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霞
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已達1.2億人,僅次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患者數,成為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并且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與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老年、男性、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胰島素抵抗等相關聯(lián)[1],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我們分析了西鄉(xiāng)縣420例65歲以上老年體檢人員的體檢數據,以探討血尿酸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以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間在我院進行65歲以上老年健康體檢的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共680例,我們選擇其中資料完整的420例為分析對象,男198例、女222例,年齡65~79歲、平均74.8歲。排除有急性代謝紊亂、急性感染、腎功能不全及其他嚴重心衰、腎衰等患者,應用影響UA代謝的藥物。收集所有對象身高、體重和血壓,并計算體質指數(B-I);及其生化指標(均為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酶法檢測所得):包括血尿酸(5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4G)、總膽固醇(4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血尿酸水平男>420μmol/L(7 mg/dl),女>357μmol/L(6 mg/dl)為高尿酸血癥。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計量資料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間各項指標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各因素間進行線性相關分析。
2.1 高尿酸血癥患者具有高B-I、高血壓、高4C、高HDLCH及低HDLC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高尿酸組與正常尿酸組各變量均數比較(±s)
表1 高尿酸組與正常尿酸組各變量均數比較(±s)
變量 正常血尿酸組231例 高血尿酸組189例T P 2.17±0.80 2.63±0.57 6.705 0.0001 23.33±3.40 25.83±5.12 5.639 0.001收縮壓 133.42±21.16 140.42±19.24 3.514 0.014舒張壓 84.94±13.98 89.95±13.31 3.734 0.017血糖 5.96±1.54 6.57±1.73 3.857 0.059總膽固醇 4.71±1.07 4.95±1.20 2.171 0.050甘油三酯 1.95±0.90 2.34±1.07 4.134 0.076高密度脂蛋白 1.42±0.46 1.21±0.29 5.370 0.0001低密度脂蛋白體質指數
2.2 相關分析 尿酸與各指標間線性相關分析顯示,血尿酸濃度與體質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關(P<0.01),與高密度脂蛋白呈負相關(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本研究及符秀虹[2]的研究均認為老年患者HUA發(fā)生率高,本研究中選擇年齡段為65以上老人,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45%;分析其原因血尿酸值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飲食和飲酒等對其影響很大;某些藥物對尿酸有升高作用如噻嗪類利尿藥,且高血壓、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在該人群高尿酸血癥組有明顯的聚集;尿酸升高與老齡化的進程有關,腎血流量隨著老齡化而減少,老年高血壓伴有腎小管血流量減少,基礎腎內血管病變存在時,腎臟的尿酸排泄減少,高尿酸血癥會更明顯,僅有少數患者存在內源性尿酸生成增多。以上多個因素可能事導致了本研究對象中高尿酸血癥患病率較高的原因;多個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一致證實血尿酸是高血壓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3-5],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μmol/L,高血壓發(fā)病相對危險增加25%;腎臟疾病和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變是導致高血壓病患者血尿酸增高的原因高血壓可能為高尿酸血癥的促發(fā)因素,其具體機制可能如下[6]:一是由于高血壓引起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使組織缺氧,血乳酸水平升高,與尿酸競爭排泄,最終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二是部分高血壓患者,在長期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后造成血容量減少,使尿酸重吸收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癥,此外,老年人發(fā)生慢性腎功能損害的比率高于年輕人,這也是導致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率增高的原因。也有報導提出血尿酸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和所有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增加了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性,從而同時也間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風險性。胡大一教授在《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合并心血管疾病診治建議中國專家共識》會議上指出,代謝改變在心血管疾病發(fā)生之前,應及早發(fā)現(xiàn)并處理高尿酸血癥,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防治心血管疾病。因此,對老年患者應注意檢測其血UA,所有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均需進行生活方式的改變,調整飲食結構,健康飲食,戒煙酒,堅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多飲水,盡可能避免使用可導致血尿酸升高的藥物,并積極控制并存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證據顯示,高尿酸血癥與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險因素伴發(fā),因而我們應重視高尿酸血癥的防治。
在本研究中我們忽略了性別差異,對此未作研究;血尿酸對心血管事件的影響是否有性別差異,值得進一步探討。
[1] Fang J,Alderman MH.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the NHANES Ⅰ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1971-1992.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AMA,2000,28(18):2404-2410.
[2] 符秀虹,等.老年患者血尿酸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分析. 山東醫(yī)藥,2010,50(21):95.
[3] Jossa F,F(xiàn)arinaro E,Panico S,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hypertension:the olivetti heart study.JHum Hypertens,1994,8:667-681.
[4] Sundstrom J,Sullivan LD,AgostinoRB,eta.l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Hypertension,2005,45:28-33.
[5] 張紅葉,李瑩,陶壽淇,等.血清尿酸與四年后血壓變化及高血壓發(fā)病的關系.高血壓雜志,2001,9(2):160-163.
[6] 薛麗,等.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醫(yī)學綜述,2006,1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