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武警廣東總隊醫(yī)院婦產科,廣東廣州 510507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種并發(fā)癥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婦、胎兒、新生兒或導致難產者。高危妊娠直接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因此,對高危妊娠者進行有效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對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登記的1 568例高危妊娠的管理情況以及相關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高危妊娠的管理效果,為其制訂相關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現分析報道如下: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產前門診檢查孕婦6 320例,其中,20~24歲 2 110 例,25~29歲 2 413例,30~34歲1 623例,≥35歲174例。從中篩查出高危孕婦1 568例,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24.81%。
高危妊娠者由專人專職跟蹤管理,督促其按時復診和住院分娩;對可逆轉的高危因素如臀位、先兆早產等給予干預,對妊娠期合并有內、外科等疾病者及時會診治療。
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05~2009年高危妊娠發(fā)生率在逐年增高。見表1。
表1 2005~2009年高危妊娠發(fā)生情況
高危因素排名前5位的是瘢痕子宮、胎位不正、高齡產婦、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中度貧血。見表2。
1 568例高危妊娠者中,20~24歲74例,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3.51%,25~29歲489例,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20.26%,30~34歲831例,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51.20%,≥35歲174例,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100%。
在高危妊娠因素中,不變因素包括不良產史、瘢痕子宮、雙胎、骨盆異常、胎兒畸形、巨大兒;如出現妊娠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少、胎膜早破等情況,一般經積極處理可適時終止妊娠。高危妊娠矯治情況見表3。
445例胎位不正者中,323例予以干預,其中270例轉為正常,轉為正常率為83.59%;122例未予以干預者中,60例轉為正常,轉正常率為49.18%,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各種高危因素的發(fā)生情況
表3 高危妊娠矯治情況
1 568例高危妊娠者中,未發(fā)生孕產婦死亡情況;圍生兒死亡4例,死亡率為0.26%;剖宮產998例,占63.65%;順產561例,占35.78%;助產9例,占0.57%。
2005~2009年我院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24.18%,低于戴晶[1]報道的大連市旅順區(qū)高危妊娠發(fā)生率(28.11%),高于張素珍[2]報道的21.27%。高危妊娠發(fā)生率逐年上升,原因可能與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與優(yōu)生優(yōu)育的意識加強、但保健知識相對缺乏有關。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儀器設備也越來越先進,產科醫(yī)生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產前檢查的重視程度提高,因此對高危妊娠的篩查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由于各種因素影響,育齡期婦女選擇晚育的人數越來越多,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各種危險因素也在增加,本組資料中35歲以上孕婦中高危妊娠的發(fā)生率最高;同時隨著性觀念的改變,流產率增加;臨床高危因素指征的放寬,也使高危妊娠的診斷率增加。提示我們在進一步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和診治的同時,要強化對育齡期婦女的健康宣教,使其對最佳的生育年齡和大齡孕婦存在的高危因素等有充分的了解,以幫助其選擇正確的生育時間。
本組資料中,高危因素前5位為瘢痕子宮、胎位不正、高齡產婦、妊娠合并糖尿病、貧血,與資料報道不完全相同[3-4]。高危因素在早、中妊娠期間,主要以瘢痕子宮、不良孕產史、妊娠合并癥及雙胎為主;在孕28~40周后多以胎位異常、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兆早產、延期妊娠為主;孕40周以后以過期妊娠、羊水過少為主[5]。這表示應注意不同時期出現的高危妊娠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監(jiān)護、干預,以提高孕期保健的質量,同時做好臨產前的高危評估,為其制訂有效的保健、干預措施。胎位不正的原因與子宮內胎盤大小與著床的位置、胎兒妊娠周數大小,多胎次經產婦的腹肌松弛、骨盆腔大小與形狀、多胎妊娠、羊水異常等因素有關。由于胎位不正與不良孕產史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應加強宣教,減少流產和剖宮產的次數[6]。本資料顯示323例給予干預后,有270例轉為正常,轉正常率為83.59%;122例未給予干預中,有60例轉為正常,轉正常率為49.18%,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表示干預對糾正胎位不正有重要作用。
高危妊娠的矯治情況,對不能改變的因素如雙胎、不良產史、骨盆異常、瘢痕子宮、胎兒畸形、巨大兒等,要加強觀察和監(jiān)護,防止出現其他的高危因素;妊娠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少、胎膜早破這些情況要經積極處理后適時終止妊娠,以利于孕婦和胎兒的預后。輕度貧血、輕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和胎位不正等經過干預可以有效地去除或減輕[7]。本組578例高危妊娠得到了糾治,糾治率為76.05%。經過積極干預,未發(fā)生孕產婦死亡,圍生兒死亡率為0.26%;剖宮產占63.65%,說明通過定期的產前檢查和對高危妊娠的監(jiān)管,可以及時發(fā)現高危因素,并經過積極處理,部分高危妊娠可轉為正?;蚪咏?。即使有部分危險因素不能去除,也能提前做好危險評估,制訂切實有效的干預措施,達到保障母嬰安全的目的。
[1]戴晶.1168例高危妊娠管理與總結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6):19-21.
[2]張素珍.高危妊娠孕期管理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7,27(6):474.
[3]黃惠娟.1653例高危妊娠系統(tǒng)管理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9):4067.
[4]潘國平.高危妊娠例的監(jiān)測與管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11):699.
[5]郭華.953例高危妊娠管理與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29):4067.
[6]王愛萍.高危妊娠率剖宮產率增高根源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0):11-13.
[7]唐晨芬.1658例高危孕婦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