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繪芳
(太原市太航醫(yī)院,山西太原 030006)
近幾年來,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在兒童呼吸道疾病中的發(fā)病率有所增加,并已受到臨床醫(yī)生的廣泛重視。本文回顧性分析小兒呼吸道MP感染與細菌感染的C-反應蛋白的變化,以了解C-反應蛋白測定對MP感染診斷的臨床價值。
選擇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太原市太航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肺炎患兒286例,其中MP肺炎患兒128例,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齡7個月~11歲,平均4.8歲。細菌性肺炎患兒158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77例,年齡11個月~12歲,平均4.5歲。同時設門診體檢正常小兒150例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性71例,女性79例,年齡2~9.5歲,平均4.7歲。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兒肺炎的診斷標準,并排除MP合并細菌性肺炎、病毒或結(jié)核感染、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等。三組兒童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MP肺炎診斷均符合以下標準。a)臨床特征:發(fā)熱、持續(xù)劇烈咳嗽、X線所見較體征顯著;b)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治療無效;c)MP特異性抗體陽性。
細菌性肺炎診斷均符合以下標準。a)臨床特征:發(fā)熱、咳嗽、X線肺部炎性改變;b)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治療有效;c)MP特異性抗體陰性,痰細菌培養(yǎng)陽性。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測定:患兒于入院當天或第2天取靜脈血2mL,CRP運用深圳國賽特定蛋白儀配套試劑,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CRP>8 mg/L為陽性。
MP-IgM測定:使用日本東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生產(chǎn)的試劑盒,采用間接凝集法,以結(jié)果≥1∶80為陽性。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MP感染組、細菌感染組與正常對照組CRP結(jié)果比較,見表1。
表1 MP感染組、細菌感染組與正常對照組CRP結(jié)果比較 例
本資料結(jié)果顯示,MP感染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χ2=93.5,P<0.05;細菌感染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χ2=207.9,P<0.05;MP感染組與細菌感染組比較,χ2=33.6,P <0.05。
CRP是由肝細胞合成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被公認為是最敏感的炎癥指標之一。大量文獻資料研究表明,CRP在大多數(shù)病毒感染時血清濃度輕度升高或不升高,在直接創(chuàng)傷和大多數(shù)細菌感染時明顯升高[1]。近年來國內(nèi)外諸多文獻報道CRP可鑒別細菌與病毒感染并指導抗生素使用[2]。本次研究中細菌感染組CRP陽性率也高達81.0%,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一致[2],而MP肺炎組患兒CRP陽性率(48.4%)與細菌感染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也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MP感染與血清CRP也有相關性。
MP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缺乏細胞壁的一類原核細胞微生物,是引起人類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MP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發(fā)病,但是以每年的秋季和冬季為高發(fā)季節(jié)。MP侵入機體后,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特異性IgM和IgG類抗體。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現(xiàn)IgM類抗體,3~4周達高峰,以后逐漸降低。由于MP感染的潛伏期為2~3周,當患者出現(xiàn)癥狀而就診時,IgM抗體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3],因此檢測MP-IgM可作為MP急性期感染診斷的主要指標。但是IgM抗體檢測陰性,仍然不能否定MP感染,需檢測IgG、IgA抗體,但大部分的實驗室因為條件不具備,難以開展MP-IgA、IgG檢測,因此,臨床應將CRP與MP-IgM同時測定,可以提高MP的檢出率。
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在沒有查明病原的時候,雖然CRP不能準確地用于區(qū)分感染的病原,但在一些領域較常規(guī)檢查更敏感,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及其他化驗檢查,可輔助鑒別、判斷組織炎癥或損傷的程度[3]。MP感染早期不易被確診,且病程長,發(fā)熱時間長,肺部無明顯陽性體征,胸部X線片未見片狀影而被漏診,應及時做血清CRP檢測,以早期明確診斷,而且有利于觀察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及療效監(jiān)測,以減輕患者痛苦,減少醫(yī)療費用。
綜上所述,MP-IgM與C-反應蛋白同時測定可作為小兒MP急性期感染的主要診斷指標,對提高MP感染早期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1] 楊永昌,王北寧.C-反應蛋白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4):693-695.
[2] 周 宓,潘柏申.C-反應蛋白在臨床應用中的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1):3-4.
[3] 沈立松.急性時相蛋白 C-反應蛋白的臨床意義[J].臨床兒科雜志,2003,2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