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榮國
藥物的理化特性、作用機制、部位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不合理用藥可導致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或副作用增加,療效降低,無法發(fā)揮藥物應有的治療作用,發(fā)現(xiàn)不合理用藥,應及時糾正,全面提高合理用藥水平。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查2007年我院臨床醫(yī)囑3000份。
1.2 方法 依據(jù)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有關文獻報道以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要求,藥品說明書,對其中不合理用藥進行分類排查和點評。
2.1 不合理用藥情況 由于各種因素,我院不合理用藥問題較為突出,共發(fā)現(xiàn)不合理用藥問題356處,占所查醫(yī)囑的11.87%。其中,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較為嚴重,占不合理用藥醫(yī)囑84.55%。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xiàn)在無指征使用抗生素、選藥不合理、藥理拮抗、配伍不當、重復用藥、療程不合理、選擇稀釋溶媒不當、廣譜聯(lián)用等方面[1]。見表1、2。
表1 醫(yī)囑中不合理用藥總情況
2.2 無指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臨床使用應有一定的指征。使用前不進行藥敏試驗或在未查明致病菌的情況下,盲目使用、大范圍使用廣譜、甚至超廣譜抗生素,不但會增加耐藥菌株,而且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機率[2],如對發(fā)熱患者,病毒引起的感冒也使用抗生素頭孢他定+菌必治(抗生素對病毒和非細菌感染性疾病無效)實屬濫用。
表2 抗生素不合理用藥統(tǒng)計表
2.3 選藥不合理 (1)18歲以下患者選用諾氟沙星片等喹諾酮類藥物,因含氟喹諾酮類藥物可損壞骨關節(jié)組織;(2)孕婦或哺乳期女性選用甲硝唑制劑,該類制劑可通過乳汁分泌,也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huán),影響胎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孕婦及哺乳女性應慎用或禁用。
2.4 藥理拮抗
2.4.1 殺菌劑+抑菌劑,青霉素+氯霉素:前者是快速性殺菌性抗生素,對處于繁殖期的細菌作用較強,而氯霉素是快速性抑菌性抗生素,可快速抑制敏感細菌的繁殖,兩者聯(lián)用則無形中削弱了青霉素的殺菌力,同時青霉素也削弱了氯霉素的抑菌力[3]。
2.4.2 作用部位相同:克林霉素與羅紅霉素作用部位都在50s亞基細菌蛋白質合成的生化環(huán)節(jié),羅紅霉素的親和力較大,可影響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林可霉素與阿奇霉素抗菌機制基本相同,主要為抑制肽酰基轉移酶,使肽鏈延伸受阻,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兩者競爭同一部位而呈拮抗作用,故不宜合用。
2.5 配伍不當 四環(huán)素、異煙肼與硫糖鋁混懸液同時服用,由于四環(huán)素、異煙肼類藥物極易與金屬離子鋁(包括鈣、鐵、鎂等)形成絡合物,致使腸道吸收減少,抗菌作用減弱,同時亦影響金屬離子的吸收;紅霉素和息斯敏合用,由于紅霉素干擾息斯敏正常代謝而誘發(fā)心臟毒性增加[4]。
2.6 重復用藥 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兩藥同屬β-內酰胺類繁殖期殺菌劑,作用機制、部位相同,聯(lián)用無增效作用;給患者靜脈注射阿奇霉素注射劑,同時醫(yī)囑開具口服阿奇霉素片,該藥半衰期超過40 h,生物利用度非常高,一種給藥途徑即可[5]。
2.7 療程不合理 β-內酰胺類抗生素青霉素鈉靜脈注射,1次/d,青霉素鈉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半衰期很短,大多僅0.5~2 h,(除頭孢曲松外)為時間依賴型抗生素,決定其臨床療效的是血清藥物濃度,殺菌力與維持有效血清濃度的時間成正比,縮短給藥間隔時間,維持有效血藥濃度,使藥物增加與細菌的接觸時間,充分發(fā)揮殺菌能力,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給藥方案,最好采用1 d總量分2次/d,3次/d,4次/d給予,才能保證確切的療效[6]。
2.8 選擇稀釋溶媒不當 青霉素鈉以5%葡萄糖或葡萄糖鹽水作溶媒,該藥在近中性溶液中較為穩(wěn)定,酸性或堿性增加則降解加速,療效降低,過敏反應發(fā)生率增加,而5%葡萄糖或葡萄糖鹽水pH值為3.5~5.5,偏酸性,不宜作為青霉素鈉的載體,宜將一次藥量溶于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pH值4.5~7.0)于0.5~1 h內滴完,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最高血藥濃度,減少因藥物分解而產(chǎn)生致敏物的機率[7]。
