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三〉
律師辯護能否破解“三難”
綜觀公布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在眾多的修改條款中,有一章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第四章“辯護與代理”。因為這個章節(jié)的規(guī)定,涉及刑事訴訟法與律師法相關規(guī)定的銜接問題,讓律師辯護有望走出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的“三難”困境。
據(jù)參與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刑事訴訟法研究所所長宋英輝曾經撰文指出,2007年修訂后的律師法,一些條款與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不一致,造成了兩法脫節(jié):
——在律師會見權方面,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根據(jù)案件情況和需要可以派員在場。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和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經偵查機關批準。而律師法則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師只要持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就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關案件情況,無需事先征得偵查機關的批準,并且整個會見過程和內容不被監(jiān)聽。
——在律師閱卷權方面,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辯護律師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而律師法則進一步擴展了律師查閱案件的范圍,規(guī)定受委托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在律師調查取證權方面,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律師自行調查取證時,必須事先征得被調查的單位或個人同意,如果是向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控方證人搜集證據(jù)時,還需要經過檢察院或法院的許可。而律師法則規(guī)定律師憑律師證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即可向有關單位或個人調查取證,而無需征得被調查的單位或個人同意。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敏遠認為,刑事訴訟法與律師法的相關規(guī)定不銜接,造成辯護律師深陷各種困擾甚至危難之中。比較常見的是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
有調查表明,律師參與刑事辯護的意愿在下降,一些地方有律師辯護的刑事案件不僅數(shù)量不足1/3,而且辯護律師意見不被重視的情況也非個別。
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拒之門外,調查取證、查閱案卷也都存在困難。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wèi)東說,現(xiàn)在很多律師不愿意辦理刑事案件,刑事辯護率下降。這不利于對犯罪嫌疑人權益的保障。
“現(xiàn)實中,雙方各持己見。律師要求按律師法行使權利,但偵查機關卻搬出刑事訴訟法來搪塞。雖然律師法規(guī)定了律師的會見權,但并沒有規(guī)定有關部門不執(zhí)行怎么辦?!北本┦新蓭焻f(xié)會有關負責人說,“律師會見難依然存在,律師調查取證仍舊困難重重,律師閱卷權也不能完全實現(xiàn),而且缺乏有效的救濟機制。律師法在實踐中被未修改的刑事訴訟法架空了。”
“應該說,2007年修訂的律師法實施后,公然不讓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區(qū)、縣一級的公安和檢察機關仍然會找出各種理由婉拒律師會見?!边@位負責人說。
不少律師反映,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經常會被偵查機關以刑事訴訟法沒有規(guī)定而阻止。只要偵查機關不同意,律師就無法會見犯罪嫌疑人。據(jù)了解,目前,偵查機關阻礙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理由基本分為五種:“本案涉及國家機密,不能會見”、“辦案人員出差,得等他回來”、“太忙,沒時間安排”、“馬上就移送審查起訴,不安排會見了”、“已經會見兩次了,不再安排會見”。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是刑事訴訟法的重要原則。此次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基本實現(xiàn)了與律師法的銜接,對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和閱卷的權利進行規(guī)定,以進一步完善辯護制度,保障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
這次提交審議的修正案草案規(guī)定了律師“持三證會見”。草案規(guī)定,辯護律師持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有關案件情況,提供法律咨詢等;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jù)。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jiān)聽。
同時,立法機關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在草案中規(guī)定,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動犯罪案件、重大賄賂犯罪的共同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對于上述案件,偵查機關應當事先通知看守所。
我國刑訴法領域著名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介紹,在偵查階段,律師的地位原來一直不明確,此次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將偵查階段的律師明確為“辯護人”,新增一條規(guī)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可以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汪建成評價認為,這次刑訴法修正案草案中關于完善辯護制度的修改,注意到了與律師法的銜接,吸收了律師法修訂過程中進步、成功的理念和經驗。
王敏遠則認為:“在佘祥林、杜培武、趙作海等冤案、錯案中,辯護人都提出了無罪辯護的意見。這些意見,今天看來理應受到重視,當時卻被忽視?,F(xiàn)實表明,修改刑事訴訟法,加強辯護律師的地位和作用,對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促進職權機關依法行使權力,具有積極意義,對保障司法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
此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在律師中也引起了強烈反響。北京觀道律師事務所律師程斌很興奮,說:“這次刑事訴訟法較為充分地吸收了律師法的修訂成果,律師法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中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程斌認為,解決“三難”問題關鍵還在于執(zhí)法人員的觀念需要改變。法律只是一些原則性的規(guī)定,下一步要解決具體操作的問題,還需執(zhí)法部門作出相應的補充解釋。同時,他認為刑事訴訟法還應明確如果違反規(guī)定,剝奪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權利,該如何處理問題。
“如果想在偵查階段就賦予律師辯護的權利,就得真正地讓律師有手段,真正地把他們‘武裝’起來?!比珖舜蠓晌瘑T會委員周光權在審議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時說。
草案規(guī)定,“辯護人和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證據(jù)”。周光權認為,這一條原來的規(guī)定是“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在實踐中,它和刑法第306條律師偽證罪的規(guī)定配套起來以后,在實踐中現(xiàn)在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東西。
周光權說,草案規(guī)定了這個條款,仍然有主要針對辯護律師的意思,因為把辯護人列在最前面了。這樣的表述在語法上可能也有問題,邏輯上不順暢。“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要么就規(guī)定所有的訴訟參與人,或者所有的訴訟參與主體不得幫助,這樣的話不但辯護人不能這樣做,司法機關的人也不能這樣做,所有參與訴訟的人,包括被害人也不得這樣做。這樣的話法律就更周延,表述更嚴謹。
一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說,草案規(guī)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可以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這一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根據(jù)我的了解,在司法實踐過程中,侵犯人權往往比較多的是在偵查階段,偵查階段的刑訊逼供、超期羈押等情況較多。
“國外一些國家規(guī)定了‘律師在場權”。就是在偵查人員審訊犯罪嫌疑人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允許律師在場?!边@位常委會委員建議,草案增設“律師在場權”。
他說,在我國除一些涉及國家安全等案件外,律師在場權也可以通過偵查機關批準,在一般的情況下,在審訊過程中可以讓律師在場。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個好處是對偵查人員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避免過去發(fā)生的刑訊逼供的情況。第二個好處是律師可以更好的幫助犯罪嫌疑人行使辯護權,讓他了解具體審訊的情況。
還有專家認為,草案規(guī)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jiān)聽”,從司法理念講有合理的地方,但在司法環(huán)境不很好的情況下,不排除一些司法人員和律師串通。為了公平公正,在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有必要錄音、錄像,也可作為證據(jù)使用。
編輯: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