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文娟
主持人語:新聞是大眾所熟知的,在人們心里最通俗的理解大概就是那些報道出來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其實在新聞學術界,最權威的新聞定義,是1943年陸定一提出的,“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報道?!焙髞碛钟泻芏鄬W者專家都對新聞做過定義。從古代到當下,媒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口頭傳播到文字傳播,從印刷出版再到電子傳媒,新聞的傳播和接收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v觀歷史,新聞的漫長發(fā)展過程中,離不開新聞工作者的艱辛付出與不斷求索,可以說沒有這些新聞工作者的努力就沒有今天新聞的發(fā)展。
本期我們約訪了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方漢奇先生,他是中國新聞史學界的泰斗。他博聞強識,誨人不倦,在新聞界有“活字典”之譽。人們這樣評價方老先生:他從事新聞史教學60年,凡有詢問古今新聞事業(yè)之人和事者,他都不計時間、精力,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來信必復,來訪必見,其學問道德,堪稱師表。
方老先生不僅知識豐富,敬業(yè)精神也令人肅然起敬,更可貴的是平易近人,既是我們的長輩又像是朋友。在這次訪談過程中,方老講了很多,受益頗豐。首先方老從口述歷史入手,詳細而耐心地給我們講述了他對于口述史的了解、理解及研究。從談話可以看出方老先生很關心口述史的發(fā)展。方老一輩子教書育人,現在85歲高齡仍然一邊親自帶學生,一邊看書鉆研學問,他在教育方面的經驗很多值得我們學習。方老先生最后強調了學術與政治的關系“新聞事業(yè)受整個政治的影響,新聞史研究同樣受整個新聞事業(yè)的影響,也受整個學術研究的寬松程度、思想活躍程度和思想解放的影響?!?/p>
本刊“前沿訪談”欄目希望通過與新聞傳播學界名家的交流與溝通,傳遞新聞人的真實心聲和想法。使讀者透過專家了解我們新聞事業(yè)的歷史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