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說茶
【魯迅】“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就須有功夫,其次是練習(xí)出來的特別的感覺。”
——?—現(xiàn)代人生活匆忙,喝茶的“功夫”是擠出來的,“感覺”是練出來的。不知這樣的“喝茶”還算不算“清?!?。
【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xiàn)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種代表藝術(shù)?!?/p>
——?“不完美的現(xiàn)世”是日本人個性里的宿命,所以,連喝茶也成了體驗“剎那永恒”的方式。也正因為如此,日本的茶道總是正襟危坐,凜然肅穆??梢?,喝茶之事雖然尋常,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國民心態(tài)。
【周作人】“喝茶當(dāng)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修各人的勝業(yè),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yōu)游乃正亦斷不可少。”
——?不曉得那時的您做了多少個“十年塵夢”,只知道八年抗戰(zhàn)是中國的一場噩夢。若大家都像您那樣夢醒后再修“勝業(yè)”,恐怕都成亡國奴了。
【阿英】“愛茶的理由,是和‘愛佳人一樣,享樂自己,也是裝點自己。”
——?一種快樂,兩個理由。只是到了用喝茶來“裝點”時,那喝茶就成了表演。
【林語堂】“茶是為恬靜的伴侶而設(shè)的,正如酒是為熱鬧的社交集會而設(shè)的。茶有一種本性,能帶我們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
——茶和酒,一靜一動,中國文化因酒而飄逸,因茶而悠遠。
【林語堂】“吸煙、飲酒、喝茶有三個共同特點:第一、它們有助于我們親睦;第二、它們并不像食物那樣填飽我們的肚子,因此我們盡可以在餐膳之間享用;第三、它們都可以由我們的鼻子,即我們的嗅覺來享用?!?/p>
——?按照能不能填飽肚子的標準來看,煙酒茶都是無用之物。無用之大用,在于它們都掠過物質(zhì)表象,最后直指人心。
【林語堂】“喝茶的享受,最宜在眼前沒有奢侈的東西,心中沒有奢侈的思念的環(huán)境中?!?/p>
——?總之,茶性本潔。
【陳香梅】“在那種朝不保夕的環(huán)境里,人有時也只有麻木一點,也惟有喝一杯茶,靜坐一下的時光是最寶貴的了?!?/p>
——?在這種趨名逐利的滾滾紅塵中,要想小憩一下,也惟有喝一杯茶,靜坐一下,去感受時光的寶貴了。
【夏菁】“喝茶或品茗,要有一個適當(dāng)?shù)臅r間和環(huán)境。匆匆忙忙飲不知味,局局促促,難辨甘飴,均非應(yīng)有之道。”
——?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茶館就是這么出現(xiàn)的:給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找一個適當(dāng)?shù)臅r間,茶道才可以“大行其道”。
【范煙橋】“圖書館是百科大學(xué),茶坊是活的圖書館?!?/p>
——?圖書館是凝固的生活百科,茶坊是流動的世態(tài)人心。在圖書館和茶坊之間出入自由的人,才可得生活的真諦。
【鐘怡雯】“男人們把愛嚼舌根、搬弄是非的‘三姑六婆之名硬套在女人身上,卻大言不慚地盜用。其實----你去看看茶樓的男人就會發(fā)現(xiàn),嚼舌根其實是‘人的本能,無關(guān)性別。舌頭品嘗美味之余,也樂得按按被好味道養(yǎng)肥養(yǎng)懶得身軀。”
—— 不僅是在茶樓,在酒樓、在工作單位,在那些好多以男人為主的地方,在那些好多男人集中的地方,不是照樣有流言蜚語,唇槍舌劍嗎?
【郭春燕】“我想,以愛情喻茶,青年人的愛情是一杯綠茶,需要用一顆清澈的心包容;老年人的愛情就像一杯烏龍茶,需要一顆凝重的心蘊含?!?/p>
——?綠茶,烏龍……說得好,只要真愛,就是人間至味。
【李大偉】 “……要上一杯新摘的春茶,體驗一種古老的心情?!?/p>
——?在新鮮中古老,在古老中期待。
【鄭板橋】“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饑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秉c評:茶葉桿是裝飾品嗎?不是。茶葉有消毒、消炎的功效,所以穿完耳洞都用茶葉桿塞著,預(yù)防耳洞自然閉合。
——?據(jù)說,這首詩是鄭板橋在他定制的紫砂壺上鐫刻的,由他親筆所書的自吟壺詩。讀罷此詩,似乎看到了某些人,呵呵,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