]。
圖4 陳列柜頻譜分析
通過對陳列柜分別施加 PGA為0.14g、0.28g、0.56g、0.7g的白噪聲激勵,采取上述方法獲得陳列柜的頻譜曲線見圖4所示,其中Am表示傅里葉譜值。易知陳列柜的振動頻率f集中在29~35 Hz頻段,且隨著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增加,其基頻由34.6 Hz降為29.3 Hz。
為研究不同類型輸入地震波對文物柜振動的影響,分別對El-centro波、Taft波及人工波進行傅里葉變換(PGA=0.1g),獲得相應的頻譜分布曲線見圖5所示。易知3種地震波的卓越頻率在1.27~2.27 Hz之間,與陳列柜基頻相差較大,因此輸入地震波不會引起陳列柜的強烈振動。
圖5 地震波頻譜分析(PGA=0.1g)
基于試驗結果,獲得不同工況條件下節(jié)點3(即文物上部)的位移響應狀況。限于篇幅,僅繪出EL-centro波作用下節(jié)點相對陳列臺的位移響應曲線,見圖6所示,B表示加固前,A表示加固后(下同)。易知:(1)PGA≤0.2g時,無論加固與否,文物均能保持穩(wěn)定搖晃狀態(tài)。這是因為地震力較小時,文物自身重心提供的抵抗彎矩大于地震力產(chǎn)生的傾覆彎矩。此時魚線加固效果不明顯,甚至出現(xiàn)在PGA=0.1g時加固后文物搖晃幅值大于加固前的情況。(2)PGA≥0.4g時,由于地震強度增大,缺乏加固措施的文物搖晃響應加劇,表現(xiàn)為振動曲線不穩(wěn)定,且在地震力作用下很快產(chǎn)生傾覆。魚線加固后的文物則由于魚線對文物的拉接作用,限制了文物產(chǎn)生過大尺寸搖晃,使之保持穩(wěn)定振動狀態(tài),且在地震波由PGA=0.4g增大到PGA=0.7g時,加固后的文物位移峰值變化不大。由此可知,魚線可減小浮放文物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且地震波強度增大時,其減震作用依然明顯。
圖6 節(jié)點3相對位移響應曲線(El-centro波)
試驗還獲得不同工況條件下節(jié)點1~3的加速度響應狀況。限于篇幅,僅繪出EL-centro波作用下節(jié)點3的加速度響應曲線,見圖7所示。易知:魚線加固后的文物加速度響應要小于加固前,且地震波強度越大,減震效果越明顯。在地震波強度較小時(PGA≤0.2g),文物搖晃程度較輕,表現(xiàn)為峰值較小,且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魚線約束作用不明顯。在地震波強度較大時(PGA≥0.4g),未加固文物搖晃響應劇烈并產(chǎn)生傾覆,其加速度響應曲線驟然上升,然后迅速降到平衡位置附近。值得說明的是,PGA=0.7g條件下未加固文物的加速度響應有兩個峰值。根據(jù)試驗現(xiàn)象判斷,第一次峰值為文物傾覆碰撞陳列臺頂面產(chǎn)生,第二次峰值則為文物由陳列臺頂面掉落至陳列臺底面時產(chǎn)生,并導致文物破裂。而魚線加固后文物加速度響應峰值仍然很小,文物保持穩(wěn)定振動狀態(tài)。
圖7 節(jié)點3加速度響應曲線(El-centro波)
表1,2為文物在不同條件下的加速度峰值。易知對于3種輸入地震波,文物的加速度響應峰值均表現(xiàn)為類似的規(guī)律,即魚線加固文物后的加速度響應峰值降低,且在輸入地震波強度增大時,減震效果表現(xiàn)明顯。由此可知,魚線加固文物后可有效減小其加速度響應。
表1 文物加固前加速度響應峰值
表2 文物加固后加速度響應峰值
圖8 β1和 β2曲線
定義陳列柜動力放大系數(shù)β1=a2/a1,文物動力放大系數(shù)β2=a3/a1,其中a1為振動臺面加速度峰值,a2為陳列柜頂部加速度峰值,a3為文物加速度峰值?;谠囼炏嚓P數(shù)據(jù),繪制不同情況下β1、β2曲線見圖8所示,其中E代表El-centro波,T代表taft波,A代表人工波。
圖8(a)為加固前的β1曲線(加固后曲線類似)。易知在3種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β1變化不大,介于1.07~1.82間,且隨著地震波強度增大,β1有減小趨勢。這說明地震作用下,陳列柜的搖晃響應不是很明顯。
圖8(b)為加固前的β2曲線。易知在3種地震波作用下β2的發(fā)展規(guī)律類似,即當PGA≤0.2g時,β2介于1.72~2.86之間,文物的搖晃響應不明顯;而當PGA≥0.4g時,β2值劇增(最大值達到14.55),文物產(chǎn)生劇烈的搖晃,并產(chǎn)生傾覆。
圖8(c)為加固后的β2曲線。易知在3種地震波作用下β2值介于1.42~2.25間。雖然隨著地震波強度增大,β2值有增大趨勢,但增長幅度很小。由此可知,魚線加固文物后,可限制其在地震作用下產(chǎn)生搖晃,且在地震波強度較大時,仍能發(fā)揮良好的減震效果。
(1)從試驗現(xiàn)象看,與加固前相比,魚線加固后的文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搖晃震害減輕,并且避免了傾覆癥狀的發(fā)生。
(2)地震作用下,陳列柜的搖晃響應不是很明顯,主要原因在于陳列柜基頻與地震波基頻相差較大。
(3)與加固前相比,地震作用下魚線加固文物的位移、加速度響應峰值及動力放大系數(shù)均有所減小,且在地震波強度較大時表現(xiàn)明顯,因此魚線加固浮放文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1]Spyrakos C C,Maniatakis Ch A,Taflampas I M.Assessment of Seismic Risk for Museum Artifacts[C]//Proceedings of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Beijing,China,2008.
[2]Yusuke K,Kazuyuki I,Kenzo T.Use of Adhesive Mats to Protect Cultural Properties From fall Down During Earthquakes[C]//Proceedings of Disaster Mitigation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Kyoto,Japan,2008:85-90.
[3]周 乾,閆維明.汶川地震可移動文物震害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0,22(3):36-43.
[4]韋 荃,陳顯丹.5·12汶川大地震對四川可移動文物的損壞與啟示[J].四川文物,2008,(4):10-13.
[5]鈕澤蓁.陳列文物抗震措施實驗研究[J].工程抗震,1992,(2):27-31.
[6]野澤亮太,尾崎潤,長島文雄.展示文化財の転倒安全性簡易評価システム転倒防止対策の検討例[C]//土木學會地震工學論文集,2009,30:645-654.
[7]Lowry M,F(xiàn)arrar B J,Armendariz D.Protecting collections in the J.Paul getty museum from earthquake damage[J].WAAC Newsletter,2007,29(3):16-23.
[8]Harry W S.Criteria for initiation of slide,rock,and slide-rock rigid-body mod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1996,122(7):690-693.
[9]林友槜.白噪聲激振法測量模型自振特性的研究[J].華東水利學院學報,1982,(4):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