2.9 廣譜聯(lián)用 如頭孢哌酮+阿奇霉素,頭孢克肟+洛美沙星,頭孢呋辛+菌必治+阿米卡星。二聯(lián)或三聯(lián)甚至多聯(lián)廣譜抗生素藥物聯(lián)用可增加細菌的耐藥性和二重感染發(fā)生率,同時大量使用三代頭孢類抗生素會增加多重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
2.10 其他用藥不合理情況 醫(yī)囑中除了抗生素在臨床上不合理使用情況較突出之外,還有其他常用藥物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地方。見表3。
表3 其他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 n=55
2.10.1 服藥時間交代不清:醫(yī)囑中未交代清楚最佳服藥時間,很多患者都知道空腹服用藥物對胃黏膜有刺激、損傷作用,常選擇餐后服藥,但有些藥物需在清晨空腹時服用才能發(fā)揮最佳療效,如強的松,因為人體內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現(xiàn)在早晨7∶00~8∶00,此時服用可避免藥品對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減少不良反應;安神藥宜在睡前服用,以增加鎮(zhèn)靜之效,這些都是容易忽略的。
2.10.2 服藥方法交代不清:醫(yī)囑中欠向患者說明正確的服藥方法,任由患者自行選擇服藥方法。①需要嚼碎服用的藥品:普通人看來,藥片需整片吞服,然而,有一部分藥片依其所對疾病的作用非嚼碎不可,像復方胃舒平,嚼碎后進入胃中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減輕胃內容物對胃壁潰瘍的刺激,又如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時,用硝酸甘油片嚼碎含于舌下,才能迅速緩解心絞痛癥狀.另外,有些藥物的劑型為咀嚼片,更需要咀嚼細碎后而發(fā)揮作用。②不宜用熱水送服的藥品:助消化藥如乳酶生、酵母片等,此類藥中多是酶、活性蛋白質或益生細菌,受熱后即凝固變性而失去作用,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正確的服藥方法,能增加藥物的治療功效,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2.10.3 停藥時間不當:有些醫(yī)師對臨床上慢性患病者,本著見好即收的心理,給藥后產(chǎn)生明顯療效即驟然停用某種藥物,這種做法反而引起機體不適。一些血管擴張藥,如硝酸甘油,托克蘆丁的驟然停用,可造成反跳性血管收縮而致心絞痛發(fā)作,抗高血壓藥停用引起血壓升高,長期應用可致停藥反應的藥物,應采取逐漸減量的辦法過渡達到完全停藥,以免發(fā)生意外[8]。
通過對上述不合理處方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這樣或那樣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用藥不但導致藥用資源的浪費,給患者增加經(jīng)濟負擔,而且影響疾病的病程及預后,嚴重者可致畸、致殘,甚至死亡。據(jù)WTO提供的資料表明,目前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藥不當,有1/7病死者的死因是不合理用藥造成的,我國已步入后抗生素時代,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經(jīng)濟地應用藥物是當今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問題,它對構造和諧、安康社會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1 范義風.我院門診常見不合理用藥處方.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310-311.
2 王麗榮,張梅蘭.基層醫(yī)院抗菌藥物應用分析.河北醫(yī)藥,2010,32:1466-1467.
3 楊寶峰主編.藥理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93-435.
4 徐年卉,林國生,付潔,等.合理使用應用抗生素藥物管理工作的經(jīng)驗探討,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143-144.
5 姬長青.門診處方抗感染藥物不合理應用分析.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8,6:19.
6 吳萍,李艷麗.臨床常見不合理用藥的分析.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04,8:222.
7 黃晉紅,張延華,趙秀彩,等.強化協(xié)同管理機制促進臨文藝演出合理用藥.臨床誤診誤治,2010,23:378-379.
8 李芹英,焦淑莉,趙爽.老年患者住院前藥物使用情況調查.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2165-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