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軍 李彥杰 孫萬興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急腹癥,是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學炎癥,依據(jù)病理變化分為急性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2種,后者易并發(fā)休克、呼吸衰竭和腹膜炎等,病死率高達25%~40%[1]。以往主要通過臨床體征、實驗室檢查和其他無創(chuàng)傷性影像檢查來間接推斷胰腺炎的存在和胰腺炎的受損程度[2]。CT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非常高,常常被作為診斷的“金標準”,并對相關手術治療的時機、術式、入路選擇有極大的參考意義[3]。因此,CT不但能明確診斷與類型,而且能對胰腺的壞死程度,胰外滲液的范圍以及有無合并癥等進行分級診斷。及時的CT檢查,尤其是CT增強掃描在診斷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4]。
本文回顧性分析經(jīng)臨床、實驗室檢查及手術證實的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資料,采用不同窗寬、窗位來觀察胰腺周圍的CT征象。以加深對本病的認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對本病診斷的準確率。
搜集本院2008年2月~2011年3月間經(jīng)臨床、實驗室檢查及手術證實的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資料,男32例,女29例;年齡22~74歲,平均42.9歲。腹痛、惡心、嘔吐49例,發(fā)熱41例,血淀粉酶升高53例,尿淀粉酶升高39例,其中進行增強掃描8例。
所有患者均應用Toshiba Aquilion 64排螺旋CT掃描儀,掃描層厚0.5×64mm,間距0.3mm,螺距41/61,120KV,300MAS,旋轉時間0.5s,采集距陣512×512,顯示距陣512×512。增強掃描使用碘普羅胺(370mgI/ml),對比劑量65ml,注射速度4.0ml/s。
以胰周脂肪間隙混濁、腎前筋膜增厚(左側)為陽性指征(見附圖),只要能觀察到其中一種征象,即提示為急性胰腺炎[5]。
將計數(shù)資料應用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采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診斷陽性率高于常規(guī)診斷陽性率的組:窗寬340HU、窗位0Hu;窗寬340Hu、窗位-50Hu;窗寬150Hu、窗位-50Hu與常規(guī)窗寬340Hu,窗位50Hu組分別進行配對x2檢驗,得到結果為窗寬150Hu、窗位-50Hu的x2值=4.72,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組進行配對x2檢驗后,得到的P值均大于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比較,窗寬150Hu,窗位-50Hu組陽性率最高,且與常規(guī)組診斷結果比較陽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72,P<0.05)。見表1、表2。
表1 常規(guī)窗寬(340Hu)
表2 窄窗寬(150Hu)
急性胰腺炎為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病因主要由膽系疾病或飲酒所引發(fā)[6]。據(jù)文獻報道CT不僅能明確診斷胰腺炎,還能幫助臨床定量分析,從而估計預后。Balthazar將急性胰腺炎CT表現(xiàn)分為A、B、C、D、E等五個級別[7]。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不僅能提供正確的診斷,還能為了解病因、有無并發(fā)癥、判斷預后提供依據(jù),故應將CT作為診斷急性胰腺炎的首選方法[8-10]。
窗技術是CT檢查中用以觀察不同密度的正常組織或病變的一種顯示技術,包括窗寬(window width)和窗位(window level)[2]。窗寬是CT圖像上顯示的CT值范圍,在此CT值范圍內(nèi)的組織和病變均以不同的模擬灰度顯示。窗位是窗的中心位置,采用不同的窗位可以相應得到不同位置的窗寬[11]。一般而言,窗寬增大圖像對比度降低,而窗寬減小圖像對比度增高。窗位的設定除了確定圖像灰度顯示的位置外,還將影響圖像的亮度[6]。為了提高窗口范圍內(nèi)組織密度的分辨率,必須正確運用窗寬、窗位[12]。
在腹部CT檢查中,常規(guī)窗寬、窗位通常能較好地觀察腹部臟器的改變,而觀察臟器周圍組織如腸系膜、脂肪組織等則欠佳,通過合理調(diào)節(jié)窗寬、窗位才能較好地顯示這些結構。
本研究通過適當調(diào)節(jié)窗寬、窗位對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檢查并進行軟讀片。不同窗寬窗位所得陽性率也不同,其中窗寬340Hu,窗位0Hu組;窗寬340Hu,窗位-50Hu組;窗寬150Hu,窗位0Hu組陽性率高于常規(guī)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窗寬150Hu,窗位-50Hu組陽性率高于常規(guī)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窄窗寬、低窗位有利于發(fā)現(xiàn)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圍改變的陽性征象,特別是胰周脂肪密度的改變,可以顯著提高CT診斷急性胰腺炎的陽性率,從而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與判斷預后提供準確的信息,顯示CT在診斷急性胰腺炎中的積極作用。
[1]邱德正,雷益,陳志剛,等.急性胰腺炎的MRI診斷[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2):147.
[2]李松年,唐光健.現(xiàn)代全身CT診斷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7:15,961-973.
[3]Forsmark CE,Toskes PP.Acute pancreatitis- medical management [J].Crit Care Clin,2007,11(2):295-309.
[4]張吉琛,鄒建中,曹禮才,等.急性胰腺炎的CT評價[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1(32):4413-4414.
[5]胡建妙.急性胰腺炎的CT診斷[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25(11):2982-2983.
[6]郭啟勇.實用放射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2-23,872.
[7]Balthazar EJ.Acute pancreatitis:assessment of severity with clinical and CT evaluation[J].Radiology,2007,223(3):603-613.
[8]韋英煒,黎昕,鐘蘭生.評價多層螺旋CT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97.
[9]Lankisch PG,Struckmann K,Assmus C,et al.Do we need a computed tomography examination in all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ithin 72h 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 for the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necrosis[J].Scand J Gastroenterol,2007,36(4):432-436.
[10]邵琳,曹陽,宋建春,等.急性胰腺炎螺旋CT影像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34):79-80.
[11]張云亭.醫(y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9.
[12]龔擁軍.CT窗技術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05,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