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學莉 金 偉 劉郅紅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是指因腦血管病變引起的短暫性、局限性腦功能缺失或視網膜功能障礙,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TIA有可能發(fā)展為腦梗死,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存質量,因此TIA的治療尤為重要。近年來,我科應用奧扎格雷鈉注射劑對TIA進行治療,有效預防了TIA轉變?yōu)槟X梗死,療效較好?,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56例患者為我科于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根據病史和神經系統(tǒng)檢查,入選病例均符合第二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且每日發(fā)作次數≥2次,并于治療前及發(fā)病24~48 h后行頭部CT/MRI檢查無腦梗死病灶。患者隨機分兩組。治療組:129例,男96例,女33例,年齡41~70歲,平均63.9歲。其中頸內動脈系統(tǒng)TIA 67例(單癱或偏癱37例、肢體麻木21例、言語障礙9例);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 TIA 62例(眩暈45例、共濟失調10例、吞咽及構音障礙7例)。平均每日TIA發(fā)作次數(4.8±2.2)次,平均病程(34.2±21.8)h。對照組127例,男80例,女47例,年齡40~71歲,平均59.1歲,其中頸內動脈系統(tǒng)TIA 64例(單癱或偏癱41例、肢體麻木或感覺減退17例、言語障礙6例);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 63例(眩暈43例、共濟失調12例、吞咽及構音障礙8例)。平均每日TIA發(fā)作次數(4.6±2.1)次,平均病程(32.7±20.2)h。兩組之間年齡、性別、發(fā)作類型、發(fā)作頻率及治療前病程無顯著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1)治療組:應用奧扎格雷鈉80 mg加入250 ml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中靜脈滴注,2次/d,2周為一療程,治療期間不用其他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及擴血管藥物或抗凝劑等。②對照組:用阿魏酸鈉0.3 g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中靜脈滴注,1次/d,2周為一療程,同時口服腸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其他常規(guī)治療(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用藥兩組相同。
1.3 觀察項目 ①治療后TIA發(fā)作停止時間、例數。②治療前后血液黏度及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計數等。
2.1 臨床療效 兩組治療后24 h內TIA發(fā)作控制率分別為72.1%和15.0%,72 h內TIA發(fā)作控制率分別為91.5%和49.6%,均有顯著差異(P<0.01)。治療組3例(2.3%)發(fā)生腦梗死,梗死部位2例在基底節(jié),1例在右小腦。1例發(fā)生在病程第5天,2例發(fā)生在病程第8天。對照16例(12.6%)發(fā)生腦梗死,梗死部位13例發(fā)生在基底節(jié),2例在右小腦,1例發(fā)生在中腦。2例發(fā)生在病程第5天,4例發(fā)生在病程第10天,3例發(fā)生在病程第11天。兩組均未發(fā)生出血及其他并發(fā)癥。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TIA患者治療結果比較(例,%)
表2 兩組TIA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等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TIA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等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治療組對照組指標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全血粘度(mpa.s 200i/s)5.63±1.33 3.74±0.78 5.56±1.24 4.67±1.42全血粘度(mpa.s L/s) 15.21±3.77 8.77±2.58 15.18±3.32 9.45±3.27血漿粘度(mpa.s)1.97±0.82 1.42±0.58 1.96±0.76 1.88±0.69
2.2 血液流變學等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見表2。
TIA是腦卒中的危險因子,一次TIA發(fā)作后,腦卒中發(fā)生率一月內為4% ~8%,一年內為12% ~13%,5年內為24%~29%,TIA頻繁發(fā)作者48 h內發(fā)生缺血性卒中的幾率可達50%[1]。所以迅速控制頻發(fā)TIA,防止腦梗死的發(fā)生是防治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項重要原則。TIA的發(fā)病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血液成分改變及血流動力學等多種途徑有關。臨床和試驗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在急性腦缺血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主要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在腦缺血第一個48 h內尿中血栓素合成酶(TXA2)的代謝產物11-D-TXB2顯著增高,提示腦缺血急性期血栓素合成增強,血小板激活增加[2]。TXA2由血小板產生,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產物,對血管平滑肌有強力的收縮作用,并引起血小板的聚集,使用TXA2抑制劑治療腦梗死的研究報道表明該類制劑可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生成,減輕早期動脈硬化的損害。奧扎格雷鈉是近幾年來研制成功的一種高效、選擇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通過抑制TXA2產生及促進PGI2生成而改善兩者間的平衡失調,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作用。能抑制大腦血管痙攣,增加大腦血流量,改善大腦內微循環(huán)障礙和能量代謝異常。
有資料報道TIA存在著與腦梗死相似的血液流變改變。而本資料顯示,奧扎格雷鈉治療TIA有顯著療效,且起效快,治療后24 h內及72 h內TIA發(fā)作控制率分別為72.1%和91.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5.0%和49.6%(P<0.01)。奧扎格雷鈉還可明顯改善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故奧扎格雷鈉治療組僅3例發(fā)生腦梗死,對照組則16例發(fā)生腦梗死,提示盡早應用奧扎格雷鈉治療頻發(fā)TIA可有效預防腦梗死的發(fā)生。本組資料亦顯示奧扎格雷鈉治療前后患者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無明顯差異,且治療組無1例腦出血發(fā)生,證明了奧扎格雷鈉的安全性。
[1] 賈建平,崔麗英,王偉,等.腦血管疾病.神經病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73.
[2] Van Kooten F,Ciabatloui G,Patrono C,et al.Evidence for episodic platelet activ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oke.Stoke,1994,25:278.