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琪,張金良,閆 奇
(安徽省阜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安徽 阜陽 236037)
目前臨床常用ELISA法進行乙肝五項的檢測和用熒光定量PCR法進行HBV-DNA的定量檢測來判斷HBV病毒的感染或復制情況。我們應用熒光定量PCR技術對450份血清標本在一周內進行HBV-DNA的檢測,并采用ELISA法進行對照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1 實驗對象 450例患者血清均來自阜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門診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323例,女性127例,年齡10~70歲。按乙肝五項不同模式,將HBsAg(+)/HBeAg(+)/HB-cAb(+)為第一組,HBsAg(+)/HBeAb(+)/HBcAb(+)為第二組,HBsAg(+)/HBcAb(+)為第三組,HBsAb(+)/HBeAb(+)/HBcAb(+)為第四組,HBcAb(+)為第五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五項全陰為第六組。
1.2 實驗方法
1.2.1 HBV-DNA定量 分析,F(xiàn)Q-PCR檢測HBVDNA試劑盒為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測定儀器 為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DA7600熒光定量PCR儀。 嚴格按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采用常規(guī)的高溫裂解法,從血清中提取HBV-DNA,同時做陰性、臨界陽性、強陽性質控品。標準參照品均由試劑盒配置,HBV陽性定量參考品:1.0×104IU/ml/管、1.0×105IU/ml/管、1.0×106IU/ml/管、1.0×107IU/ml/管,取上清液 2μl加入 FQ-PCR 反應管,按下列條件進行擴增,93℃ 2min,然后按93℃45s~55℃ 60s 10 個循環(huán),93℃ 30s~55℃ 45s 30 個循環(huán)。反應結果由儀器自動分析,直接由電腦得出血清標本 的乙肝病毒拷貝數(shù)。正常參考值為<1.00×103拷貝/ml。
1.2.2 乙肝五項物采用ELISA法測定,試劑盒購自上海榮盛生物技術公司。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乙肝五項不同組合狀態(tài)血清HBV-DNA含量比較結果顯示,第一組患者血清HBV-DNA陽性率為 94.9%,HBV-DNA平均含量為 4.51×107copies/ml,第二組患者血清HBV-DNA陽性率為64%,平均含量為2.42×105copies/ml,第三組患者HBV-DNA陽性率為58%,平均含量為4.25×104copies/ml,第四組HBV-DNA陽性率為5%,平均含量為5.31×103copies/ml,第五組HBV-DNA陽性率為1.2%,平均含量為1.35×103copies/ml,第六組HBV-DNA陽性率為1.1%,平均含量為8.37×103copies/ml,見表1。
表1 各組HBV-DNA陽性率及平均含量
從上表可以看出第一組與第二組第三組HBVDNA陽性率及HBV-DNA平均含量有明顯差異,第四組有一例陽性患者,當時ALT:1280U/L,診斷為重性乙型肝炎,半月后復查HBV-DNA陰性,第六組一例陽性患者反復ALT升高100~180U/L,經肝細胞穿刺,原位雜交HBsAg(+),病理診斷為乙肝。
3.1 FQ-PCR法是實時在線檢測PCR反應過程中的熒光信號變化,避免了PCR平臺效應的干擾。而且是閉管檢測,無需電泳等后處理過程,從而避免了污染,減少了假陽性的可能。本實驗結果第一組156乙肝標本,其中148例HBV-DNA陽性,陽性率達94.9%(148/156),第二組75例乙肝標本,其中48例HBV-DNA陽性,陽性率達64%(48/75)第六組89例乙肝五項全部陰性的標本,HBV-DNA只有一例陽性。所以該法具有高靈敏性、高特異性及高精確性。ELISA法檢測乙肝五項是臨床診斷HBV感染的傳統(tǒng)手段,但它檢測的是人體對HBV的免疫反應狀態(tài),不能直接反映血清中的病毒含量。而HBV的復制水平、和治療恢復情況等則可通過檢測血清中HBV-DNA含量準確反映出來。
3.2 本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組(大三陽)標本陽性率為94.9%,HBV-DNA平均含量高,說明乙肝病毒傳染性強,復制高。
3.3 本實驗中75例第二組 (小三陽)標本陽性率達64%(48/75),HBV-DNA 含量達 2.42×105拷貝/ml,可能是由于這種病人是長期的乙肝病毒攜帶者,HBV在體內不斷復制,持續(xù)遭受機體免疫力的攻擊,導致HBV病毒復制減低,或者另一種情況是HBV前c區(qū)的變異[1],影響HBeAg的表達。
3.4 1 2例第三組血清中HBsAg陽性,HBeAg轉陰,HBcAb的出現(xiàn)說明病毒復制減低。
3.5 2 0例第四組血清陽性 率為5%(1/20),HBVDNA含量為5.31×l03拷貝/ml,一般認為這類病人應是進人感染恢復期,少數(shù)病例仍能檢出低水平的HBV-DNA,可能由于HBV病毒的基因發(fā)生突變[2],導致HBsAg抗原性改變,使血清HBsAg(+)不能檢出,這1例病人病情已經好轉,HBV-DNA轉陰。
3.6 9 8例第五組血清陽性率1.2%(1/98)乙肝病毒單項抗-HBc陽性者,這種情況表明血中可能與HB-cAb陽性多的情況下是免疫記憶所致,也有少部分是 HBV-DNA復制[3]。
3.7 第六組89例乙肝五項全陰的標本,有1例HBV-DNA陽性,肝細胞穿刺HBsAg(+)證實為慢乙肝可能與HBsAg表達低、含量少,不能檢出有關。
FQ-PCR檢測HBV-DNA含量具有簡便、快速、特異性強、準確定量的優(yōu)點。HBV-DNA含量能更清楚地反映乙肝患者傳染性強弱。乙肝五項的檢查影響因素較多,不能直接反映血清中的病毒含量,兩者互補,能為臨床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監(jiān)控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1]郭 卉,董瑤佳,劉曉峰,等.乙肝血清學標志物與HBV-DNA含量關系的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28(4):417-418.
[2]孫華寶,曹 立,羅婭薇,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變異及臨床相關性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2):153-154.
[3]徐光明,賀 欣,袁水斌,等.血清乙肝五項模式與HBV-DNA水平之間關系及其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6):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