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為農養(yǎng)殖服務部,宋衛(wèi)紅;商洛學院生物醫(yī)藥工程系,李驍駑)
犢牛飼養(yǎng)管理直接影響牧場未來的生產狀況,要提高牧場效益就要從培育犢牛開始,犢牛飼養(yǎng)管理的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斷臍消毒,接產人員用3%的來蘇兒消毒液洗凈,一只手固定臍帶基部,用消毒過的剪刀距臍帶基部10 cm處剪斷,從斷處倒入10%碘酊,搖動兩下放開即可。清除羊水,犢牛出生后接產人員用右手捋犢牛鼻孔,犢牛呼吸時不暢通可提起犢牛后肢控出羊水,也可用手指或者甘草刺激鼻腔。保暖,處理完臍帶后用羊草或者毛巾把犢牛身上的羊水擦干。
初乳飼喂。犢牛出生后1 h內更容易獲取初乳里面的營養(yǎng)物質,第1次飼喂量保持約2 kg,飼喂前一定用初乳比重計測乳汁質量,有血乳或者質量差就不能飼喂,改喂其他牛只保存的初乳,連喂3 d,每天喂2~3次為宜。
常乳期犢牛的飼喂。常乳飼喂是指從第4~45 d斷奶,常乳飼喂要做到五定(定量、定溫、定時、定人、定質)。定量,每頭牛每次飼喂2 kg,3次·d-1;定溫,每次飼喂前要用水浴加熱至40℃方可飼喂;定時,每天在同一時間飼喂,讓牛養(yǎng)成條件反射,更利于牛只消化吸收;定人,專人飼喂可使牛只減少應激;定質。要求乳房炎乳汁、抗生素乳汁或者乳汁不潔不能飼喂犢牛。
犢牛出生后第4天就開始采食犢牛料,開始時每次喂奶時在奶桶里放上犢牛料,誘導牛只采食,以后給牛只放上適當數量的犢牛料讓牛只自由采食,飼喂一定要少喂勤添。采取45 d斷奶,斷奶標準是牛只連續(xù)3 d采食1 kg犢牛料時逐步減少牛奶飼喂量或者用40℃涼開水稀釋牛奶,進行斷奶過渡,斷奶過渡期為10~15 d,這樣可以防止斷奶給牛只帶來應激。牛只出生5 d后每天給牛只全身刷拭1~2次,每次10 min增強牛體血液循環(huán),增強牛只抵抗力。犢牛10到日齡時可以給牛只去角,去角可以用電烙法也可用苛性鈉法。
犢牛生后立即移送至已清潔過且已用4%過氧乙酸或3%百毒殺消過毒并鋪上厚厚稻草的犢牛島里,也可以清潔后在犢牛臥床上面和犢牛島墻壁撒上生石灰,牛舍和運動場每3天消毒1次。牛舍要冬能防寒保暖,夏能防暑降溫,牛舍內通風良好,光線充足,及時清理牛只糞尿、勤換墊草盡量保持牛舍干燥。適當的運動能提高牛只體質,犢牛生后5 d放下犢牛島,在運動場里運動,運動場應保持干燥,陽關充足,地面松軟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